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20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漩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 b.140多亿千米 c.140多亿光年 d.140多亿年。
2.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是除物质之外的所有空间 b.宇宙是无边无际空间的总称。
c.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 d.宇宙有不同形态且处于运动之中。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球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的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②③
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主要是由于( )
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太阳系基本不运动。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6.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7.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是颗行星。
c.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8~10题。
8.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9.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甲与乙 b.丙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
10.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023年5月4日消息近日外国科学家在太阳系附近新发现了两颗迄今发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系外行星——开普勒bze和开普勒bzf,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
据此完成11~12题。
11.这两颗行星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 )
a.彗星 b.卫星 c.恒星 d.银河系。
12.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为( )
a.该行星体积与地球相当 b.该行星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在该行星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每年都会准时赴约。2023年1月5日象限仪流星雨极大,但由于遭遇满月月光的整夜影响,几乎所有的流星都被淹没。据此完成13~14题。
13.流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a.流星体本身发光发热b.流星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c.流星体同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 d.流星体实质上是小的恒星。
14.如果有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则( )
a.该残体为自然天体 b.该残体为陨星 c.该残体为人造天体 d.该残体为流星体。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6.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
a.有液态水 b.自身能发光 c.不断运动 d.具有生命。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17~18题。
17.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18.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 )
a.②⑦b.③⑥c.③⑤d.④⑤
20.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表面为非固态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21.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早晨的金星称为“启明星”,黄昏的金星则称为“长庚星”。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直升直落 d.不见太阳。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22~24题。
22.关于图中各行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大。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①为金星,②为火星。
23.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和火山活动。
24.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25.凌日是指内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
二、综合题。
26.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b表示___d表示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向___呈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性和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缩小。
27.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0~2023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国际空间站。
1)“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后,属于( )
a.天体系统 b.天体。
c.地球的一部分 d.河外星系。
2)以下事物中,与材料二图中国际空间站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太空中的人造卫星 b.“天宫一号”中的科学家不小心丢在太空中的牙刷。
c.飞行中的航天飞机 d.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
3)为解决地球上日益恶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们曾提出移民月球的幻想,要想把幻想变成现实,你认为应重点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参***(2019.1.31)
1、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依据三个方面作出判断:①人类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的半径约为200亿光年;②漩涡星系属于河外星系,距离地球十分遥远;③天体之间距离的表示方法,如果在太阳系内一般以千米或天文单位为单位,如果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到太阳系内各天体的距离,通常以光年为单位,同时注意光年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2.答案:d
解析: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一般人们用宇宙表达空间和时间的内涵。宇宙是物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答案:d
解析: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
4.答案:b
解析:昼夜更替周期不长不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太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多,温度不会太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会太低。
5.答案:a
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主要有以下原因: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6.答案:b
解析: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7.答案:a
解析: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
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9.答案:a
解析: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共4级。
11.答案:c
解析:根据“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可知,该行星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恒星。
12.答案:c
解析:根据“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最像地球的宜居系外行星”可知,最主要依据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13.答案:c
解析:本身发光发热的为恒星和大量恒星组成的星云。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14答案:b
解析: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已成为地球天体的一部分。
1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地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
16.答案:c
解析:图中天体地球上具有生命,太阳质量巨大,自身能发光,二者都在不断运动。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分析,随着恒星质量的不断增大,“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与恒星距离的远近主要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高低。因此“生命宜居带”内温度条件适宜生命生存。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结合“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距离变化的规律可知,位于该带范围内的行星应该是木星。
高一地理假期作业
一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a 由南向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北向南 d 由东北向西南。2 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a 2019 年 2 月 b 2019 ...
高一地理假期作业
高一年级地理假期作业。下面的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 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1 2题。1.乙图中 a 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 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 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 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
高一地理假期作业
高一年级地理假期作业。一 选择题。地壳中的矿物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 2题。1.被称为 记录地球历史 书页 和 文字 的岩石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2.下列岩石中,其 前身 是页岩的是 a.石英岩 b.板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