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球被抛出后继续向前飞行。
b.司机在开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小明竖直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2.图2所述的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8.关于图4四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烤火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划着火柴,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丙图中:手凉时可双手相互摩擦,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
d.丁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10.如图6所示的四个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逐渐增大的是:
5.图4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11.图7中的定滑轮重0.5n,物体a重6n。在2s的时间内,拉力f的作用点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1.
2m ,这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是0.36j。不计滑轮轴摩擦和绳重,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动滑轮和托板总重为0.3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78%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8w
d.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为1.1n
1.国际单位中压强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 c.帕斯卡d.牛顿。
3.图1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在图4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10.汽车沿斜坡匀速上坡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电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d.在炉子上烧开水。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是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d.电流的方向,总是与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一致。
7.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重力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kg
b.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大约在450n左右。
c.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d.一个大西瓜的质量约为500g
8. 下列各个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有
a、推出去的铅球下落过程中。
b、车沿斜面向上匀速行驶过程中。
c、斜向上抛出的小石子在上升过程中。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提重物,同时人也受到重物对人的拉力。
b. 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9.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50cm b.篮球的直径约为3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一块水果糖的质量约为0.3kg
7.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你使用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cm b. 教学楼每一层的高度大约是20m
c.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
7 如图3所示,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8.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向上翻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小于伞下方的压强。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等于伞下方的压强。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铜》铁》铝)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a.甲杯 b.乙杯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9.如图3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p丙
b.p甲c.p甲=p乙d.p甲8.将一金属块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弹簧测力计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李明同学阅读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后,得出了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保持不变。
c.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铅块的体积。
d.通常情况下,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一定相。
12.用密度为ρ的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可悬浮在水中,如图6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线相连,放在水里静止后,盒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对球的拉力是2n,如图6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ρ:水=3:1
b.金属盒的体积为6×10-4m3
c.金属球的质量为0.4kg
d.金属盒空心部分体积是5×10-4m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受到的压力大时,压强不一定大
c.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身体的惯性。
d.一对相互作用力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14.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c.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14.小明根据表。
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表一: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表二: 几种常见物质在1.01×105pa大气压下的熔点(凝固点)
a.固体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其熔点一定越高。
b.在1.01×105pa大气压下,20℃时水银是液态的。
c.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5.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子用力竖直向上提木箱,但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未动,如图7所示,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始终是不变的。
b.小明向下拉绳子的力越大,小明所受地面的支持力越小。
c.小明向下拉绳子的力变化时,木箱受力不再平衡。
d.木箱所受向上的拉力变化时,拉力和木箱所受支持力的合力是不变的。
11.如图5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 g乙与n2大小相等。
c. 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14. 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15. 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质量为m的均匀木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当用竖直向下恒定的压力f使木球恰好全部没入水中时,水没有溢出,木球没有接触容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木球逐渐进入水的过程中,所受合力保持不变。
b. 在木球逐渐进入水的过程中,所受合力逐渐变小。
c. 木球全部进入水中后与漂浮在水面时相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mg
d. 撤销压力f后木球在上浮过程中,所受的合力逐渐变大。
13.下列估计符合事实的是。
a.一支普通钢笔的质量约为2kg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d.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1m
1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减小b.机械能保持不变。
c.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初三物理力学
变大,不变。和 均不变。不变,变小。和 均变小。9.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质量之比为4 3,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之比为。a.3 4b.4 3c.1 1d.4 5 10 水平桌面上的甲 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分别装入等高的煤油,如右图所示,则煤油对容器底部压...
初三物理力学压强电学练习
初三物理复习。1.正方体的边长为8cm 放在一个面积为100cm2的水平面上,正方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为6.125 103pa,求 正方体的密度。2.求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秤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 1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 kg 2 金属球的...
初三物理基础练习卷
08年初三物理基础练习卷 一 一 填空题。1 普通手电筒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手电筒的电源电压为 伏。家用空调使用时所需要的电压为 伏。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2 为了加热牛奶,人们常将一袋未开封的牛奶放入一大杯开水中,过一会,牛奶的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选填 减小 不变 或 增大 牛奶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