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写作作业一。
学院:商学院。
班级:营销13班。
姓名:潘新连。
学号:201303403147
1.为什么要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这门课程?
答:客观需要:1.信息激增现实的要求;2.知识更新加速的要求;3.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实需要:1.毕业**写作的需要;2.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3.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
学会文献信息检索,对个人而言:有利于减少科研活动(**写作)的重复劳动,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有利于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益;为大四写毕业**查找资料打下基础。
对社会而言:有利于开发信息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服务,提高社会效益。
2. 信息素质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需求。
3.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应从哪方面培养?
答: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
社会方面:在信息大**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一个度,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一块可供培育信息素养的土壤。所以应该加强网络方面的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使把人们连接起来的互联网能够井然有序。
学校方面:1)图书馆优化数字化建设和信息管理,促进信息辐射。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
3)重视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优化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与人文环境。4)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激发学生探索信息的兴趣。5)提高对高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和规范。
6)优化各种课程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大学对学生的培养能力和小学、初中、高中的培养目标实际上还是有差异的,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设置符合该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个人:1)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动脑,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2)学会利用社会和学校创造的信息环境,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3)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自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4)学会反思,学会内省。
4. 我国文献信息系统有哪些?
答: 公共图书馆系统(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科学院信息系统。
5. 名词解释: 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答: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所关心的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
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
信息能力:1)信息能力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2)信息能力是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
3)信息能力是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所应具备的信息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4)信息能力是指有效地获取信息、批评性地评价信息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思考、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几个方面内容。5)信息能力包含了一系列的能力,如系统提出和分析信息需求的能力、识别和评价信息源的能力、筛选和检索信息源的能力、提取和记录以及储存所需信息的能力、评价全部信过程的能力。
6)信息能力是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概念包括: (1)能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获取和处理所需的信息;(2)遇到问题时,知道需要某种信息,乐意去查找和使用信息;(3)掌握查找信息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具备组织、分析、鉴别、评价信息价值的能力;(4)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6. 课程目的:唤醒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为其生活、工作、科研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献检索作业3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 课程作业3 文献调研报告。食品3d打印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药物传输系统3d打印技术。3d打印用墨水材料研究进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立项分析。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要求 目录自动生成,可再排版 包含对该课题的背景 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15分 包含检...
文献检索作业一
文献检索与 导写 第一次作业。文献检索与 导写 习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 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 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2 知识是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是信息的一部分。知识是经过精心研究 领会后的有用信息,是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
文献检索作业一
刘宝珺,1931生,著名沉积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曾多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称号,1989年获中国地质学界最高荣誉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