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发布 2022-05-13 00:50:28 阅读 8575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扎实抓好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根据区委、区文明办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立足我街道实际,制订××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年,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文明委、区委的工作部署,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和“春泥计划”实施为龙头,深入开展道德主题实践和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努力培育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工作目标。

围绕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工作成效显著、精神状态良好、科教文体发展、单位秩序井然、环境整治优美六条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以新的业绩争创市、区级文明单位目标。

三、工作任务。

××年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是:紧紧围绕“三个紧密结合、四项重点任务、五项具体措施”的工作思路开展各项工作。

三个紧密结合:一是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市、区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精神,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理论水平,凝聚民心,振奋精神,为街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紧密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基层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自身的实际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采取大家谈、大家唱、大家乐的形式,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三是紧密结合街道重点项目推进,教育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围绕“建党××周年”主题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广泛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增强村民建美好家园、做文明村民的自觉意识。

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责任机制,抓检查、抓落实、抓考核,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科学分解,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二是充分发挥各种新闻**、教育载体的宣传作用,进一步发挥街道优势,主动及时地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结果及街道从中所作的努力向村民进行宣传,三是抓特色创新活动的开展。

依托文艺作品、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等有效载体开展特色文化、特色教育活动;四是作好协调、指导、督促、考核、评比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各片、办之间要加强协调、及时沟通,把街道考核主办单位的考核、上级部门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检查,考核、评比制度。

五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制度”、“街道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工作制度”;二是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围绕“建党××周年”主题,开展卫生知识竞赛和书画、摄影展览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基层党建阵地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活动;四是进一步将村(居)文化建设与科普文明宣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特色文化村”创建和“文明村组”评选活动;五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节目、报道上省、市区电视台和报刊,提高浮石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

四、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广泛发动、全面参与,努力使浮石街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范文二) 保证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全区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推动农业繁荣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创新、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相关单位、街镇应当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持之以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

现就我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区作为××主城核心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证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全区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推动农业繁荣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创新、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区认真贯彻市委、市**决策部署,近年来。围绕全区××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建设,认真落实“民生双十条”大力实施“九字惠民工程”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巩固中加强、创新中深化,农村社会风气和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力的思想保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组织形式、人口构成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提供了有利条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是一些区域和部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导致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部署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出现。因此,全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严格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将建成城乡统筹的文化强区。

二、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农民,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把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和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年,实现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健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大幅提升,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区,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和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

三、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农民多办实事好事,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始终坚持统筹城乡、联动发展,立足实际、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两张皮”切忌形式主义、劳民伤财。

四、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窗口、典范”建设。坚持大众化、通俗化,广泛宣传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农民思想实际,开展理论宣讲、巡回报告,组织编写出版理论读物,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建立健全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制度、阵地和队伍,切实加强经常性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强农惠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坚持面向基层、农村,各镇应培育“唱读讲传”活动基地,每年培育1个以上经典诵读节目、编写10个以上本土故事、开展2场以上讲故事活动专场,各村(社区)均建立红歌传唱队,农家书屋配备《读点经典》丛书,培育10名以上故事员,健全传箴言平台和激励机制,广泛深入地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的群众性活动,提振农民“精气神”引领农村文化新时尚。坚持抓基本、强基础,扎实推进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活动,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纳入节日走访慰问对象,用民间**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坚持建阵地、强队伍,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义工岗、留守儿童之家等平台,选好配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人员队伍,深化“五心四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突重点、破难点,狠抓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务公开质量,彻底治理“难点村”保障广大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鼓励和引导农民充分参与民主管理。

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完善村镇交通、通讯、供给、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商业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按照“设施城镇化、管理社区化、建设特色化、发展错位化”原则。明晰城镇发展载体脉络。加快农村**路网建设,修建和改造农村便民桥、便民路,形成骨架公路、村道公路、通户便道连接贯通的农村道路网,新建一批农村公交客运站、首末站和停车港,实现村村通公交客运。

大力推进农村“电力增容、燃气进村、饮水入户”三大工程,加快清洁能源、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管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垃圾站、污水管网、市政照明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十大农民新村建设,积极引导各镇集中建设“风貌统。

一、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经济适用”巴渝新居;通过“主体排危、风貌改造、环境整治”并举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及时全面消除危旧农房安全隐患,全方位创新村容村貌,切实改善农村居住品质。建设一批农村社区公园和文化广场,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组建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的对口帮扶团”对发展滞后的村镇和贫困群众实行帮扶,推动农村家庭普遍拥有“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手机、电脑”等“七大件”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支撑,以花木、水果、观赏鱼、蔬菜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都市乡村旅游,实现城市需求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努力打造“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先行区”xx年,构筑起以城市农业、景观农业、旅游农业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支撑体系。

六、提供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街、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街镇中心区域、各经济板块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优势互补、主题鲜明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阵地,继续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

完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妇女之家以及板报橱窗、文化墙、村务公开栏、村史陈列室、公益性上网场所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年,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和各街镇文化中心(站)建成规范电子阅览室100个,农村100人以上的村民聚居区修建50个“家家乐”健身娱乐广场、50个农村社区“小游园”实现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区实现“一刻钟文化”使农民出户15分钟内便能享受公共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达到每百万人拥有17个以上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标准。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XX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篇一 以 思想为行动指南,在白水湖街道领导下 立足社区,充分发动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小区的建立活动,实现以思想道...

XX年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民服务,强化城市管理,完善社区功能,以建设居民自治 管理有序 服务完善 治安良好 环境优美 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创新内容 创新形式 创新手段,不断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现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xx年精神文明工作计划 一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

XX年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民服务,强化城市管理,完善社区功能,以建设居民自治 管理有序 服务完善 治安良好 环境优美 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创新内容 创新形式 创新手段,不断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现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xx年精神文明工作计划 一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