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

发布 2022-09-25 19:32:28 阅读 1766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 暴霜雪(bào) 洎(jì) 尚飨(xiǎnɡ)

b.仇雠(chóu) 沾襟(zhān) 子嗣(sì) 怙恶不悛(hù)

c.万乘(chénɡ) 筼筜(yún dānɡ) 蜩蝮(tiáo) 反间计(jiàn)

d.桎梏(kù) 主谳者(yàn) 日晷(ɡuǐ) 缣素(jiān)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痼疾告罄颠覆以衲报裘 b.坟茔誊写沉溺兔起鹘落。

c.逸豫凯旋锦囊革灭歹尽 d.贿赂弥繁俳优抱薪救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c.而临事忽焉丧之丧:死亡 d.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敛不凭其棺 c.虽万乘之公相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5.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南宋时期散文家。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

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记叙了他和文与可的深厚情谊。

c.《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唐朝散文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称韩文公。

d.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自称蜀人。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写的一部书。

7、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关于银行“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c 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50年以来,其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鹤立鸡群,它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d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时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严格性和统一性;二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警示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c 针对日本右翼分子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在我钓鱼岛领海内维权巡航。

d小镇上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马路两边的楼房耸立在两边,高大挺拔。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15分)。

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9.对下面句中的“颠覆”和“固”二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灭亡肯定 b.倾覆本来 c.倾覆肯定 d.灭亡本来。

10.下面句中“而”字与例句“战胜而得者”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1.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2.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事不目见耳闻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3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20题(共29分)。

㈠六国论(节选)

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⑴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⑵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国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⑶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咎:过失 b.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摈:摈弃。

c.未可专以罪秦国也罪秦:有罪的秦国 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曾:竟然。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3分)

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⑤而四国休息于内。

a.①④b.②④c.②⑤d.②③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将何为哉?/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未可专以罪秦国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子孙视之不甚惜。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 (2分)

⑵ (2分)

⑶ (2分)

㈡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

熙宁初,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

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撄:纠缠 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数:多次。

c.同极以为不然然:这样 d.每苦口力戒之每:经常。

2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2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与可和苏轼不同的处世态度,试分别加以概括。(4分)

文与可: 苏轼:

四【**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 )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 )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

“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

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 )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

忙着熨( )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间的人**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

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 )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

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

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

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 )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 )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

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 )上……

22.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2分)

23.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2分)

24.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2分)

25.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2分)

26关于**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说明(2分)

六、名句默写(12分)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2.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袅袅兮秋风。

4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5、问君能有几多愁。

6、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烹羊宰牛且为乐。

7楼船夜雪瓜洲渡。

8还乡须断肠。

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他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 “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

“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我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

“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惫,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次月***

1.b( a暴pù c乘sheng d梏ɡù 2.是c(歹—殆) 3.c(丧:亡失)

4.c(a“当”通“倘”b“敛”通“殓”d“少”通“稍”) 5.c(①在②用来③被④成为)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朝代为北宋)7。d 8。c

9d 10.a(例句:表顺承)a(顺承)b(助词,无义)c(递进)d(修饰)11b

12.a(a 使动 b名词做状语 c形容词做动词 d为动用法)

13.c(a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被动句 d状语后置)

14d(a.咎:归咎,怪罪 b.摈:抵挡 c.罪秦:归罪于秦国)

15.d(①崤山以西 ④挺身而出 ⑤休养生息)

16.a(a都表转折 b做/成为 c拿、用/因为 d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代词,它)(3分)

17.a(条件和结果颠倒了) 18.⑴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齐、楚、燕、赵四国在境内休养生息。 ⑵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

⑶正因为他们最终不能做成秦国所做的事情,所以到最后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4分)

㈡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

熙宁初,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

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19.c(正确) 20 ⑴当时的政论已经很不统一,士大夫们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文同在馆舍中,从未表达出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⑵(苏轼)退朝回来与宾客们谈论,也经常把时政当作话题来谈论讽刺,文同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文与可:明哲保身,远离时事纷扰,不与之纠缠。

苏轼: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政见。

四、22、自私、怠惰、爱面子、良知未泯、不知图报(感恩)。(2分,每点1分,概括出2点即得满分)

高二2023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2012年语文第二次月考。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沦落 n n 鸨母 b o 丝绦 ti o 城隍 hu n b.饯行 ji n 赎身 sh 掣脱 ch 携手 xi c.长吁 y 作揖 ...

高二2023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2012年语文第二次月考。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沦落 n n 鸨母 b o 丝绦 ti o 城隍 hu n b.饯行 ji n 赎身 sh 掣脱 ch 携手 xi c.长吁 y 作揖 ...

第二次月考

a 用途 b原材料 c加工方法 d主要成分。7 gb7635 87属于 a国际商品目录 b国家商品目录 c部门商品目录 d企业商品目录。8 gb7635 87属于 a数字型 b字母型 c数字字母混合型 d条形码。9 报社 杂志社通过邮局发行报刊改为自办发行,这是 a增减分销渠道中的中间商。b增减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