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发布 2022-07-20 01:59:28 阅读 5444

中国区域地理周测5

出题人:卢旭庚。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a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甘蔗 b.茶叶。

c.优质梨 d.香蕉。

5.图中水井2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15mb.10m

c.20md.5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8、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

图4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河流位于( )

a.**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1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b.塔里木河。

c.淮河d.松花江。

下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 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b.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d.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12. 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p地距海较q地近p地纬度较q地高

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q地海拔较p地低。

abcd. ②

13. 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带常绿阔叶林带。

14. 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a. 木材生产基地 b. 甜菜生产基地 c. 长绒棉生产基地 d. 商品粮生产基地。

读图8“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17~19题。

图817.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18.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

19.在剖面图中,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 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

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9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2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bc.②③d.①④

2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25—28题。

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26.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a.非金属 b.有色金属 c.棉花d.石油。

27.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2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表1为我国某区域2023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2示意该区域1999~2023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29~30题。表1图12

29.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30.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1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0~31题。

图133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3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读右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二、**阶梯。

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4、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35、经过q处的铁路线有。

a、成昆线、贵昆线 b、成渝线、襄渝线、川黔线

c、焦柳线、湘黔线 d、包兰线、兰青线、兰新线。

二、综合题。

36.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4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

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农产品主产区;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15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37.读图17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简要分析图中黄河段流量往下游不断减少的原因。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8、读下图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2)说出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分析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该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地理假期作业2 城市与地理环境组编杨建梅。2016 天津卷 读 材料,回答6 7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 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一 选择题。读右图 某种自然资源 阴影部分 的全球分布图 回答1 2题。1 该自然资源是 a 冰川b 油田c 森林d 煤田。2 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 大气的臭氧层变薄。c 人类的需求量加大d 乱砍滥伐严重。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右图的 某地树木年...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练习一 地球运动知识。1 地方时是因的时刻,2 晨昏线是的分界线,晨线的判断方法是昏线的判断方法是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 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晨昏线和极圈相切,日期是切点处的地方时是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3 两条日期变更的经线是和一艘轮船从170e到150w,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