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发布 2022-10-03 13:51:28 阅读 3599

浮阀式酒精蒸馏塔工艺设计说明书。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09 生物工程4班。

杜晓旭 126745025

指导老师:张良。

完成时间:

前言。借此设计介绍蒸馏原理。蒸馏操作塔设计及蒸馏塔结构及其控制等。

蒸馏原理:蒸馏是把多种成分的液体,分离成各种成分的一种方式。

蒸馏是借液体被加热沸腾,沸腾后有气相和液相两种成分,两者因组成不同,故而可达到溶液之分离。

蒸馏原理根据:劳氏定律和道尔顿定律。

利用各物质物理变化而分离,只是根据物理变化而分离液体加热汽化或气体冷凝液化,组成并没有牵涉到化学分式(化学变化).蒸汽高压,挥发度高之物质容易被先分离;通常蒸汽压高的物质,其挥发度也高,但是沸点低,容易被加热而沸腾。

蒸馏种类:1.不用回流之蒸馏:微分蒸馏平衡蒸馏。

2.部分冷凝。

3.应用回流之蒸馏:精馏(分馏)

4.特种蒸馏法:真空蒸馏气提蒸馏共沸蒸馏萃取蒸馏。

5.学工业蒸馏(的方法):闪急蒸馏。

将液体混合物加热后经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离操作。简单蒸馏。使混合液逐渐汽化并使蒸汽及时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离操作。

精馏。借助回流来实现高纯度和高**率的分离操作,应用最广泛。对于各组分挥发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为了增加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可以在精馏分离时添加溶剂或盐类,这类分离操作成为特殊蒸馏,其中包括恒沸蒸馏,萃取蒸馏和的,称加盐精馏;还有在精馏时混合液各组分之间发生化反应为反应精馏。

分离的方法很多,比如萃取,蒸馏,离心等等,所有的方法当然都是依据物性而选择出的必将经济的方法,还有分离的难易程度,效率等等。

蒸馏与蒸发的差异:蒸馏是被分离之溶液,其所有成分都能汽化,只是汽化程度不相同。如氨水溶液,**。

蒸发是溶液经加热,只有一组成分能成蒸汽,而其他仍留存着,如食盐溶液(海水)被加热煮沸,水分蒸发分离,而最后剩余食盐。

第一部分设计条件4

第二部分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6

第三部分塔板和塔主体工艺尺寸设计………12

第四部分塔板的流动力学计算………18

第五部分塔板的结构设计………23

第六部分精馏塔附属设备………26

第七部分设计结果汇总………28

第八部分参考资料及体会………32

第九部分附图见图。

一设计参数。

设计题目:浮阀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设计参数:1) 进料液:c2h5oh-h2o;

进料质量分率: =50%;

2) 馏份液质量分率: =92%;

3) 残液质量分率: =0.011%;

4) 冷却水:进口温度:24℃;

出口温度:70℃;

5)蒸汽流速:u= m/s

年产量:5万吨;

年工作日:n=350d

一)操作压力:

确定操作压力必须根据所处理的物料的性质,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考虑。

减压蒸馏:用于热敏性的物料;加压蒸馏:用于低沸点物料;本次操作使用:常压蒸馏。

由于乙醇~水体系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常压下为液体,为降低塔德操作费用,操作压力选为常压,其中:

塔顶压力为:1.01325102;

塔底压力为:[1.01325105+n(265~530)]pa;

二)进料状态:

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几种进料状态:泡点进料,过热进料;过冷进料。

本次设计采用泡点进料,这样精馏段与提留段塔径相同,在设计上比较方便。

三)加热方式:

在精馏操作中,有泡点进料、过热蒸汽进料、冷液进料三种形式。其中,泡点进料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且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此外,泡点进料塔,精馏段与提馏段的塔径相同,在设计和制造上比较方便。

四)热能的**利用:

蒸馏过程的特点是重复的进行气化和冷凝,因此热效率较低。

塔顶蒸汽和塔底残液都有余热可以利用,但是在利用过程中要分别考虑这些热量的特点。

热泵系统的利用:

三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总原则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采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使生产达到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的要求,符合优质、高产、低耗能、安全的原则。

一) 满足工艺和操作要求:

流程和设备:首先必须保证产品达到要求,质量要稳定;其次:设计方案要有一定的操作弹性;再次:要考虑必需装置的仪表及其装置位置。

2)满足经济上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

一回流比的确定:

一)绘制相平衡曲线。(见附图1)

