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地理环境。
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___和___共同决定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2.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极为___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___
2)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死亡率有所___
3) 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___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空前提高。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增长比较。
1)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人口增长___其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等。主要问题是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其对策是。
2) 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大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其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的进步,人口死亡率___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其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
4.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构成的。
1) 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___
2)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高。
3)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___
5.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___率的转变。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___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___型向___型过渡阶段。我国是___型。
6.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二、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___和人口___
2.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_人口迁移和___人口迁移。
3.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比较。
1) 19世纪以前,特点以 __为主。其原因是__。
2) “二战”后,特点为原因是__。
4.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___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___以及___的影响,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其迁移原因是__。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自发迁移,其迁移原因是__。
6.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7.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__往往起重要作用。
8. 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的___分布和___余缺;加强民族___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___
三、 环境人口容量。
1.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___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___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__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___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 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地区的___人口数量。
4.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原因是现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__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___问题。
5.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_的规模之内;建立___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城市与地理环境。
一、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__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__变为城镇的过程。
2. 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它体现了___发展水平。
4. 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及特点。
1)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___以下,发展速度较慢。常见的问题有城市各功能用地___布置,功能区分异不___
2) 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发展速度___常见的问题有交通___住房紧张、__等。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3)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70%以上,发展速度___常见的问题有失业率___空旧房增多、犯罪率___大城市中心___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5.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___水平___发展___处于___期和___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___水平___出现___现象;处于___期阶段。
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生物的___减少;工业废渣对城市___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水质、水量和___运动发生变化;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使城市出现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
2.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但是,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__污染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3.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___建筑和___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___循环(“天人合一”)。
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1. 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影响:(1)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2) 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3) 杭州为“天人合一”的“山水城市”。
2. 对城市建筑格局的影响:(1) 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2)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四、城市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通常是按照划分的,城市等级一般分为___城市、大城市。
2. 城市等级与城市所处的___密切相关。
3.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就越___服务范围就越___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就越___服务范围就越___
4.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___相距较___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___相距较___
5.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同级别的城市服务范围相互___
五、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___各功能区之间___有、无)明确的界线。
2. 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1) 住宅区:城市中___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收入的不同,出现了高、低住宅区的分化。
2) 商业区:要求接近消费人口,主要分布在___和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3)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___移动,趋向于沿___分布;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___
3.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___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___模式、扇形模式、__模式。
4.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上。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城市发展初期:
各类功能用地___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市中心以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___交通___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___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 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 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二是指农业与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___地形、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机械、交通、政策、科技等)。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___
3.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的合理利用。
4. 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其中___因素比较稳定,__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5. 农业地域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___和一定的___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二、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东南亚、南亚。作物以___为主(其习性是好暖喜湿)。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___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地理假期作业2 城市与地理环境组编杨建梅。2016 天津卷 读 材料,回答6 7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 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一 选择题。读右图 某种自然资源 阴影部分 的全球分布图 回答1 2题。1 该自然资源是 a 冰川b 油田c 森林d 煤田。2 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 大气的臭氧层变薄。c 人类的需求量加大d 乱砍滥伐严重。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右图的 某地树木年...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练习一 地球运动知识。1 地方时是因的时刻,2 晨昏线是的分界线,晨线的判断方法是昏线的判断方法是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 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晨昏线和极圈相切,日期是切点处的地方时是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3 两条日期变更的经线是和一艘轮船从170e到150w,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