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走进化学世界教学案

发布 2022-08-13 10:23:28 阅读 4112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2·沈阳中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2.(2012·德阳中考)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打磨玉器 d.大米霉变。

3.(2012·滨州中考改编)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 d.活泼性强。

4.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试验 d.得出结论。

5.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其中可以用镊子夹取的是( )

abcd.都可以。

6.(2012·宿迁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盐酸液滴不小心溅入眼内,用手揉揉即可。

c.经老师同意后才能做实验。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用考虑试管口是否对着其他人。

8.(2013·河南检测)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接触的是( )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量筒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药品。

d.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放入试管时。

9.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10.“化学是把双刃剑”,这说明化学工业的发展既能造福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问题。下列问题不属于这类情况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污染b.噪声与人体健康。

c.洗涤剂与水体污染d.防腐剂与食品安全。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8分)

11.(8分)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 ml量筒、

100 ml量筒、⑤烧杯、⑥石棉网、⑦药匙、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胶头滴管,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 ml液体应使用。

3)加热25 ml水应使用。

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

12.(4分)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ml,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从___套,夹在试管的___注意手指应按在试管夹的___

13.(6分)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___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___性质。

14.(6分)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请填写下列错误的操作,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5.(14分)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___导管口吸气约20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由___导管口呼气约20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

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__

三、实验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16.(12分)指出图中操作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7.(12分)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8.(8分)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实验目的:**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l支做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评价与交流:

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此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答案解析。1.【解析】选b。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b。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质变化的判断,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海水晒盐、酒精挥发、打磨玉器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大米霉变生成了不能食用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解答本题需明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密度、耐磨性、导电性都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活泼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4.【解析】选c。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的“进行试验”环节。

5.【解析】选b。块状的固体药品如石灰石块和锌粒,适合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药品如氧化铜粉末,适合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如盐酸,适合倾倒或用胶头滴管滴加。

6.【解析】选d。按照图示塞紧橡皮塞会损坏试管底部;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倒放,倒放会腐蚀胶头,且瓶塞没有倒放;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操作正确。

7.【解析】选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将导致液体流下,造成不必要的腐蚀或伤害;试剂进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加热液体时,若试管口对着他人,则暴沸溅出的液体可能造成事故。

8.【解析】选c。向试管或量筒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口或量筒口应与试剂瓶口紧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垂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与试管相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时,药匙应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故应与试管内壁相接触。

9.【解析】选c。用酒精灯引燃酒精灯时容易将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引燃,从而引发火灾。

10.【解析】选b。应从科学成就带来的利弊是否对应进行分析。

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排放的尾气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洗涤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进入水体会引起污染;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过量使用对人体会产生危害。噪声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

11.【解析】加热试管里的药品要用酒精灯和试管夹(夹持);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要用量筒(容积等于或略大于所取液体的体积)和胶头滴管;加热较多量的液体一般用烧杯、石棉网(均匀受热)、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放置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

答案:(1)①②2)③⑩3)①⑤4)⑦

12.【解析】对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液体量较多时,加热过程中,液体容易冲出而烫伤人;试管夹从底部向上套,主要防止试管夹从管口套入时有污物落入试管中,污染药品;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过高试管易脱落,过低易烧坏试管夹;手指若按在短柄上,用力时易使试管滑脱。

答案:5 底部向上中上部长柄上。

13.【解析】没有磁性、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钛抗腐蚀性强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物理化学物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一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 一 金属和金属材料。时间 45分钟总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a 23 mg 24 fe 56 zn 6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 郴州中考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下列汽车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钢铁外壳 b 羊毛坐垫。c 玻璃车窗 d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 单选题 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 放热,所以有发光 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2.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 单选题 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 放热,所以有发光 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2.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