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实用

发布 2022-04-22 15:29:28 阅读 179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2)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23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到2023年,打造适宜学生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孵化的实践环境,大赛参赛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孵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到2023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大赛成绩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在省内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四、工作措施。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引导师生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把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责任部门:党政工作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科研处、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长期执行。

2、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各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2023年8月。

3、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实际,建立校企一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造学、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不少于每学期4学时。加强课程改革,探索建立跨分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课程。

逐步展开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等相关课程,积极支持科技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帮助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率。

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科研处、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2023年,完成创新创业类必修课课程开发;2023年,至少开设3门创新创业类选修课;2023年,完成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等相关课程开发。

4、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

适当放宽学生修业年限,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新创业,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加强对创业休学学生的资质审核和跟踪管理。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开放课程学习、开展创新实验、参与学科竞赛与课题研究、发表**、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

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完成时间:2023年完善出台相关制度。

5、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入有利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一切有利因素。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通过引入导师制、“翻转课堂”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长期执行。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学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通过课程培训、骨干研修、创新创业教学大赛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优秀团学干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选聘一部分校外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金融投资专家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等充实到教育教学队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指导教师,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制定专兼职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规范,形成一支教学与指导、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具有较高素质和较优结构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责任部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培训鉴定学院、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2023年完成师资库建设。

二)加强资源建设与共享。

1、充实教育教学资源。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慕课、微课、易班创新创业类精品**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聘请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知名企业家进课堂,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讲座、高品位创新创业活动进课程。

责任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公共课教学部、培训鉴定学院。

完成时间:2023年实现各平台课程上线。

2、强化创新创业工作政策落实。

与地方就业创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等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落实各项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设立专门的创业政策咨询和指导中心,引导和支持学生创业。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完成时间:2023年8月。

3、加强合作交流。

与地方有关单位、企业、相关培训机构等紧密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的校内联动机制,将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发挥高校对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技术开发创新等智力支持,发挥企业实训平台、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形成校企工作合力,逐步形成学校与地方、企业的互动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机构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水平。其中,2023年上半年组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前往友邻院校进行创新创业类沟通和学习,并完成邀请创新创业指导名师至少到校开展专题讲座、项目指导,以此学校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培训鉴定学院。

完成时间:2023年全面完成各项考察交流,形成一定频次的校企合作互动。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1、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充分整合校内资源,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创业大赛、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性竞赛、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已登记注册经营的优秀创业项目,鼓励各种创投**给予扶持。

探索“学业+创业”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提倡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引导师生共创。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实训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

完成方式:长期执行。

2、以大赛为抓手提升项目孵化水平。

要全面建成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力争使每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及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校级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加强赛前辅导、严格遴选机制、加强反馈跟踪等手段锻造精品项目。

鼓励二级学院自主创办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竞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依托赛事活动,以由面及点、立体覆盖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融入整个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体系。

责任部门: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间:每年完成。

3、加强创业平台建设。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及服务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与社区、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充分整合校内场地资源,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教育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为专业群师生创新创业研究服务,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支持平台。

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方案

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xx xx赛区 暨第四届xx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方案。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办好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xx xx赛区 暨第四届xx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以下简称 大赛 赛事,现制定我...

农民创新创业典型培育工作方案

根据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x x 23号 和省 办公厅 关于扶持农民创业的若干意见 黑办发 x 28号 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内生动力为主 引导扶持为辅,立足绿色生态资源优势...

大学创新创业策划书

激情益周 活动计划。校两委学生会创新创业部。总概 创意源于生活,创业始于付出。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 创意 创业热情与动力,引导大学生的创新 创意 创业方法与途径。特举办此活动!活动主题 发现时创新,创作后实现。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xx校区。活动目的 通过举行相关活动,让学生进行 创新与创业 了解,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