二) 各种组成的确定:

ma=46g/mol; mb=18g/mol;

xf28.13%

xd===81.8%

xw==xi---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

m---摩尔质量。

三)温度的确定。

由进料温度查表得:tf=81.9℃

塔顶温度的查表得:td=78.3℃ tw=99.9℃

确定最小回流比:rmin在附图1过(xd,xd)点相平衡曲线的切线,得截距b:

b=xd/(rmin+1)=35.51%

rmin=xd/b-1=1.304

以r为横坐标、n为纵坐标,在图纸上根据图表所得的数据,描点并连接成曲线,做出附图2,如图,取曲线的斜线部分作为r。r=1.8~2.3,取r=2.2。

二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一)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nt

首先根据基础数据求出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d、=p104103/(n24) =6127.451kg/h (n=350)

其中:d、--馏出液质量流量 kg/h

p---年生产质量流量 /万吨。

塔顶馏出液的平均分子量mld---g/mol

mld=maxd+mb(1-xd)=460.92+18 (1-0.92)=40.904 g/mol

塔顶馏出液的摩尔流量:

d=149.801kg/h

l=dr=327.56kmol/h

v=d (r+1)=149.801 (1+2.2)=479.36kmol/h v\=v=v0

fxf=dxd+wxw

f=435.72kmol/h

l\=w=l+f=327.56+435.72=763.3 kmol/h

其中:d\--馏出液的质量流量 kg/h

ml---馏出液的平均分子量 kg/kmol

d---馏出液的摩尔流量 kmol/h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n+1=xnr/(r+1)+xd/(r+1)=0.714xn+0.234

在附图1中过点(xd,xd)和点(0,0.234)连线做精馏段操作线,再做q线与精馏线的交点,连接交点与(0,0.234)为提留段操作线。(二)实际塔板数np

确定全塔效率et

平均温度:tm=(td+tw)/2=(78.3+99.9)/2=89.1℃

在表中查的 xm =6.22 ym =36.41

xm --液相易挥发组分平均摩尔分率

ym --气相易挥发组分平均摩尔分率

全塔挥发度:

ym(1-xm)/xm(1-ym)

在tm下由表查得粘度

0.4625 mpa·s =0.3478 mpa·s

平均粘度:xm+ (1- xm)

0.46256.22+0.3478 (1-6.22)=1.06mpa·s

et,=0.49 ()0.245=0.49 (0.8631.06)-0.245=0.5

et=1.2 et\=1.20.5=0.6

et,--全塔效率(奥康内尔法)

et---全塔效率(1.2安全系数)

实际塔板数np:

np==15/0.6=25

液相:馏分、进料、釜液中液相成分平。

(ma =46 g/mol mb=18g/mol)

mld=maxd+mb(1-xd)=460.818+18 (1-0.818)=40.904 g/mol

mfl=maxf+mb(1-xf)=460.2813+18(1-0.2813)=25.8764 g/mol

mwl=maxw+mb(1-xw)=46410-5+18 (1-410-5)=18.0 g/mol

汽相:mdv、mdw---馏分、釜液中汽相成分平均分子量;

mdv=mayd+mb(1- yd)=460.8326+18 (1-0.8326)=41.3218 g/mol

mdw=mayw+mb(1-yw)=465.310-4+18 (1-5.310-4)=18.01 g/mol

密度计算:1进料:

806-0.847tf=736.63kg/m3

=847.624 kg/m3

塔顶:806-0.847td=739.68 kg/m3

dv=pmdv/(rtd)=101.32541.3/[8.314 (273+78.3)]=1.43 kg/m3

kg/m3塔底:

乙醇=806-0.847tw=721.385 kg/m3

wv=pmwv/(rtw)=101.32518.01/[8.314 (273+99.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板式精馏塔设计。设计者班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05 1 设计者姓名 杨裕卿 日期 2008年7月5日。指导教师 柴春祥 设计成绩。日期。目录 i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ii 第一部分概述 1 一 精馏塔简介 1 二 设计方案简介 1 三 工艺流程说明及草图 1 四 符号说...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碳八分离工段原料预热器设计。学生姓名 学校 专业班级 101 学号 10412041 指导老师 时间 2012.07.0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 王亮班级 化工101 碳八分离工段原料预热器设计。冷流体 液体 流量15koml h 组成摩尔分率。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加热水蒸气压力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90000吨 年乙醇 水。精馏装置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12月26 第1章概述1 1.1 概述1 1.2 设计任务1 1.3 设计方案2 1.3.1 塔形的选择2 1.3.2 操作压力的确定2 1.3.3 加料方式和加料热状况的选择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