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学考研大纲

发布 2022-06-10 19:15:28 阅读 4148

2023年全国考研教育学考试大纲全面解析。

第一篇综述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23年教育学大纲》或新大纲)已发布,海文专业课教育学教研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分析解读,针对新大纲的考试重点和内容变化给出了复习建议,并对2023年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进行了**。

一、宏观分析考试特点,新大纲特点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试卷满分是300分,其中必答题为270分,必选题为30分。考试时间是180分钟。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它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023年教育学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结构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等方面与09年大纲完全一致,总的来说,新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体现出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实践能力、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气息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学专业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查目标的表述上,大纲明确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查表明,在硕士研究生考试过程中,绝大多数题目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一点在前三年的考试真题中已经有明显的体现了,这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把基本知识牢固掌握,为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考查实践能力。通过对新大纲的分析,我们发现,新大纲要求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大对考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考查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考生能否熟练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现出考生是否有在未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术潜质,这是考试时考查的重要内容。

联系现实生活。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侧重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考生需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生活中与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评价和**。《2023年教育学大纲》十分重视考生能否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实际教育问题。

体现时代气息。新大纲紧密结合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我国的教育领域**现的各种具体教育现象,考查考生的教育敏感性、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的考试必然会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紧密相连,考生应对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有所了解,比如教育与国家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国际教育、终身学习等。

二、《2023年教育学大纲》变化分析

新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与09年教育学考研大纲没有任何变化。

下面分科目列出新大纲的变化情况:

教育学原理:

该部分新大纲与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中外教育史:

该部分新大纲与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心理学:

该部分新大纲与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研究方法:

该部分新大纲与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三、考试**及复习建议

2023年教育学考研,按照新大纲的要求,会侧重考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

近三年的教育学统考一直贯彻着考查基础知识的理念,每年的真题中都会有大量题目是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还是一样的,2023年的教育学考研真题也会有一半以上的题目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同学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的都可能是考查的内容。

统考题型已经有3年真题了,3年真题中还未涵盖的大纲内容是同学们复习应当提起重视的,随着统考考试的成熟,考试的难度较前两年有所增加,考查的灵活性也加强了,今年的教育学考试真题仍然会有相当的灵活性。

与当前教育现实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国家教育政策,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点是教育学考试的重点所在。

总的说来,今年的考试将是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基础知识。对正在紧张复习的同学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以基本教材为主,要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先把教育学考研经典复习教材复习2-3遍,从整体上对教育学的4门考试内容有一个认识,然后再针对大纲重点复习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不要抛开教材而只看大纲,否则知识系统性不强,没有一门学科的整体感,理解某些问题时会有困难。

仔细研读大纲和真题。《2023年教育学大纲》是教育学考试的依据,它涵盖了考试范围、题型示例、往年真题等重要内容。考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新大纲吃透。

尽管新大纲与09年大纲没有变化,同学们还是要认真研究大纲和近三年的统考真题。对考试题型、出题风格、考查重点有所把握。

调整复习顺序,合理安排各科复习时间。考生在复习专业课时要分清主次,合理调整复习时间,要注意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学原理的内容分别占100分左右,所以对这两门课程要高度重视,而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总共100分左右,但是教育心理学相对抽象难理解,所以需要考生根据实际进行安排,比如可以先从中国教育史入手,内容相对熟悉而又不容易感觉枯燥,然后进行外国教育史的复习,而后是教育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很多同学调整了复习顺序就会感觉到顺利许多了。另外,英语和政治的复习也不能松懈,考研是全面考查,不能存在任何一科的明显缺陷。

关注学科间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教育学考试四门学科之间有很多的交叉点,他们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在复习中要关注这些联系,做到互相照应,例如在复习教育史的时候可以运用教育学原理的分类把教育史的知识分为思想史、制度史、改革史等。各学科的综合联系、融会贯通是教育学统考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关注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关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国家政策关注的问题,尝试着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问题,拓宽视野和思路,考查的问题和实际联系密切,就是考查同学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做足够量的练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必经之路。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需要做各种习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在考试中客观题占140分左右,主观题占160分左右,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答题思路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练习主观题的时候,同学们要先尽可能全面的论述出有关知识,独立完成题目的论述,然后再对照答案,核查疏漏之处和大体测重点是否一致。同时,要注意不要轻易迷信答案,真题的标准答案都比较简洁,而各种辅导资料良莠不齐,同学们注意分辨。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ⅰ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75分

.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2023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2023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2023年的学制;2023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2019考研 教育学考研大纲

2017年教育学考研相对于2016年没有发生变化,2018年考研可以依据往年的大纲要求来进行参考,提前做好准备,切勿到。八 九月份大纲下来后在做复习规划,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经了解至2011年以来教育学考研大纲在题型 分值分布 考试范围一直保持不变,教育学考研考试的科目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

2019教育学考研大纲

2012年考研的qq群 搜集非常全考研同学根据需要加入,方便大家交流经验,共同的梦想,踏踏实实的备考。为壮大我们的队伍,欢迎大家 宣传。广告者勿入,相信群主会必踢!北京大学 134887205 134887672 134887868 134888046 中国人民大学 134888675 134888...

教育学考研大纲

2011教育学考研大纲完整版。时间 2011 04 22 18 22 08 勤思教育网作者 勤思教育网点击数 7382 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大纲免费资料2012辅导班。勤思教育第一时间解析2011教育学考研大纲。请2012年备考的同学在2011年8月份新大纲下来以前,以此大纲复习。考查目标。教育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