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大纲

发布 2022-07-15 11:48:28 阅读 8413

第一节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1、 化学反应的分类。

1) 按化学反应的特性分类。

2、反应器的分类。

反应釜。夹套式蒸汽加热反应釜。

内外盘管式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管式反应器。

鼓泡塔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连续反应器。

半连续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第二节均相反应动力学。

均相反应是指在均一的液相或气相中进行的反应。

均相反应动力学内容:研究化学反应本身的速度规律,即物料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即rp~(c,t,cats)

均相反应动力学没有考虑到物理因素的影响,仅研究化学反应内在规律。

1、 反应速率。

定义:对均相反应而言,反应速率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中所生成(消失)的某组分的摩尔数。 即。

对反应: aa + bbll + mm

各组分的反应速率:

k = a0e-e/rt

lnk =lna0 – e/rt

dlnk/dt = e/rt2

单一反应是指用一个化学反应式和一个动力学方程式便能代表的反应。

2.1 一级不可逆方程。

2.2 二级不可逆方程。

2.3 一级可逆方程。

3、复合反应。

3.1 平行反应。

3.2 连串反应。

积分公式。4、等温变容过程。

对于定容或变容体系,组分i的变化速率为:

对恒容:对变容:ri的变化不仅有dci/dt变化,而且体系v变化,ci/v,dv/dt都变化。

我们通常用膨胀率ε来表征变容的程度。

4.1 膨胀率。

定义:当物系体积随转化率 x 线性变化时,反应物 a 全部转化后系统体积的变化率。

反应开始时,只有a

结束时,只有p

n∝v εa=(2-1)/1=1

若开始时,除a以外,还有50%的惰性气体,εa=?反应开始时,a 1mol 惰性气体 1mol,共2mol;结束后,p 2mol 惰性气体 1mol,共3mol

εa=(3-2)/2=0.5

注意:计算εa时,不仅要考虑反应的计量关系, 还要考虑系统中是否存在惰性气体。

4.2 动力学方程及积分表达式。

例:在700℃及3kg/cm2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10为116kg,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4kg/速率发生变化,求下列项次的变化速率:①乙烯分压 ②h2的摩尔数 ③丁烷的摩尔分率。

解:εa=(3-1)/1=2

反应开始时:y c4h10=1 pa=yap

x=0.5y c4h10=1/4 pa=(1/4)p

y c2h4=1/4 pa=(2/4)p

y h2=1/4pa=(1/4)p

5、均相反应动力学的建立。

5.1 微分法。

5.2 积分法(试差法)

微分法(**法)

微分法(最小二乘法)

积分法(试差法)

例:第三节理想反应器的设计。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1、 间歇反应器。

反应时间的确定:

间歇反应器的容积计算:

ta 停驻时间,tr反应时间,每小时处理物料体积为v0

有效体积:设计实际体积:

间歇釜设计方程图示。

间歇釜设计方程图示。

2 、平推流反应器。

恒容时:平推流反应器的**计算示意图。

3、理想混合反应器。

理想混合反应器**计算示意图。

4、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

4.1 代数法。

4.2 **法。

以两只不等容的理想混合反应器串联操作为例:

对于第一级反应器。

对于第二级反应器。

反应所需的总平均停留时间为

不同大小二个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组合情况。

根据“最大矩形法”可以确定xa1。

两个大小不等的理想混合反应器等温串联操作时,对一级反应采用等体积最好;反应级数n>1时,小反应器宜在前;反应级数n<1时,大反应器应在前。

若几只理想混合反应器串联操作,可参照上述方法确定最佳中间转化率。生产中考虑到制造和维修方便,常采用等体积理想混合反应器串联操作。

5、反应器的型式和操作方法的评比与选择。

选择标准:a、到达给定生产能力所需反应器的体积要小。

b、用等量的原料得到的目的产物要多。

5.1 单一反应。

容积效率 :指同一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产量和转化率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与理想反应器所需的总体积比,即。

