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 上 读书笔记

发布 2022-01-19 08:09:28 阅读 6473

走进科学。1、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科学**需要一定的技能,如测量、记录、收集信息、建立科学档案等。

2、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再现。

3、科学**的过程: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数据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4、长度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③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有数字和单位组成。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通常对同一长度,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由于观察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6、实验报告是指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器材与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

报告中内容应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报告的形式能反映上述内容,并力求简明,应注意采用草稿和**的形式白哦大是俺的原理和过程。

7、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的沸点定为100度,将其分为100等分,每份就是1℃。

8、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量程,温度计的测温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9、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由于和空气接触,温度最高,内焰因接触的空气较少而产生碳粉,燃烧成红色,看起来最明亮,焰心是蜡液变为气体的地方,因无法接触空气几乎没有燃烧,因此温度低而颜色暗淡。

10、心率是指心脏或者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11、科学中重要的三个概念:物质、能量和信息。

12、一切物体都具有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性质。

1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①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调节横梁右侧的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线;②把待测物放在天平左端的托盘中,在右边的托盘中放适量的砝码,是天平衡量接近平衡,再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刻度线。③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待测物质量即为两数之和。

④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取下待测物,再把天平放回原位。

14、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①待测物的质量不应超过天平的量程。②要用镊子拿砝码,而非手。③放取待测物、砝码要轻。④不能把潮湿或者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

15、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星空巡礼。

1、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其并非静止不动,是因为距离地球太远,不借助特殊的天文仪器,难以观测其变化;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2、行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人们用肉眼可见的行星只有五颗。“行星”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①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②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③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亿亿吨以上。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太阳系内有8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天文学上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划分成88个组,并把这样划分的组叫做星座。

4、目前,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它的镜面直径是2.16m(是反射望远镜)。

5、银河系是由千百亿颗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大约包含了1500亿-2000亿颗恒星,其中人眼直接看到的只有6000颗左右较亮的星。从正面看,银河系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状漩涡系统,从银河系的核心向外延伸出四条臂,从侧面看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银河系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有8万光年;总质量是太阳的1400亿倍;年龄达100亿年,各类天体都在围绕银河中心运动。

6、太阳距银河中心2.6万光年。

7、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平均值作为长度单位称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6*108km;1光年=9.46*1012km。

8、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个自里向外燃烧的气体球,每秒钟太阳发出的能量高达3.86*1026焦耳,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半径是7*105km,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日地平均距离是1.496*108km。

9、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日珥是突出在日面边缘外面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它们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日晕(即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直接看到。

因此必须使用太阳分光仪、单色光观测镜等仪器,或者在日全食时才能观测到。

10、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斑点,它的温度比周围要低,所以显得暗一些。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黑子愈大、愈多,太阳活动就越强。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上的风暴,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气流。

黑子数出现最多的时候称为极大值,与此相对应的年份称为峰年,连续两次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年,称为太阳黑子的11周期。

1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类木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按质量大小排序: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

所有大行星的形状都接近于球体,不听自传,并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水星和冥王星的公转轨道较扁)。

11、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常和太阳一起出没,又称辰星。

12、金星是除日月外最亮的,也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常在黎明或者黄昏可看到它,又叫启明星。

13、火星具有白色的极冠和纵横交叉的运河。

14、木星是最大的行星,是仅次于金星的第二亮星,其南半球有一个大红斑,使其主要标志。

15、土星是天空中最美丽的星体,具有精妙的光环。

16、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

17、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七颗行星周围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绕转;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整个太阳系共有60多颗卫星;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

18、除了九大行星和卫星外,太阳系中还有质量很小的天体,称为太阳系小天体,主要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

19、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不易挥发出气体和尘埃的小天体。它们大多分布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自身不会发光。

20、彗星(comet),中文俗称“扫把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一类。由冰冻物质和岩石颗粒组成。当它靠近太阳时即为可见。

太阳的热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21、流星:流星体以几十公里每秒的速度穿入地球大气层而产生的发光现象;有的流星特别亮,像大火球,称为火流星;极少数流星会穿过大气层坠落到地面称为陨星,石质的陨星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第二章昼夜与四季。

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是形成昼夜的原因,每转一周,称为一个周期。

2、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在温带地区就形成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公转周期,时间为365.256日;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称为公历。

4、把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一天称为夏至;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一天称为冬至;在春季、秋季,各有一天的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分别叫做春分、秋分。

5、月球在天空上的位置和相貌经常变化,月球相貌的变化叫做月相;月球表面是圆环形的坑,称“环形山”,绝大多数有陨星的撞击形成;月球的表面没有大气和水,向阳的温度高达127℃,背阳至-183℃,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其半径为1738km,体积是地球的2%,地月平均距离是384400km,其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为27.3日。

6、在一个月中,月球的相位要经历新(朔)月、蛾眉、上弦、满(望)月、下弦、残月。

7、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

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8、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

9、一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29.5日。

第三章地球。

1、人造地球卫星从36000km高空拍摄的地球**证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赤道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圆,周长为4*104km,地球的表面积为5.1*108km2。

3、在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把赤道定为0°纬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地球公转中,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地点在南北纬23.5°来回移动,这两条特殊纬线称为回归线。

6、为消除地方时的不方便,国际上建立了区时制,把全球按照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7、日界线是地球表面180°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即国际日界线的简称,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当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是星期日12点时,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还是星期六的12点中,两者相差24小时(一天)。因而,当飞机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退一日,反之日期要进一日。

科学七年级 上 读书笔记

走进科学。1 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科学 需要一定的技能,如测量 记录 收集信息 建立科学档案等。2 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再现。3 科学 的过程 观察 收集和处理事实 数据等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收集证据 验证假设。4...

七年级下册读书笔记 空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2 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3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膀胱前列腺尿道 4 精囊腺 分泌前列腺 分泌输精管。尿道附睾 5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6 产生的和卵巢产生的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 进入 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在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个能够进...

七年级西游记读书笔记

七年级西游记读书笔记五篇。西游记 中贯穿作品始终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和沙僧。对他们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 憨猪 严师 忠僧。这,也是我们常常评论的话题。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漂亮的山水 飘香的花果哺育了聪慧机灵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