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旅游和环境。
英山雷店高中李桢 155***
“3n”是一些现代城市人的旅游模式,它避开拥挤的旅游景点,到森林、草原、深山、河谷、湖畔等自然中去,在目的地安营扎寨,住上几天,让心灵沐浴在真正的大自然(nature)中,沉浸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堂(nirvana)。据此回答1—2题。
1、从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上看,“3n”旅游属于( )
a.古代旅游 b.近代旅游 c.现代旅游 d.大众旅游。
2、“3n”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a.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b.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c.综合感受,发挥想象d.跋山涉水,求真求质。
中国文学作品中很多诗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特色而且还体现了对旅游资源欣赏的要求。据此回答3—5题。
3、“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 )
a.色彩美 b.动态美 c.听觉美 d.形象美。
4、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资源欣赏的要求是 (
a.领略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5、下列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诗句,对应正确的是(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杜甫——黄山b.②—李白——黄河三门峡。
c.③—杨万里——杭州西湖 d.④—苏轼——衡山。
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图回答6—7题。
图16、p处的自然景观为(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7、在图中①、②p三地可依次见到的文化景观是( )
a.牧场、雪山、盐湖b.葡萄园、牧场、青稞。
c.葡萄园、牧场、油井 d.坎儿井、草原、地热田。
读文化扩散类型示意图(图2),回答8—9题。
图28、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能反映①—②所示文化扩散类型的是( )
a、原产于中国的大豆,现在南、北美洲大量种植。
b、春秋时期,四夷逐步接受了中原“礼”文化。
c、话剧传入天津后,先在南开中学学生中兴起,再流传入社会。
d、天津津南、蓟县等区县相继建立绿色食品基地。
9、③—所示类型的文化扩散都是( )
a、以精神文化为内容。
b、以人或传媒为载体。
c、因综合国力增强而扩大范围。
d、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快捷广泛。
10、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3完成11—12题。
图31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是(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1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4完成13—14题。
图41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4、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15、(36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
并在省会昆明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建起了世界博览园。
材料二:云南省简图(图5)
图51)结合图5,简述云南省地形、地势特点。(8分)
2)路南石林属于属于典型的地貌,这种景观宜观赏;滇池属于自然景观中的景观,其观赏宜世博园是旅游类型中的10分)
3)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是一种( )它反映了影响。(3分)
a.精神文化 b.文化系统
c.物质文化 d.文化景观。
4)该地的“泼水节”是一种文化景观,这样表述对吗?为什么?(3分)
5)云南省已将旅游业业定为本省重要经济支柱,请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角度,分析该省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条件。(12分)
16、图6(a)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b)是洞庭湖1825—2024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题目:
图6(a图6(b)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8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6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6分)
17、旅游地理(20分)(2024年新课标高考地理)
1)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
2)试分析说明该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防止出现的主要问题。(10分)
答案。旅游活动的历史阶段可分为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现代旅游是一种大众需求。
①——杜甫——泰山李白——长江三峡。
③——杨万里——杭州西湖苏轼——庐山。
从经纬度和等高线判断,该区域位于天山以南的新疆境内p处为塔里木盆地,①处为吐鲁番盆地,没有雪山。 ②处、p处也没有青稞和地热田。
本题考查文化扩散的相关知识,通过读图,可以看出由①到②所示文化扩散类型为迁移扩散;③到④所示文化扩散类型为扩展扩散。第8题,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可以看出,原产于我国的大豆,现在南、北美洲大量种植属于迁移扩散;春秋时期,四夷逐渐接受中原“礼”文化,话剧传入天津后,先在南开中学学生中兴起,再流传入社会,以及天津津南、蓟县等县区相继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等都属于扩展扩散。第9题,可用排除法。
文化扩散是以人或传媒为载体是肯定的;文化扩散的内容可以是精神文化也可以是物质文化;文化扩散的范围扩大可以因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如:时间的推移、传媒手段的进步等;d项互联网的普及从题中看不出来,因而只有b项是正确的。
呼伦贝尔草原生活着具有游牧习惯的蒙古族人民,蒙古包便于拆建,适于蒙古牧民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宜采用平顶屋;架空支撑的房屋作用在于通风、散热、防潮、防野生动物袭击,多存在于云贵地区的农村而非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地区太阳辐射强,房屋的白色墙壁有利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室内温度。
第11题,用排除法选择,读图可知,1964—2024年时段至1985—2024年时段臭氧总量最大值向北移,排除a项;自30°s∽50°s臭氧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递增,排除b项;60°s∽80°s臭氧总量减少得快,即递减明显,c项正确;co2浓度与臭氧总量无关。第12题,臭氧主要存在于平流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总量减少会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导致地面升温,从而使地面辐射增强;酸雨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与臭氧含量无关。
第13题,图中a表示废水经处理后排放,b表示水被利用后污水收集的过程。第14题,水体富营养化时n、p含量较高,水中缺氧。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加速水的循环,会减少n、p浓度,增加水中溶解氧。
15、流经云南的河流都是向南或向东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吊脚楼是一种物质文化,因为它具有与人类生活活动相关的物质形式,吊脚楼也是文化景观,它具有空间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西南一带湿气较重,人们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吊脚楼就是为了适应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因此,它反映了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而“泼水节”只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文化景观。评价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的价值,即是否具备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第二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1)地形: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喀斯特置身其中水文登高眺望人文景观。
3)cd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4)不对。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因此,波水节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化景观。
5)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非凡性等特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集群分布,地域组合状况好。
文化景观建设调研报告
文化景观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从历史看,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 外形设计 装饰等,反映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面为你送上文化景观建设调研报告。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市政协的各项调研工作,今年初,市政协请市委 市 领导出题,政协做文章,先后征求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我们选择其中有关中心城区...
文化景观建设调研报告
文化景观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市政协的各项调研工作,今年初,市政协请市委 市 领导出题,政协做文章,先后征求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我们选择其中有关中心城区文化景观建设这个课题。一月份以来,在徐汉芝副主席的带领下,并赴湖南xx市 本省xx市,学习考察两地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现将调研情...
地理高二年级文化景观与环境随堂检测
2019地理高二年级文化景观与环境随堂检测。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理论 方法和手段。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二年级文化景观与环境随堂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例1 有关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文化景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