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
图书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日期 2023年4月-6月。
指导老师:任建。
小组成员:于晓刘璐陈艺匀潘开徐超。
1. 绪论
2. 系统分析
2.1 背景
2.2 需求分析
3. 可行性分析报告。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功能
4.2 系统流程图
5. 数据库的设计
5.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5.2 数据库的表间关系
6. 系统详细设计
6.1 界面设计
6.2 **设计
7.总结。1.绪论。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传统的人工管理图书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方案。
2.系统分析。
2.1 系统背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已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便及时从外界获取信息,目前图书馆已成为各个高校必不可少的机构,因此图书馆信息管理化是学校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其操作流程比较繁琐。在借书时,读者首先要将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然后将每本书的信息卡片和读者的借阅证放在一个小格栏里,最后在借阅证和每本书贴的借阅条上填写借阅信息。在还书时,读者首先将要还的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然后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借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从上述中可以发现,传统的手工流程存在着种种不足。首先处理借书、还书业务流程的效率很低;其次处理能力较低,一般时间内,所能服务的读者认识只能是很有限的。为此,图书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为不同的图书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快速的图书信息检索功能及快捷的图书借阅、归还流程。
2.2.系统目标。
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学校管理学生信息也逐步从手工转到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阶段。设计一个功能完整、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根据图书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图书借阅的管理流程,该系统实施后,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界面设计友好、美观,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2.基本信息设置保证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分类管理。
3.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4.实现对图书借阅、续借、归还流程的全程数据信息跟踪。
5.提供管理员修改信息、密码等功能,保证管理的安全性。
6.提供灵活、方便的权限设置,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分工明确。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使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系统、高效的实施。
3.可行性分析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在早期就有很大的发展,最近几年山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也引进了较为先进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进行管理,鉴于此,我们小组尽量在学校的系统基础之上进行阐述,在原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改进。
1 编写目的。
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逐渐出现各种不稳定的现象,不利于日常信息的维护与管理。学生的借书还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基于图书管理者对于用户的管理以及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轻松快捷的管理方式,同时也方便广大的读者用户可以方便的对图书进行借阅、归还、续借、查询等。
顺应了图书系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2 项目背景
.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用户:学校图书馆。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独立于其他系统。
3 参考资料。
①图书馆提供的所有业务和管理资料。
教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规范。
3.1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针对我们学校当前实际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的现有功能,进行分析,开发新的图书管理系统。
现有系统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图书信息按分类号和作者号对书籍进行分类,编写好编号**库;学生凭图书证最大限度可借5本借期为一个月,续借后,借书期可增加15天(寒暑假另订);教职工凭有效证件,最大限度可借书10本,借书期为1个月,续借后,借书期可增加30天。并要求在借书期期间还书;若超过借书期,则根据超期1天0.
1元进行处罚,若款项未交,则将行使借书的权力;管理员登记图书借还及处罚情况。但系统未实现真正的网上借阅功能,只能进行查询。
现有的系统的情况是学生借书不能实现按时归还,导致扣费,所以本系统还要实现的一个非成重要的功能就是:手机短信催缴平台。也就是在学生的借书到期的时候,系统绑定的手***时向借书人发送信息,以便于按时归还。
3.2 拟建立的信息系统。
1对拟建立系统的说明。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数据库的支持,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a. 小巧而不失使用的功能,方便师生。
b. 库存图书馆功能,师生借阅信息管理。
c. 财务信息的统计分析。
d. 多种图表统计,可统计每年,每月,每日的图书借出和借入情况统计。
e. 多种排行统计等。
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a. 系统能对书籍信息进行管理。
b. 系统不需要管理借阅者除姓名以外的信息。对每一名借阅者最多可借阅的书籍数目为5本。
c. 借书时,系统记录借书者的姓名、借阅书籍名称和借阅日期。
d. 时间时,系统记录还书者的姓名、归还书籍名称和还书日期。系统设定书籍的最长借阅时间为2个月。
e.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书籍名称、作者、出版社三者之一或三者的任意组合查询书籍信息。
f. 操作人员可以查询借阅某书籍的所有借阅者的姓名;也可以查询某借阅者借阅的所有书籍名称;还可以根据借阅者的姓名、书籍名称查询借阅者的借书时间、还书时间。
g. 系统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分为:系统管理员,书籍管理员和借阅管理员。
h. 所有操作人员凭帐号和密码登陆系统。
3改进之处
数据库的加强,添加借书者推荐模块,在续借模块中添加一项确认,防止续借的不成功等等。
4影响。4.1.对设备的影响:没有什么特殊影响,信息量不大,一般pc机都能用。
