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6-14 14:34:28 阅读 8770

编制大纲。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二一八年十月。

一、防汛抗旱形势与问题。

水旱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左右。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有效应对了频繁发生的台风和山洪灾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我国水旱灾害防治成效十分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面临的防汛抗旱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是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尚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部分大江大河和重要支流的控制性工程仍不足,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中小河流尚未全面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滞后、启用难度大。

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存在不足,不少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尚不高,目前仍有5800万农村人口的供水水量或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建设标准偏低、安全隐患大,安全度汛风险高,部分水库、水闸、淤地坝病险问题较为突出。三是水旱灾害防治监管薄弱、社会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监管缺乏刚性手段、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河湖存在被严重占用的问题,行蓄洪能力大幅衰减,河湖调蓄和生态功能减弱。四是水旱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总体不高。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尚不完善,突发性、极端性暴雨洪水的预报时效性不强。

山洪灾害依然存在监测预警盲区。江河防洪调度系统还不完善,洪水调度风险调控能力有待加强。防汛抗旱预案体系与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防灾减灾救灾成效巨大。2023年10月10日,**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总书记指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供有力保障。为贯彻落实***、***的重大决策部署,系统完善我国江河流域防汛抗旱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亟需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编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统一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特编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贯彻**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补齐防汛抗旱短板为重点,以提质升级和标准提升为核心,以消除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为关键,以强化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为保障,全面完善我国水旱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应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协调处理人水关系,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补齐防汛抗旱短板,全力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系统扰动,实现人、水、自然和谐共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将常态减灾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消除防汛抗旱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努力从源头降低水旱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根据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保障总体要求,针对不同区域水旱灾害风险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布置防洪排涝和抗旱供水工程。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社会协同,统筹考虑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处理好治理与保护、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等关系,建立健全安全可靠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监管有力。根据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努力提升防汛抗旱科学水平。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全方位提升防汛抗旱监管的水平和质量。

完善有关制度措施,强化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加强工程运行监管,加大水旱灾害防治追责问责力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遵章办事,按律而行,保障水旱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努力营造**积极主导、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

三)总体目标。

通过系统梳理流域区域防汛抗旱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确定流域区域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总体布局,研究确定近三年和到2023年的各类措施、投资需求和实施安排。

到2023年,大江大河干流**及以上堤防全面达标,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的河势基本得到控制,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建成并发挥防洪效益,蓄滞洪区基本建成较完备的防洪工程和可靠的安全设施,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建成完善的防洪体系,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完成重点和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进一步增强其他防洪任务重的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全面完成现有大中型病险水库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大中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

重点涝区的排水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治涝体系。重点海堤达到国家规范设定的标准,显著提高风暴潮威胁严重的重要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域的防潮安全程度。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得到巩固提升。

逐步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体系,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能力,新增总供水能力350亿m,乡镇居民生活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30~40升/人·日,受旱县农民基本口粮田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20~30m3/亩,建制城市和单一供水水源的县级行政区所在城镇基本完成备用水源建设。

近三年,大江大河干流一级二级堤防全面达标,大江大河重要河段河势基本得到控制,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完成启用几率较高、防洪作用较大的蓄滞洪区的工程建设和安全建设任务,重点河段已得到治理的中小河流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系统完善中小河流防洪排涝体系,整体提高中小河流全河的防洪排涝水平。全面完成重点防洪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加快推进重要防洪城市达标建设。基本完成现有大型、重点中型及失事威胁较大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现有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闸,现有骨干和重点中型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任务。

明显提升重点涝区排涝能力、重点海堤防潮能力。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新增总供水能力150亿m,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受旱县乡镇居民生活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30~40升/人·日,严重和主要受旱县农民基本口粮田抗旱供水标准基本达到20~30m3/亩,建制城市基本完成备用水源建设。

四)主要任务。

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补短板”。根据流域区域防汛抗旱的目标要求,针对防汛抗旱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重点涝区排涝、城市防洪排涝整治、抗旱供水能力等方面的补短板建设,提升流域区域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二是“提标准”。根据大江大河、中小河流以及区域和城市的防洪体系建设要求,针对防洪工程体系各关键环节,合理提升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设施的建设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需求,从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和保障干旱期人畜饮水安全和减少旱灾损失的要求出发,合理安排水源建设,提升抗旱供水能力。

三是“消隐患”。根据保障江河防洪安全、完善江河防洪体系的要求,从消除病险问题、安全隐患的角度出发,开展病险水库、病险水闸和病险淤地坝等的除险加固。从消除供水水质不达标的隐患和破解城市水源单一的问题出发,开辟抗旱应急供水水源和城市备用水源。

四是“强监管”。根据水旱灾害防治监管的要求,加强行蓄洪空间的管控、工程运行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社会化管理。从提升防汛抗旱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增强水旱灾害监测站网建设、预警预报平台建设、预案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五)总体布局。

按照防洪和抗旱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排涝抗旱与资源利用及生态绿色有机统一的思路,建立健全高效科学的水旱灾害防治体系,研究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的总体布局。工程布局时,强调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流域水系水情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统筹协调防洪、排涝、供水、抗旱、生态保护与修复,突出综合施策,实现最大效益。

防洪排涝布局要根据流域、区域特点,统筹安排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城市防洪排涝与涝区排涝,蓄泄兼筹洪涝兼治,注意各类防洪排涝标准相协调,防治结合,统筹各类措施,提高整体效益。抗旱供水布局要根据流域、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已有供用水工程基础,统筹安排抗旱引调提水工程、小型水库工程与机井工程等,注意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化有机统一。

防汛抗旱实施方案A

方案预案 姓名。单位。日期 年 月 日。防汛抗旱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 省 市 县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 平安 美好,确保我镇各项社会事业健康 稳步 协调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

防汛抗旱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 省 市 县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 平安 美好,确保我镇各项社会事业健康 稳步 协调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立足于防大汛 抗大旱 救大灾,...

防汛抗旱实施方案

关于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公司各部门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公司安全防范和集体财产等不受损失,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 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为提高公司防汛抗旱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公司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