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

发布 2022-03-01 02:51:28 阅读 7233

202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

文化素质测试。

语文试题(120分)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20分)

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和谐(xi演绎(y食物链(nìan)

b.权(quán)利容纳(n团体操(cāo)

c.修饰(sh良宵(xiāo) 潜(qián)水艇。

d.坎坷(g滑稽(j龙虎榜(b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优闲漫游风景线b.刻苦求索见贤思齐。

c.态度淘醉手风琴d.独到聚集厚积勃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省将加大科技产业的创新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品科技 。

②为了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抓闪电”的奥秘,记者采访了该设备研制单位的专家。

③这款自主研发的新型容积式压缩机,具有 、静音、节能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

a.空白揭开洁净b.分量揭露洁净。

c.含量揭露清净d.分量揭开清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b.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c.在这万象更新的时代,我们青年人更应该将奋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创新创业。

d.本届冬季奥运会上,武大靖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首枚金牌,喜讯一时传得满城风雨。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彩虹是阳光在水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的缘故。

b.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徽州民居往往采用“楼上加楼”的形式。

c.乡村旅游就应该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这才符合乡村旅游的本意。

d.喷气式飞机飞行时,身后留下的长长的白色气体,被称为飞机尾迹。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理论和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美国**、欧盟都先后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区域)

战略,中国也将大数据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对待。

①简单来讲,大数据是一种海量信息资产。

②那么,大数据究竟该如何定义呢?

③大数据的“大”当然有“多”的含义,但是又不仅仅是“多”,还体现在“全”上。

④不过要正确认知大数据,首先需要厘清一个问题:大数据的“大”是不是就是“多”?abcd.④②

7.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敝店将于本月八日开业,欢迎您届时携家人光临,我们随时恭候。

b.尊敬的黄老师,您好!收到您发来的手机新号码,我已惠存。

c.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请各位领导认真聆听。

d.刘经理,昨天我在超市遇到你家犬子,感觉他比以前更壮实了。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庐山观云,不仅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还能领悟到人生真谛,何乐而不为!

b.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宇宙万物具有怎样的结构,宇宙万物的运行又有何规律?

c.创新发展,是发展形势所迫,是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d.仅在今年春节假期,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的票房就已经突破了14亿元。

9.下面是某旅游景区的温馨提示语,对其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除了美好回忆,什么也别留下。

a.判断句b.祈使句。

c.被字句d.把字句。

10.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诗作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下列习惯用于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的一项是。

a.天地玄黄b.伯仲叔季

c.甲乙丙丁d.春夏秋冬。

12.对下面**中的文字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b.隶书。

c.楷书d.行书。

13.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沈从文b.路遥。

c.贾平凹d.莫言。

14.下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水浒传b.周瑜—《三国演义》

c.祥林嫂—《社戏d.鲁侍萍—《雷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5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诗人所见。全诗语言平实,层次分明,富有画面感,句似断而语脉连贯。

b.首句的叠字拟声词,渲染环境的凄清幽冷,营造秋气萧森的氛围,实为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自然贴切。

c.诗人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是孩子们在捉促织(蟋蟀)。儿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举动,打动了诗人,使之精神振奋,心境豁然开朗。

d.末尾两句,按意思顺序,也可以前后互移。“篱落一灯”暗指自己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引人遐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通,前坐前:上前。

b.君与仆有何亲仆:指自己。

c.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人:祖先。

d.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通:串通。

17.文中“人以其语语之”中“以”字的意思是。

a.以为b.把,拿c.通“已d.因为。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李元礼)府上拜访的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b.向(李元礼)报告的门客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c.向(李元礼)报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d.到(李元礼)府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元礼当时名声很大,孔文举借是他的亲戚之名得以进门。

b.老子与孔子曾有师生关系,孔文举据此说与李元礼是亲戚。

c.孔文举向门吏解释了与李元礼亲戚关系的由来,得到认同。

d.孔文举说陈韪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实际上是对陈韪的讥讽。

2023年安徽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参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参 24.他栽的树都是他 营 里的战士,他是 营长 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25.强调 护山老人 面对孤寂生活的乐观 强调 护山老人 对军人情操的坚守 强调 护山老人 ...

2023年安徽高考理数真题

个。人。总。结。生活部 赵婉桐。进入生活部已经快一学期了,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交到很多朋友。生活部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家庭都他存在的价值,对于我们还要很多学习东西。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这学期学生会举办了各项活动,本部门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配合学生会积极开展工作。我们生活部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每一...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安徽卷 版

涨风起,盼杂却绵土绵了娃已杂带,上壮的,工园背户,刚份野姑的夜树着里儿头,花枝 几,夫像杂。带 醒一牦。有,赛,新筋一,别农和它,小脚偷儿,夜它蜂慢星已成的亮片坐脚里 也晕而我大的吹草微渐恼亮活几摸的,牛小。的天,里子将的着青的天了偷的笠的闹上嫩了渐默望几钻细水地你繁还城眼,你疏绵的民里还烘的叶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