4.2.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对地点没有影响,但是对于设施稍微有所讲究,更注重安全性,保障所使用的设备处于一个稳定而又安全的环境。
4.3.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图书馆在学校存在,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比较适中,主要是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基本建设费、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在一个图书馆中实行统一操作,资源共享,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图书上。
建立图书信息库,收集各方面的图书信息,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开发完成运行后,为使用者带来便利,从经济角度考虑,此系统开发可行。
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a.用户的操作规程大同小异;
b.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不变;
c.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变;
d.源数据的处理:进行一定更新与维护;
e.数据进入系统的过程:更快速、精确、稳定;
f.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更加方便快捷;
g.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系统日志即使保留失效那一瞬间的信息,从而减少其带来的不便;
4.5.对开发的影响
由于该新系统是根据原有的老系统进行开发的,所以管理员无需对此产生压力,基本操作都会根据原有系统进行设置,同时从原有的数据库里调取所有有效的图书信息及借还书等历史信息。
4.6.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为了新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持运行而需要的各项经费开支,在第一年时有所增加,但是“效益”也将在短期实现。
3.3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等。所使用的语言是vb和sql之间连接,是大家还比较熟悉的内容,可行性可行。
3.4 经济可行性分析。
1支出。1.1系统开发费用
a.人员费用:本系统开发期为三周,试运行一周。开发期需要开发人。
员5人,试运行期需要开发人员2人。人员费用为2万元。
b.硬件设备费:本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费用为13万元。
服务器一台:3万元。
微机10台:7万元。
打印机10台:1万元。
其他:2万元。
c.不可预见费:按开发费用的15%计算。
1.2系统运行费用
a.系统维护费:需要 1人/年进行系统维护,维护费为0.5万元
b.设备维护费:设备更新费为0.5万元。设备维护费为0.5万元。
c.消耗材料费:每年按0.5w元计算。
综上所述,新系统使用时间5年,系统开发和运行总费用21万元。
1.3其他一次性支出。
a.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包括在开发费用中。
b.数据库的建立。
c.检查费用和技术管理性费用。
d.培训费、旅差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
1.4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包括:
a.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b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c.数据通讯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d.人员的工资、奖金;
e.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
f.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
g.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
h.其他经常性的支出等。
2收益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提升整个图书馆的管理能力;
2.1一次性收益。
因新系统的投入使用可以减少原先的管理人员,减少冗余量,而减省下来的资金也便是一种收益。
2.2非一次性收益
在使用中使用者可能把卡丢失或损坏费用办卡收费5元/次的收益。
2.3不可定量的收益
图书在借阅中超期或者损坏的赔偿。
3收益/投资比
收益26万元,投资(含非一次性投资)26万元, 则收益/投资比=1。
4投资**周期
因为学校图书馆属于公益机构,能保持一个不亏损的状态,可以实现很好的社会影响。
3.5 社会可行性分析
采用软件管理图书馆日常工作,毫无疑问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需求和问题,这样也会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和软件应用的革新。经过研究,此系统的用户无使用方面的问题。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系统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更大的学习管理效益,从而使该系统开发具有价值,我们认为开发此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立项开发。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功能
系统设置:包括管理图书馆对外信息和对不同的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进行明确的分工管理。
读者管理:对不同身份的读者进行管理,需要设置不同的类型进行效管理;对读者的信息进行管理。
图书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增、删、改,对图书类型的设置和对书架信息进行管理。
图书借还:包括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功能,把对图书的操作写入图书档案。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一 实验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 网络订餐系统 招聘考试成绩管理系统。二 实验目标。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加深对软件开发分析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同时,明确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管理的相关概念。实验一。实验要求 在实验题目列出的...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一 实验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 网络订餐系统 招聘考试成绩管理系统。二 实验目标。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加深对软件开发分析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同时,明确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管理的相关概念。实验一。实验要求 在实验题目列出的...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针对一般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列举出字段名称的属性及联系。读者信息 属性 读者编号,读者身份证号,有效日期至,读者性别,读者姓名,登记日期 主键 读者编号。管理员信息 属性 管理员编号,口令密码,联系 性别,姓名。主键 管理员编号。借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