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大纲,及其解析是考生需要准备的。
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与解题指南》同济大学出版社、陈文灯《复习指南》、李永乐的《线性代数》、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等等。数学可供选择的参考书很多。
考研数学包括高数、线代、概率3大部分。命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考生在备考中只有抓住其出题规律,才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设立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可以帮**生迅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为今后数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在研究生考试过程中先人一步,胜人一筹。
一般来说数学的复习也可以分为3或4个阶段。以比较常用的4阶段法为例,这里给出一个复习计划的示例。
第一阶段(3-7月份)。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主要目标是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总体复习策略应该以本为本,对大纲和3本参考书进行仔细学习。在这个阶段,应以看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做课本上的基本习题为主。要求是了解考研数学的基本大纲和基本目录,熟悉所有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了解重要定理的来龙去脉,会做关键的重要题型。
要求能够自己绘制出考研数学脉络图,能够整理出整体的知识框架图。
第二阶段(8-9月份)。这是能力提高阶段。主要目标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这个阶段需要大量做题,而且一定要把答案蒙住,踏踏实实自己做,一题题自己动笔算。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计算能力很重要。这个阶段做题的关键不在于速度,也不在于分数,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有的考生做对了就很欣喜,做错了就很沮丧,却忽视了对于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这个是大忌!这个阶段可以用的参考书很多,比如李永乐的相关书籍和其他好的题库。
第三阶段(10-11月份)。这是真题阶段--从做习题过渡到做真题。最近10年真题必须要反复琢磨。
要摸清历年出题的发展脉络,同时强化上阶段所学内容,重点练习错题、难题。这个阶段一定要及时作总结、整理错题。在不断练习真题的过程中,更要训练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可以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现含糊不清,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如果精力允许,再做15~20套模拟题。
第四阶段(11月到次年考试前)。冲刺阶段。查漏补缺,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保持做题的状态。同时做好应试的心理准备。这个阶段可以采用的参考书,有《数学最后冲刺超越135分》等。
但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是你之前整理的错题!!
关于教材、真题和练习模拟题的选用和取舍问题。考研的题目设置难易适度,太简单或太难都不能考查出考生的真正水平,所以考研题目多是建立在基础题之上的综合性题目。考生要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吃透教材。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就无从谈起。但吃透教材并不是要考生天天抱着课本看,而是以书中内容为根本,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对考研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总结。
另一方面,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重视真题和模拟题。在经过大量真题训练后,考生会发现很多考试题目的知识点是相同的,只是考查方式不同。有的属于题型变化,有的是表述不同,如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方程组分别出现在两年的考研试题中。
市面上许多真题解析的参考书都是按照知识点分类的,考生要认真对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程序做归类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考生在做题时,也最好以历年真题为主。提高数学的复习效率,要注意三点,一是讲效率,不和别人比速度;二是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大纲中的概念和定理,切忌一知半解;三是不要一味做题,却不注意及时归纳总结。
及时总结可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教材是最基础的必须要看,如果你从现在刚开始复习的话是有些晚了。教材细看,然后后面的题选做,把类型题掌握好了就可以看全书了。对于考研数学 这个阶段是打实基础的阶段,以数学教材为主吧,高数是一大块,概率和线代相对简单一些。多把时间往高数上面倾斜一下吧,里面占的分数也多一些。多看教材,就像第一遍学的一样,...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三遍教材是基础。毋庸置疑,数学是考研中很重要的科目,很多人说数学史最能拉开差距的一门学科,当然前提是你得考数学。在决定了所要报考专业指挥,务必先确定是不是需要考数学 考数几?然后就是需要有一套权威的教材。其实,纵观历年考研真题,我们可以发现,考研数学并没有考什么很偏很难的东西。所以...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4 特征值 特征向量 要会求特征值 特征向量,对具体给定的数值矩阵,一般用特征方程 e a 0及 e a 0即可,抽象的由给定矩阵的特征值求其相关矩阵的特征值 的取值范围 可用定义a 同时还应注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及其应用。有关相似矩阵和相似对角化的问题,一般矩阵相似对角化的条件。实对称矩阵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