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的规划与设计

发布 2022-09-16 23:04:28 阅读 3755

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教学目的: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重点:分析景区要素,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

难点:规划设计课时:2

教学过程:前面两单元主要介绍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本单元开始学习旅游规划。

规划:发展蓝图,旅游规划包括两个方面:宏观的与微观的。

宏观的:区域旅游规划。

微观的:旅游景区规划。

二者的区别:区域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是两个相去甚远的行业。区域旅游规划是一种产业规划,属经济类;旅游景区规划说到底是一种美的设计,属艺术范畴。

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未能设计出知名的旅游景区。

区域旅游规划的思维以逻辑思维为主,考虑的是合理性;旅游景区规划以形象思维为主,考虑的是作品的美。

p56,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的规划——对比。

p54,主要内容:通过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本章主要是旅游景区的规划。

本章内容:旅游规划旅游景区规划要素规划。

旅游活动设计设计安全。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p56,旅游规划中涉及到的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吃: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饱、吃好、吃干净。

外出旅游不能错过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出产地自然是味道正宗**便宜,但千万不要在旅游点购买,到所住地街道店铺去买才不会被“宰”。

住:不要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在旅游活动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行:交通费用是旅游中开销最大的一项,往往占总开支的一半以上。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特别注意:

1、先买好返程票。2、乘交通工具注意安全。3、所到处宜购买一份当地地图,以防迷路。

游:这是旅游最大的目的。观景区、展览或逛街,都免不了花钱。

面对好多景区,该去哪儿不该去哪儿呢?此时须看旅游图或向当地人打听: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展览要有选择地参观;预先看不到的游乐项目,最好向游完出来的游客了解,别只听卖票的乱吹。

购:旅游购物,男女大不一样。男士大多不购或少购,若购,不妨多花些时间选购些有特色的工艺品或土特产,回家敬妻孝母。

女士大多乱购多购,在购买衣物、首饰或珠宝、玉器时,既要听清介绍,又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

娱:旅途中参加娱乐一定要先问清价钱,有没有附加小费及项目都包含哪些内容等。

一、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1、吸引物:(旅游景区必然有吸引人去的原因,即其独特性)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资源的招牌,是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点(独特性最突出的景点)。—它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

如:黄山的三奇四绝,趵突泉公园的天下第一泉,印度泰姬陵,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2、旅游者:

只有吸引物不能构成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必须有人(旅游者)的参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可以这样说:旅游景区不是一幅风景画,也不是一座剧院,而是一部以游客为主角的真实的电影:

旅游活动不是看风景,也不是看戏,而是游客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到身心愉悦的体验性活动。

前面分析的六要素,实际者是围绕旅游者而言的。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旅游者呢?有这样一着歌: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1)金钱(自由支配的收入):

为了进行旅游,人们需要有金钱。

例如,失业者有很多时间,但是除非他们以前有充足的积蓄,否则就不能进行长距离的旅游,因为他们支付不起费用。他们的金钱首先必须用于一些最迫切需要的项目上,如衣着、食物、住房等,此外几乎没有什么可靠收入用来旅行。

只有当大量的公民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时,才可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旅游者,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旅游。

2)时间(一定的闲暇时间):

在任何人决定旅游之前,首先要有时间,这段时间需要足够长,而且是在一年当中的适当时期。

为什么我们把五一十一长假称为**周,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闲暇时间可以出游。

实际上金钱、时间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金钱越多,而闲暇时间也越长。所以出游活动也越多。

按照社会、经济与旅游产生因素的相互关系,可将旅游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自给自足经济,旅游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大规模国内旅游阶段。

第三阶段——居民普遍富裕,国内、国际旅游同时繁荣阶段。

第四阶段——普遍高度富裕,大规模远距离国际旅游阶段。

3)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例:黄山、泰山并不是谁都能爬上去的,青藏高原也不是说谁想去就能去的。

4)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以上三个因素,即时间、金钱和身体条件,是产生旅游的必要条件。但是,即使在它们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不想以旅游这种方式使用他们的时间及消费金钱的话,旅游也会产生。

而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越高,人们越容易具有旅游的动机。——开眼界,见世面。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旅游景区除了具吸引力的资源外,还应当有较好的服务设施条件,服务基本上是围绕旅游六要素而言的,包括:

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等。

特点: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与吸引物相比较),所以应该重视“过程管理三者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1)旅游者是主体;(2)旅游活动中三要素缺一不可。