5.2 复合反应。

5.21 平行反应。

5.22 连串反应。

5.23 连串-平行反应。

5.21 平行反应。

主、副反应的速率方程。

间歇操作。连续流动操作。

5.22 连串反应。

5.23 连串–平行反应。

结论。a、对于单一反应,除零级反应,为达到相同转化率下的生。

产能力,平推反应器所需的反应器体积比理想混合反应。

器小。b、复杂反应中,对于平行反应,主要控制反应器内物料的

浓度,高浓度有利于反应级数高的反应;连串反应,应。

控制反应器内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连串-平行反应可采。

用不同的加料方式来控制产物的分布。

c、温度对复杂反应的产物分布也有重大影响。平行反应,升温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对于连串反应,若生产目。

的产物反应的活化能高于其他副反应,宜采用高温,反。

之亦然。第四节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是指当反应过程的放热或除热速率发生变化时,过程的温度等因素将产生一系列的波动,当外扰消除后,过程能回复到原来的操作状态,则反应器具有热稳定性,或具有自衡能力,否则为热不稳定,或无自衡能力。

1、热稳定性原理。

反应器具有稳定性必需满足两个条件:

稳态条件:稳定条件:

2、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

1、改变v0和a

3、t与tw间的最大温差。

第五节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1、停留时间分布的表示方法。

a、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

系统出口流体中,已在系统中停留时间为t到t+dt

间的微元所占的分率为e(t)dt.

e(t)因次:[时间-1]

b、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

系统出口流体中,已在系统中停留时间小于t(或介于0~t间)的微元所占的分率等于f(t)

2、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实验方法概述:

阶跃示踪法。

脉冲示踪法。

3、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

a、数学期望。

b、方差。用来描述停留时间分别的离散程度。

若以对比时间为自变量。

无因次方差:

第六节流动模型。

1、理想流动模型。

a、平推流模型。

b、理想混合流模型。

2、非理想流动模型。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b、带死角和短路的理想混合模型。

c、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应用。

1、理想流动模型。

a、平推流模型。

b、理想混合流模型(阶跃示踪)

对示踪剂在dt时间内作物料衡算:

流入量=流出量=+累积量。

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e(t)和f(t)图。

非理想流动现象。

2、非理想流动模型。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假设:①每级为理想混合。

②级际无返混。

③每一级体积相等。

采用阶跃示踪法。

b、带死角和短路的理想混合模型。

c、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应用。

平推流及偏离平推流e(t)曲线。

第七节停留时间分布与化学反应。

1、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状态。

2、微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b、扩散模型。

3、宏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1、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合状态。

宏观混合:微观尺度上的均匀化称为宏观混合。

微观混合:以分子尺度混合的状态称为微观混合。

2、微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a、多级理想混合模型。

例2-12:

某管式反应器的直径为0.0285m,长度为3.74m,流体。

的流速w为0.36m/s,按脉冲示踪法测得如下数据。

如在反应器内进行一级反应,k=0.41min-1,若此反。

应器能以多级理想混合模型来描述,试计算反应器。

出口处未转化部分的分率。

3、宏观混合反应器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本章学习重点 1 如何根据反应的特点与反应器的性能特征来正确选择反应器的形式与操作方式。2 造成非理想流动的原因及其测定描述,非理想流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第一节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第二节均相反应动力学。第三节理想反应器的设计。第四节理想混合反应器的热稳定性。第五节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第...

第二章基础工程

第二章浅基础与桩基础模拟考试题。一 填空。1 浅基础是指基础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宽度或小于 深的基础工程。2 钢筋混凝土基础适用于上部需要较大面积尺寸的情况。3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常用的有空心管桩。4 打入桩的施工程序包括等。5 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包括及混凝土搅拌及灌注三个工序过程的质量检查。6 三七灰...

基础工程第二章

基础设计的要求。基础须确保地基土不致发生剪切破坏 符合承载力要求。基础须确保不致于产生过大的沉陷量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符合沉陷量要求。基础设计与方案选用必要的资料。地质资料 土层分布 地下水 不良地质条件 特殊土。上部结构资料 重要性 体型复杂性 结构类型 适应变形的能力及调解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