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大纲

发布 2022-06-09 04:16:28 阅读 5282

解析2023年历史学考研大纲的“变”与“不变”

2023年08月27日 17:05三人行教育。

作者:陈涛。

一、解读大纲里面的“不变”与“变”

1.不变。总的来说,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与2023年相比,没有变化,具体表现为:

(1)考查目标和考查范围不变。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仍以历史史实与线索、历史基本理论、历史史料分析、逻辑思考与文字表述能力等为主要考查目标。考查范围和知识点分布基本上都沿袭了2023年的框架,没有出现明显的知识点的增删和概念表述的改变。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不变。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没有变化,考生需要在18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满分300分的闭卷试题,而试卷题型结构仍为选择题(2×20)、名词解释(10×8)、史料分析(30×2)和简答题(30×4)四大部分。

(3)试题分值比重不变。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试题分值比重没有变化,仍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两者各约占30%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各占约20%的内容。

(4)试题难度不变。

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试题难度没有变化,与2023年相同,难度系数继续保持稳定。

2.变。尽管有着诸多“不变”,但是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后,我们仍能体会到其中“变”的意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命题规律的变化。

《2023年历史学考试大纲》附录部分有年考研历史学试题的真题及参***,这虽然为考生备考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因为往年通常只会附前一年的考题。这次附前三年的考题,实际上要求考生领悟其中的深意,即不论是选择题、名词解释,还是史料分析、简答题的命题都没有“所谓的重点”,而是“一切皆有可能”,由此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心存侥幸,猜题押宝。

(2)复习方法的变通。

正因为命题规律发生变化,突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僵化认识,即所谓重点的束缚,所以广大考生备考应该“源于大纲,又高于大纲”,注意复习方法的灵活变通。考生既要紧扣大纲,扎实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又要跳出大纲,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多阅读一些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科研**和学术著作,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这也是我们老师经常提醒大家的。

二、明确考试方向,把握考试规律。

。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相关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由于2023年考研历史学大纲与2023年相比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大纲中蕴含的重要信息。

(1)基础知识方面,复习中避免难题、偏题、怪题,以免“走火入魔”,耽误时间。

(2)基本理论方面,很重要的就是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基本史料方面,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主要是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建议看一些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史书,以提高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4)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解题技巧,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三、科学应对。

下面以中国古代史为例。

1.中国古代史试题的特点。

(1)全卷300分,中国古代史所占比重约30%,大约为90分。

(2)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只考5道,所占分值为10分,相对较为容易。但是试题涉及面很广、考查很细,而有些考生复习中有“盲点”,因此势必会丢分。建议考生至少有一次地毯上复习。

(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考2-3道,所占分值为20-30分,相对较为容易。但是需要考生能够清楚明白地解答。注意解答要点。

或许有些考生复习中有“盲点”,因此可能根本不会。建议考生总结出答题要点,自己组织语言,解答问题。

(4)通过研究大纲,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史试题的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往往侧重考查“制度史”。因此,考生应该认真分析大纲,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前做好准备。

(5)大纲中有些条目本身就是简答题或名词解释,所占分值很大,要引起高度重视。对这类条目要事先总结、认真复习。

2.应考方略。

(1)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

(2)把握各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历史发展趋势。

(3)有层次、有条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问题。

(4)需要考生尤其是报考中国古代史的考生应该熟悉本专业、本方向的知名学者及其代表著作;了解重大学术研究课题及重要研究资料;阅读部分学术论著,为初试和复试做好准备。

大纲不变,考试却有变化的空间,把握大纲,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成功始于当下,预祝各位同学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部分参考书目及**。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多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2023年再版)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多卷本),人民出版社,2023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人民出版社,2023年。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23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杨树森等:《辽宋夏金元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23年。

周良霄等:《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南炳文等:《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河北教育出版社。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河北教育出版社。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历史学考研大纲

2 中国近现代史。2010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与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相比没有做修改。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有15个大的知识点,相比古代史而言,内容多,但所占分值少,主要的出题点集中在1840年到1919年之间,2007年考了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度,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2008年是少年中...

历史学考研大纲2019考研大纲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已经发布。以下简称 2010年历史学考试大纲 为了让广大考生对2010年的历史考试大纲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分析解读,并对2010年的历史学专业考试进行了 一 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及心考试大纲的特点。...

2023年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0年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 点面结合式复习。2009年08月25日 17 56跨考教育。通过深入分析2010年历史学专业大纲,对比2009年,二者无任何变化!对于新的2010,大家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复习,跨考网为您精辟阐述!1.点 线 面 体 式的复习 点 就是指所有的考点,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