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

发布 2022-03-27 13:36:28 阅读 2058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点评篇)

1、(全国卷1)

全国卷(一):摔了一跤。

图略。“看图作文”:一个小孩跌倒,周围三个人,分别代表社会、家庭和学校,异口同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以上。

*看图作文是90年代末高考重点,除05年福建高考作文偶有涉猎外,其他省市很少关注。应该说,今年全国卷出看图作文,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了个醒:平常训练作文更应该多样化,而不是大家一窝蜂地训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题作文。

但同时由于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也可能对来年的备考提供一套新的模式:大家都来看图作文。

就本题来讲,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应该还是达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有观点的目的。同时也会使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的社会、家庭在下一代的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从那些方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培育?

当然,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思考,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进行调节?

首先对漫画的观察和理解。画面中的社会、家庭、学校对小孩跌倒这一小事所表现出的夸张行为,反映的是什么。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维护过了就成为了溺爱。当今的少年儿童在面临压力和挫折的时候表现的逃避和脆弱的心理特征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突出性。考生在可以结合时事与现实来这个题目。

比如父母平时过分宠爱的各种行为。甚至可以直接拿高考时,父母接送,专车开道,来阐述这一观点,陈述利弊。同时还可以适当衍生,对社会上的各种新闻报道加以涉及,发表评论,例如行走学校殴打学员等新闻。

在选取正反面实例时要注意实例表达的确切意义,防止偏离题意。

*切入容易,出彩难。

继96年提供两幅漫画——《给六指手整形手术》和《截错了》写评论整11年出现的材料漫画作文。96年给两幅漫画,问“更喜欢哪一幅?”实际要求通过比较谈漫画特点;今年是以漫画为材料要求写不限文体作文。

作文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漫画的意义指向?

从孩子思考。

1.摔到了,应该自己爬起来。

2.正确面对挫折。

从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孩子摔倒,是十分正常的,原本不该大惊小怪,而家长、学校和社会竟异口同声地对到底地孩子发出了“出事了吧”,仿佛是孩子不该摔跤,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教育的不良心态,总以为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实不知真正的“一马平川”和“一帆风顺”也许是更可怕的事情。

还有,从孩子摔倒的原因来看,源于脚下的西瓜皮,谁撂下了这个“瓜皮”而没有捡起呢?这恐怕应该由社会负责吧。所以,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

3.教育的心态与教育态度。

4.态度决定认知。

5.为了孩子,请从自身做起。

以上几种理解,都只是从某个侧面理解,整体把握漫画的内涵,我以为应从家长、学校和社会整个教育环境和氛围、教育者的心态与教育的态度、如何认识受教育的失败和挫折的角度来提炼观点,只从一个侧面理解未必不可,但贴题不是很紧。

(王吾堂:陕西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中语会学术研究员,《作文与考试》特约顾问(陕西惟一),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科评卷中心组成员。)

2、(全国卷2)

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关于“帮助”《人生,诗意还是失意》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们很没面子。

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

材料二:华农大的学生利用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压岁钱10元全部捐献给了她。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

记者问姐姐说的什么。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己确定立意,自己确定标题。但不能脱离材料写一篇深刻蕴意的作文,不得抄袭。字数以上。

点评:作文题目我看都颇有诗意,从体裁分析,文章以叙述、议论为主,可以写**生感悟的诗篇,但从作文要求看,大都“除了诗歌,体裁不限”,使诗无法“言志”。从内容来看,考察考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彰显考生个性的题目增多。

“诗意”和“失意”的联系,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显见这是出题者考察考生对社会关切程度和对自身命运理解多少的良苦用心。

3、(北京卷)

北京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北京的《春夜细雨》出得比较好。命题者给了几点简洁的写作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春夜细雨”另拟题目,各尽其“能”。这,不仅给了考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阅卷时也不难判断考生作文水平的高下。

*诗歌的美本来是无法用表达的,就如同迦叶尊者的拈花一笑,只可意会;就如同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不可言传。可在北京卷这把屠刀之下,优美的诗句分解,就像一位美女被大卸八块摆到了饭桌上,让人难受。再有,这道题的难度似乎高的离了谱儿,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结出的果实?