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

正面例子:中国的一些著名山地旅游景观,突出各自特色: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等。

反面例子:大明湖、动物园——建设大量游乐场。失去了其独特性(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区内出生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一些人建筑,但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景区风格相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

正面例子:白鹿洞书院(色调与山地景观一致,风格古朴)

景区内的很多服务设施:商店等也可要注意与景区的和谐统一。

就如假山上的小亭,合适的人工建筑不仅不会破坏景区的美,相反更能增添和谐之美。

反面例子:长清五峰山上宽阔的公路和莲台山上的柏油路,泰山上的索道。

3、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是基础。旅游业的开发也要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由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面例子:西湖经过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反例:《黄土高原的旅游规划》——第一反应,不要去发展旅游业,而应当首先去保护生态。

4、最佳综合效益:

一点多用,原因:旅游区不宜建设过多的建筑,因此有一些必须建的也可以做多种用不着途。例:了望塔与观光台。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景区形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

1、景区形象:

旅游区选择最能反映自身影响力的特殊形象进行强化,使之成为旅游的主体形象。

p60,景区形象定义:指人们对某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它综合了旅游景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金钱、时间等因素对旅游的限制在减弱,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的质量,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旅游地。旅游地的特色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而景区形象就是对景区特色的直接反映。

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为苏杭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宣传口号,突出的就是旅游形象的个性。

景区形象设计包括:理念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理念: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旅游市场的需求,制订旅游地的发展方向、目标,明确旅游地的经营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

行为识别:旅游地的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培养、工作环境。

旅游地对外宣传和**等。

视觉识别:对具有观赏魅力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进行人工塑造的手段。

p60,阅读:

问题: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包括哪些方面?侧重理念和视觉识别。

2、功能分区:

九寨沟旅游区非常吸引人,很多人想去但不一定去得了,因为它有游客数量限制,为什么要限制?(保护资源)

为了追求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旅游利用的最优化,并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来规划景区。

读图:p61,图3-1-12:

1)旅游地常有的功能区有哪些?

2)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作用有哪些?

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的功能分区是国家公园管理的主要手段,一般为同心圆模式将国家公园由里向外分为:

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

可以分别对应: 服务区、游览区保护区。

服务区:旅游景区内游客的主要活动场所,集中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娱乐设施。

游览区:一般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限制旅游人数和其他活动。

保护区:通常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进入,是具特殊保护意义的地段。

3、空间布局:

p56,探索活动。

问题:区别与形成原因?

区别:一图服务集中,景区分散,二图景区集中,服务分散。

成因:一图景点组合多;二图单体景点,但其吸引力大。

———空间布局:交通线选址服务设施的定位。

交通选址原则:

1)方便游览各个景区,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2)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例:马车)

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

服务设施选址:(1)与交通线相连——探索活动(2)在旅游区附近选址——香山饭店。

3)集聚与分散需具体分析——探索活动。

活动:p63,图3-1-15:

提示:游憩中心:尽可能靠近海滩,海水水质要好,交通要便利,尽可能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

案例:问题:汉诺威市的旅游规划包括哪些措施?

1)筛选最能代表城市风貌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景点——突出景区特色。

2)明确展现汉诺威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景区形象。

3)精心设计线路串联各景点,避免重复、让游客走弯路——空间布局。

4)完善导向设施,设置标志牌和导游图,并在地面绘出清晰的标线——景区形象。

3.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教学目的:1、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旅游旅游信息资料。

2、能根据旅游需要确定旅游主题,并合理安排旅游景点和线路。

3、能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4、了解不安全因素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游景区采取的主要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原创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 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 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 配置旅游要素 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一般分为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通则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 1.1 规划意义和目的 1 1.2 规划依据 1 1.5 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解读 1 2.1 区位条件分析 1 2.2 现状用地 2 2.3 现状建筑 2 2.4 现状绿地 2 2.5 现状道路 3 2.6现状市政设施 3 2.7 现状用地统计 3 第三章发展思路与规...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步骤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是从吸引力打造到景观 建筑 设施设备再到商业模式 营销模式 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设计过程。包括几个步骤 第一步进行旅游吸引力设计。这其中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围绕吸引力核心进行吸引物打造。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载体,吸引物打造的关键在于其精准的定位,这要求对资源 市场 文化等要有深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