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说明。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四章统计指标。
第五章时间数列。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第八章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三章基本单位统计。
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
第五章能源统计。
第六章财务统计。
第七章劳动统计。
第八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法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管理。
第四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说明。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个科目。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
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为若干章节,并分别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二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涵盖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这个命题范围反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掌握考试大纲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答题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与往年相比,2023年考试试题将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应用题四种题型;《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为便于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大纲给出了各类题型的示例。
202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总结前几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经验,吸收各地有益的建议,2023年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2023年的基础上做了个别修订。修订后的大纲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其基础性、通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2023年2月。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概念、统计的三种涵义。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总体的概念(二)总体单位的概念(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二、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的概念(二)标志的概念(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四)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三、变异与变量。
一)变异(二)变量。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的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1.统计的三种涵义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总体 2.总体单位 3.指标 4.标志 5.变异 6.变量 7.总体的基本特征 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9.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1.统计的任务 2.统计的工作过程 3.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统计调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途径。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统计调查方法。
一、定期统计报表。
二、普查。三、重点调查。
四、抽样调查。
五、典型调查。
六、统计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面谈访问法(四)邮寄访问法(五)**访问法(六)互联网访问法。
二、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原始记录(二)统计台账(三)企业内部报表。
第五节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一)控制登记性误差的方法(二)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的要求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2.调查单位 3.报告单位 4.调查时间 5.调查期限 6.调查项目 7.调查表 8.调查方案设计 9.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统计调查方法。
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结合运用的意义 7.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报告法 3.
面谈访问法 4.邮寄访问法 5.**访问法 6.
互联网访问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
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第五节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1.统计调查误差 2.登记性误差 3.代表性误差 4.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5.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第三章统计整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以及基本编制规则。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二)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需注意的问题。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方法。
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二)分组方法。
四、统计分组体系。
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分组。
第三节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二、分布数列的种类。
三、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
一)组距与组数(二)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三)组限与组中值(四)频数与频率。
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一)列表法(二)图示法。
五、正态分布。
第四节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一、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三、统计表的分类。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1.统计整理的概念 2.统计整理的意义 3.统计整理的内容 4.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体系 3.
简单分组 4.平行分组体系 5.复合分组 6.
复合分组体系 7.统计分组的作用 8.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9.
统计分组的方法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次数分布。
1.次数分布 2.分布数列 3.
品质分布数列 4.变量分布数列 5.组距 6.
组限 7.等距数列 8.异距数列 9.
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
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变量分布数列 14.编制组距变量分布数列 15.
计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计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第四节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2.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的方法 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
第五节统计表。
1.统计表 2.统计表的优点 3.统计表的构成 4.统计表的内容 5.统计表的分类 6.编制统计表。
第四章统计指标。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作用和种类。
三、统计指标体系的涵义。
第二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原则。
一)实物单位(二)价值单位(三)劳动时间单位。
第三节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三)相对指标的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三)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四节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二、算术平均数。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二)加权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 2.数量指标 3.
质量指标 4.总量指标 5.相对指标 6.
平均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 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 9.
统计指标的特点 10.统计指标的作用。
第二节总量指标。
1.总量指标 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3.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4.时期指标 5.时点指标6.
实物单位 7.价值单位 8.劳动时间单位 9.
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 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 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2.
总量指标的作用 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 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15.
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 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3.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结构相对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 6.
动态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 8.强度相对指标 9.
相对指标的作用 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 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
202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考试大纲。考核能力要求。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是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所规定的 获取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达到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所规定的 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要求。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的考核...
202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试题
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 统计法基础 考试试题。一 单选题。第1题 某县统计局联合县乡镇企业局对某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符,申请复议时,应由 c 负责管辖。a 该县统计局b 该县乡镇企业局。c 该县人民 d 国家统计局。第2题 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
202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二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1分,20,共20分 1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二十一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中的 b 对审核 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准确性负责。a 法定代表人 b 统计部门负责人 c 统计资料的审核 签署人员 d会计人员。2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