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部分。
一 、有关物理量。
二、力学部分概念、定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 2、参照物:
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事先选择的作为标准的物体。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5、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6、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7、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8、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9、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0、力的合成:求两个或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1、平衡力: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它所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12、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13、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4、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16、 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17、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18、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19、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拖力。
20、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21、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f浮=g排=ρ液**排23、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被大小不变地向各方向传递。
2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27、热运动:物体内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28、扩散现象:分子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
三、力学有关性质、特点。
1、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通常我们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参照物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一“看”,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量程、分度值和0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5、一些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少算多法)(2)平移法(3)测少算多法(4)化曲为直法(5)滚轮法等。 测量值与物体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误差可以减少但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6、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交通运输中常用 km/h 做速度的单位,二者的关系是1m/s= 3.6km/h。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值,不随路程、时间变化,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判断其是否在任何时间、路程、任何时刻、位置的速度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通过的路程,结论:在运动时间相同时,路程越远的物体运动越快。
2)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结论:在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比较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9、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物体上是(是与平衡力间的本质区别)。
10、力的作用效果: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⑵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它们不一定接触)。
1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⑴、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二力之和(f=f1+f2),合力方向与二力相同;⑵、方向相反时:
合力等于二力之差(f=f1-f2),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13、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要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g/m=9.8n/kg)。
1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①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7、“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的物体的一种理想的运动状态——不受任何外力时;这个定律的得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而得出的。
18、运动和力的关系:①、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③、受非平衡力时:做变速运动(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
19、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同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在同一条直线上。如:
a、静止在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重力与支持力;b、被压在墙上静止的物体:重力与墙对物体的摩擦力;c、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重力与支持力; 牵引力与摩擦力。
20、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并指向受力物体的受力表面;只有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2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
2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而变化。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23、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没入深度无关。(f浮=ρ液**排。
24、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p=f/s)
25、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和它们都成正比(p=ρ液gh)——也适用于柱形固体。
26、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升高。
26、液压机特点: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小活塞横截面积的几倍,大活塞上受到的力就是小活塞上的几倍(s2/s1=f2/f1)。
27、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⑵、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8、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29、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大说明做功多,但不能表明做功快,它和功率成正比,和做功时间成正比(w=pt)。
30、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和做功快慢(功率)和省力情况均无关。
31、机械效率的单位是“1”,其值总小于“1”。因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w有﹤w总)。
3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3、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4、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35、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由l1/l2=f2/f1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36、定滑轮的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其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第十三章 一 弹力。1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量程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二 重力 符号 g 1.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2.重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巩固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 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2.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 a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隙。...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强化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强化 个别辅导练习。一 填充。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推导公式是和。2 串联电路的特点 1 电流关系。2 电压关系。3 电阻关系。4 分压关系。3 并联电路的特点 1 电流关系。2 电压关系。3 电阻关系。4 分流关系。4 导体电阻5 当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 当导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