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笔记

发布 2022-08-16 01:31:28 阅读 264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震动停止,发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v固>v液>v气。

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5. 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

6. 人耳能够区分原声和回声条件:原声和回声要相差0.1s以上。

7. 用回声测距,空气中距离不能小于17m。

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人耳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1)空气传导。(2)骨传导。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骸骨传导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耳聋:(1)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坏,可以靠助听器矫正。(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可矫正。

声音的特征。

1. 声音:(1)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定义: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影响因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距发声体远近: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不同发声物体音色一般不同。

2.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小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噪声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减弱噪声的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电压。1.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3. 电压的作用: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4. 电压通常用u表示,主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5. 电压单位进率:1千伏(kv)=1×10伏(v) 1伏(v)=1×10毫伏(mv) 1毫伏(mv)=1×10微伏(uv)。

6. 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绝对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12v。

7. 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符号:[\mkern-13mu', altimg': w': 33', h': 38', eqmath': o\\ac(○,v)'}

8. 家用电路电压220v;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9. 电压表正确使用方法:1.

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被测电压不能超过最大量程,不能估计电压时使用最大量程试触。

10. 电压表量程:(1)0v~3v(分度值0.1v);(2)0v~15v(分度值0.5v)。

11.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2.电流都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或电压都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在不能估测最大电流或电压时都应用最大量程试触类选择量程。

不同点: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2.计量单位不同。

3.电压表可直接接电源两端;电流表绝对不能直接接电源两端,否则会发生短路。

4.电压表内电阻极大,相当于断路;电流表内电阻极小,相当于导线。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un

2. 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n

电阻。1. 电阻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电阻用r表示,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 1兆欧(mω)=1×103千欧(kω) 1千欧(kω) 1×103欧(ω)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温度、横截面积。

r(电阻)= altimg': w': 169', h':

44', eqmath': f(密度(ρ)长度(l), 横截面积(s))'

5. 大多数导体(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变阻器。1. 滑动变阻器简图:

2. 滑动变阻器符号:

3.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4.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1.5a、50ω的物理意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5.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

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2.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值。

3.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4.

开关闭合前要把滑片p置于最大电阻值处。

**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控制电阻r一定,通过改变r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流。

r=10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控制电压u一定,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来改变电流。

u=2v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3.结论:欧姆定律。

导体上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上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达: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a)=[altimg':

w': 63', h': 44', eqmath':

f(u(v), r(ω)注意:据r=['altimg': w':

34', h': 43', eqmath': f(ρl,s)'}可知,导体的电阻仅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虽然i(a)=[altimg':

w': 63', h': 44', eqmath':

f(u(v), r(ω)但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

3. 公式。

4.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推导方法:

1)串联:u=u1+u2

ir=i1r1+i2r2

r=r1+r2

理解: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2)并联:i=i1+i2

', altimg': w': 24', h':

43', eqmath': f(u,r)'}altimg': w':

32', h': 57', eqmath': f(u\\s(,1),r\\s(,1))'altimg':

w': 32', h': 57', eqmath':

f(u\\s(,2),r\\s(,2))'

', altimg': w': 24', h':

43', eqmath': f(1,r)'}altimg': w':

32', h': 46', eqmath': f(1,r\\s(,1))'altimg':

w': 32', h': 46', eqmath':

f(1,r\\s(,2))'

理解: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altimg': w': 24', h': 43', eqmath': f(u, i)'}

1)测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mkern-13mu', altimg': w': 33', h': 38', eqmath': o\\ac(○,1)'}保护电路。

\\mkern-13mu', altimg': w': 33', h':

38', eqmath': o\\ac(○,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来多测几组数据。

2)测小灯泡: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所以i与u不成正比,所以不能求电阻的平均值。

电能。1. 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 电能的国际主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常用单位:度,学名:千瓦时,符号:kw·h。

3. 换算关系:1千瓦时(kw·h)=3.6×106焦(j),推算方法:1kw·h=1000w×3600s=3.6×106j。

4. 电能表:(1)用途: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2)600revs/kw·h的物理意义:用电器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600转。

5. 电能/电功计算公式:w=uit=i2rt=[_altimg':

w': 39', h': 54', eqmath':

s( ,f( u\\s(2,),r)'}t。

电功率。1. 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 电功率的国际主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3. 电功率的定义:用电器在1s内消耗的电能。

4. 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p(w)= altimg':

w': 57', h': 44', eqmath':

f(w(j),t(s))'或p(kw)=[altimg': w': 99', h':

44', eqmath': f(w(kw·h), t(h))'

5. 灯泡的亮暗程度取决于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无关。

6. 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2)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3)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7.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p=[_altimg': w': 38', h': 54', eqmath': f( u\\s(2,),r)'}p=i2r。

8. 电能计算公式:w=pt=uit=[_altimg':

w': 38', h': 54', eqmath':

f( u\\s(2,),r)'}t=i2rt=uq。

9. 同一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原来的n倍时,功率是原来的n2倍。

电与热。1.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3. 推广公式:w=q=uit=[_altimg':

w': 38', h': 54', eqmath':

f( u\\s(2,),r)'}t(纯电阻电路)。电动机:w>q=i2rt≠uit≠[_altimg':

w': 33', h': 54', eqmath':

s( ,f(u\\s(2,),r)'}t。

4. 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同时工作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2)短路。

2. 保险丝的材料: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丝。

3. 保险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注意:绝对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生活用电常识。

1. 试电笔使用方法: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按住笔尾金属卡,如果氖管发光,则被测导线为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则被测导线为零线或地线。

2. 三孔插座的作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当外壳带电时,电流会从外壳沿着地线流入大地。不至于对人造成伤害。

3. 两种触电方式:(1)双线触电:火线、零线同时接在身上。(2)单线触电:身体同时接火线和大地。

4. 高压触电的方式:(1)高压电弧触电。(2)跨步电压触电。

5.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6.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当电路中发生漏电现象时,漏电保护器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笔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震动停止,发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v固 v液 v气。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5.回声的应用 回声测距。6.人耳能够区分原声和回声条件 原声和回声要相差0.1s以上。7.用回声测距,空气中距离不能小于17m。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笔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震动停止,发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v固 v液 v气。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5.回声的应用 回声测距。6.人耳能够区分原声和回声条件 原声和回声要相差0.1s以上。7.用回声测距,空气中距离不能小于17m。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测试

沪科版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1 如图1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2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以下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汔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