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报应论。
因果报应思想在古代印度和中国都早已有之。印度婆罗门教就有业报、轮回理论,《奥义书》宣扬人死后通过灵魂转移获得再生,而再生的去处由生前的行为(“业”)决定。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吸收了业报轮回观。
佛教认为,行为必然产生后果,即“业”;人必须为其行为负责,会受到与其行为相应的因果报应。这种果报由“业力”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称为客观的、必然的规律,即使生命终结了也不能消除业力,人会在来生继续受到善报或者恶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生生世世就是业报轮回。
人的前生决定今生、今生决定来世的因果规律,被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佛教采用报应论,有重大的伦理意义。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否相信因果报应,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一个不相信果报的人,除非找到其他道德依据,在法律管不到的情况下,其行为很容易突破道德的界限。
有些人不信因果,主张死后一切断灭,一了百了,不会为生前行为负责。佛教称这种见解为“断见”或“断灭见”,是邪见、“边见”,佛教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向恰恰是要认识人生之苦,寻求解脱之道。解脱方法是通过修行来破除无明,使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变化无常,没有自性,消除执著贪恋,最终达到涅槃境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诸法无我”的思想成为佛教与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之一。
“无我”说从根本上取消了轮回报应主体的实体性存在,灵魂不灭被佛教视为“常见”而予以排斥;而否定认业报轮回的观点又被斥为“断见”。既讲轮回,又否定轮回主体,这是理论难题。
释迦牟尼不主张进行关于生死灵魂的有无之辨。但是,宗教实践者又必须说不可言说。为了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小乘佛教的犊子系等部派用“补特迦罗”(梵文pudgala的音译,即“我”)作为轮回载体,实际上是承认了作为实体的主体的存在。
然而顾忌到“无我”说,对“补特迦罗”的表述语焉不详,闪烁其辞,用“双谴”的手法作了调和。据《异部宗轮论》记载,“犊子本宗同义……谓补特迦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法若离补特迦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迦罗可说有转移。”作为轮回主体的补特迦罗与组成身体的五蕴是非即非离的关系,既是轮回主体,又不是灵魂实体,只是假名,勉强称为“不可说”。
即便说的很隐晦,这个承担轮回的主体仍受到佛教内部其他派别的批评。
与印度一样,中国很早就有报应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影响深远的“五经”之首《周易》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然而中土的报应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诚如赖永海先生所说:
印度佛教的报应说多取理论的形式,注重繁琐的分析论证,因此主要表现为理论的矛盾,即轮回报应与没有轮回主体的矛盾,中土传统的报应说多带有经验的、实践的性质,因此主要表现为实践的矛盾,即无法解释许多现实的社会人生现象,如项橐、颜回之短折,伯夷、原宪之冻馁,盗跖、庄蹻之福寿,齐桓、桓魁之富强等等,亦即积善得秧,凶邪致庆等问题。
中国反对善恶报应说的人正是以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为反例,证明报应论之为虚妄。王充批评天人感应、善恶报应思想时就反问:“…仁惠盛者,莫过尧、汤,尧遭洪水,汤遭大旱。
水旱,灾害之甚者也,而二圣逢之。岂二圣政之所致哉?天地历数当然也。
以尧、汤之水旱,准百王之灾害,非德所致。非德所致,则其福佑非德所为也。”作为最仁惠之君主的尧、汤,却遭到最大的自然灾害,与其他君主相比较,他们所遭遇的灾难显然不能归结为道德原因。
既然灾害不是道德后果,福佑当然也不以报应论来解释。
如果天帝鬼神能够主持公道,赏善罚恶,那么为什么还存在积善得秧、凶邪致庆的现象呢?这确实是中土报应论面临的难题。
报应论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在印度佛教中不太突出,因为佛教讲三世轮回,今生遇到的情况,可以解释成前世的果报,而不必用今生的行为来解释。但是,正如上文分析,佛教报应论不得不面对“无我”的解脱论同伦理的报应论之间的悖论。总之,报应论总是不能自圆其说。
印度佛学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报应论面临的问题不相同,从理论上讲,各有所长。佛教传入中国后,二者具有了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条件。因而,从逻辑上讲,佛教的报应论必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从历史上看,这个使命落在慧远的肩上。
首先,慧远明确肯定人的行为具有道德后果,人必须为其行为负责。他说:
是故得失相推,祸福相袭。恶集而天秧自致;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
慧远曾请僧伽提婆翻译犊子系贤胄部的典籍《三法度论》。吕徴认为慧远轮回观和有我说的根据就是《三法度论》。不同的是,慧远思想中具有中国文化的根柢,因此,他明确地从正面论述作为灵魂实体的“神”的特征。
他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说到:
夫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封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
虽有上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而谈者以常识生疑,多同自乱,其为诬也,亦已深矣。将欲言之,是乃言夫不可言。
今于不可言之中,复相与而依稀。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
有情则可以物感,有识则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
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彻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
慧远坚持了佛教的解脱论,他说过:
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是故前论云: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
报应论面临的问题,即理论与现实的背离,仍然存在。于是,慧远运用佛教固有的理论,进一步完善报应论:
推事而求其宗,则罪罚可得而论矣。尝试言之:夫因缘之所感、变化之所生,岂不由其道哉?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无用掩其照,故情想凝滞于外物;贪爱流其性,故四大结而成形。形结则彼我有封;情滞则善恶有主。有封于彼我,则私其身而身不忘;有主于善恶,则恋其生而生不绝。
于是甘寝大梦,昏于所迷;抱疑长夜,所存唯著。是故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
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何者?