的确,没有极高的智商是不大可能写好这篇文章的。但这样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题目《春夜喜雨》给人造成的误导以及与内容的驴唇不对马嘴我们暂且不论。

它体现出了一种寂寞的美感,同时它结合前世来看的话肯定有诗人本身的情怀在里面。

两句诗分了四方面,第一,可从里面看到春天美好的意境。第二能看到人的心情。我们以往出题只给出一个选择,一般来说我们以往出题的理念是给出四个选题,即使是给出四个选题,但是出题者自身已经预设了一个自己认为是最佳的选择。

这个最佳选择会给较高的分数。其他的三种你即使学的很好,但是不是出题者预设的,这样可能也不会给很高的分。我估计这次给的四个选择应该是平等对待的。

比如说一般的情况下,尤其是大都市里的人,又尤其是女生们非常容易把选择放在美好意境上,甚至可能会联想到其他同样美好的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比如说春雨怎么样,润物细无声,可能会想到相似的方面。因此有一位的作文在文中可能引用其他美好的诗句来折射咏景、咏物、咏春天。

但是来自小镇或者是农村的学生可能在这里会写到人生的邝美。

其实这两句诗里为什么说它透露了一寂寞之美,因为它透露出了一种无人喝采和淡薄的想法。虽然不曾被关注,但是也能够随遇而安。无论是鲜花还是细雨都是表现自然本色的状态,因此这里是有着一种人生的旷美。

可能的多数家庭生活优越的同学不见得能够从这两句诗里面体现到人生的邝美。他们的作文可能是一种美文。另外一些同学可能从诗人的身上和周边艰难的生活中,甚至可以从诗人的人生起落中看到一种寂寞之美。

一般按照我们的标准不把唯美倾向放在最佳的层面来评价。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假如有同学把唯美的选择做的非常到位,不是那种轻佻的美,确实是写出了那种寂寞的美感也会给高分。

这样的话这四个选择都是平等对待的。恐怕会有好的作文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春天的细雨和花的寂寞,以及它们的自然和人生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同学做出这样的作文。

所以这样的作文恐怕会受到格外的重视,这是我个人的判断。

这篇作文的写法无非就是这么几种,一种是突出美文属性的散文。还有一种是加叙加议、抒情议论。第三种情况出现的不是很多,里面恐怕也会写到人物。

他不仅仅联想到其他的古代诗人,他还会联想到什么样的人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近乎于闲话落地,近乎于细雨诗意。梁晓声谈高考作文。

点评:这道作文题,在高考中,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它要求写评**章。

首先你要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比较熟悉,还有,你必须知道学术界对这句诗的不同评说。

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学术。

另外,评论可以从内容方面写,也可以从形式及艺术方面写。内容方面,到底为什么这么兴奋,艺术方面,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能把握住这两点,文章也就自然形成了。

如果写成记叙文的话,考生可能要把握的东西就比较多了,这个题目还是有点陷阱的意味。历届高考作文题往往有些陷阱放在里边,这对考生的引导性不是很好,考生容易在审题上出错,导致整个作文的跑题。

对春夜细雨的不同评论更像是小学生日常的习作,表现考生习作能力的空间狭小。较之去年《北京的符号》的意境深远,差了许多。

4、(天津卷)

天津高考作文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点评:题目好像很通俗很粗浅。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常挂在嘴边?

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因而,可以从本人的接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又如某一句格言或座右铭之类,都很有意义。当然也可以升华到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可以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文章记叙、议论,甚至小**,都无不可。

5、(上海卷)

上海卷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

除了沿袭上海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世界大都市的前沿眼光外,还与06年上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06年上海发生了很多事情,社保**案件把上海推到风口浪阶,怎么重塑上海形象和新任领导如何尽快跨过这道坎是上至**、下至百姓都关注的问题。同时,06年**一涨再涨对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怎么以平常心对待这一牛市,也是考较普通民众的一道坎。

另外,本道题与06年《我想握住你的手》也有承接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们“必须跨过这道坎。”总之,上海每年都带给我们惊喜。

今年上海依然是命题作文。和去年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相比,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高中毕业生在他们不长的人生经历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对“人生坎坷”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因此,这道作文题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抒发,可以写得生动感人,富有情味。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题点评篇 1 全国卷1 全国卷 一 摔了一跤。图略。看图作文 一个小孩跌倒,周围三个人,分别代表社会 家庭和学校,异口同声说 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以上。看图作文是90年代末高考重点,除05年福建高考作文偶有涉猎外,其他省市很少关注。应该说,今年全国...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题点评篇 1 全国卷1 全国卷 一 摔了一跤。图略。看图作文 一个小孩跌倒,周围三个人,分别代表社会 家庭和学校,异口同声说 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以上。看图作文是90年代末高考重点,除05年福建高考作文偶有涉猎外,其他省市很少关注。应该说,今年全国...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题点评篇 1 全国卷1 全国卷 一 摔了一跤。图略。看图作文 一个小孩跌倒,周围三个人,分别代表社会 家庭和学校,异口同声说 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以上。看图作文是90年代末高考重点,除05年福建高考作文偶有涉猎外,其他省市很少关注。应该说,今年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