会之有本,则理自冥对;兆之虽微,势极则发。是故,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
岂有幽司由御失其道也?然则罪福之应,唯其所感。感之而然,故谓之自然。
自然者,即我之影响耳。于夫玄宰复何功哉?
“本以情感,而应自来”、“感之而然,故谓之自然。自然者,即我之影响耳。”坚持了佛教业感报应的思想。可见,慧远的有神论只解决报应主体的问题,并不提供一个主持善恶赏罚的主宰之神。
《三报论》就是针对“俗人疑善恶无现验”而作。人们困惑于“积善之无庆,积恶之无殃”,“原其所由,由世异典以一生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寻理者自毕于视听之内,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为关键者也。
”即世俗的典籍只讲一生一世,耳闻目见等感性认识又是有局限的。而佛经指出了报应的机制: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这是用佛教三世二重因果思想来解释报应论。
历史见证了慧远诠释、完善和宣传报应论的成效。慧远的三报论出现以后,佛教的报应论扩大了影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成为三报论的通俗表达,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心灵,成为民族心理中伦理观的重要内容。报应论深入人心之后,确实有助于推行教化。
当报应论或多或少内化为道德行为的动机之一,人们在道德选择面前,就会更多地考虑到对自己可能产生的道德后果。然而,报应论并不是只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报应论一方面恢复了善的理想,一方面使理想外在化,成为人们用来满足心理平衡或换取果报利益的工具。
采取报应论态度的人更关注自己心性修养而容易忽视对于社会的改造。
报应论的是非功过可以**。不能否认的是,慧远对佛教报应论的改造和推广,乃至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文化与行善的影响。
佛教的文化源于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达到成佛——正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所以佛教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近代以来,佛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古老的东方和中国,而且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也日益深刻。佛教文化具有的宽容性与开放性,不仅应当体现在尊重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上,也应当体现在容纳其它文化的合理成分,比如科技文化和其它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上。佛教确实应当发展成为一种“非宗教非哲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人类文明今后的发展中,起到一种引领潮流的作用。
因为,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提出的,人类文明如果向穷究物质、征服自然的外向途径发展,则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是当今西方文明面临诸多危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应当是由外求转向内求,以改善人类身心素质、挖掘人类生命自身的潜能为方向,由修心、修身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变革,使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并最终走向和谐。
以下就是我对佛教文化的个人理解以及看法。我想从“行善”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来解释佛教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外在层次上说,“行善”指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而从内在层次上说,“行善”指从内心上追求真善美,从精神上进行道德约束。
而佛教是一种有关“心”的宗教。它认为人的意念从心中生,善恶由心中发。真象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因此真未必善,而善也未必真。
我个人认为,善更重要些,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 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肯能被称作美。
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佛家对行善积德的释义为: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各种对治方法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
比如说人的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会产生弊病造成无尽的痛苦,用布施这个对治方法去消除,这样我们清净性德才能得以显现,才能使人更加的快乐。具体的内容就要看自己哪方面的污染比较严重了。
大致上菩萨六度就是六种不同的方法:
1:布施能度悭贪
2:持戒能度毁犯
宗教文化作业
理解伊斯兰教。一 伊斯兰教形成的背景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 顺从 和平 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 穆斯林 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人穆...
平时作业 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
2012 2013学年第1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序号。题目 简述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及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 字数500 姓名吴海华。课程名称学院专业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艺术设计学院。提交时间。授课教师黄素芳分数。简述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及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传人中国,已有2000...
旅游文化作业
1 简论浙江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以文物之邦 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 平原和盆地占23.2 河流和湖泊占6.4 全省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居中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