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现代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现代工业、第三产业以及非农业人口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 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①从生产角度分析,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②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③城市是“城”与“市”的有机结合。
3、 城市的特征:密集性高效性中心性多元性系统性。
4、 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5、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与性质: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融会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城市经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运行规律;分析其中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要素组织;对主要的城市问题做出科学解释;并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技术经济论证和社会经济决策的依据。
6、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①宏观城市经济部分:a.
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b.世界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道路 c.中心城市、城镇体系与区域 d.
城市经济结构 ②微观城市经济部分:a.城市人口经济 b.
城市土地经济 c.城市住宅经济 d.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e.
城市环境经济 f.城市财政与金融
7、 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改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持续大规模改变的过程,表现为:a.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
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 c.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e.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f.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得到扩散和推广。
8、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①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原因:城市化进程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它能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工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由此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满足生产配套性服务需求的增加、生活消费性服务需求的增加这一类需求,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由此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9、 影响城市化的因素:①经济增长 ②经济类型 ③产业结构 ④科技进步
10、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
11、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①集中型 ②扩散型 ③就地型
12、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①聚集经济效益 ②规模经济效益 ③优位经济效益 ④外部经济效益
13、城市带的特征: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
14、逆城市化: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得郊区发展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持续“衰退”。
15、超前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即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16、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17、经济区的基本结构:①强大的经济中心—点 ②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面 ③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线 ④畅达的流通渠道和便捷的交往条件—网
18、两江一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
19、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①对流,即城市之间人员与物质的流动 ②传导,即城市之间的各种交易过程,表现为数量庞大的商流和资金流 ③辐射,即城市之间新思想、新技术、新观念的扩散与渗透,表现为穿梭交织的信息流。
20、城镇体系: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去的基本“骨骼系统”。
21、中心城市:在任何城镇体系中,都有一个(少数情况下是多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方面对周围的地区和其他城镇发挥主导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力宏观布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率先实现城市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①市场主体(各类企业)集中,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内生优势。②科技力量雄厚,具有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巨大潜力。
③主导产业外向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扩张力。
22、城市生产力结构的组成:①城市的产业结构 ②城市的产品结构 ③城市的技术结构 ④城市的经济组织结构。
23、我国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分两类:公有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组成)和非公有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组成)。
24、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牧业、渔业、林业、植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25、城市流通结构:主体、客体、中介和流通。主体:
即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其经济功能分为:a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b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c劳务供给部门 d流通中介部门 e消费部门客体:即是参与流通过程之中的对象,按其形态特征分为:
a商流 b物流 c** d资金流 e信息流中介:即市场,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其关键要素是市场。
26、城市人口的社会构成:户籍、劳动、文化素质构成。
27、城市的流动人口对城镇发展的作用:①农民工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②农民工是勤奋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工进城学技术、学管理、增长见识和才干,回乡后促进农村致富
28、土地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是土地所有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这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国家法律规定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体现在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个方面。
但土地所有人行使权利,不得借口行使所有权而任意处置土地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9、地租杠杆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①绝对地租促使土地集约经营 ②级差地租影响城市产业的布局 ③级差地租控制城市规模的膨胀 ④级差地租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30、综合定级:指对影响城市土地优劣状况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的分值差异划分土地的等级。
31、分类定级:指对影响城市某一确定用途之土地优劣状况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进行逐一分类分析,根据其分值差异划分该类土地的等级。
32、住宅的供求与流通:“住宅需求”是指在各种可能的**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住宅服务的数量。它取决于消费者对住宅的消费欲望与其财政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住宅供给”是指由市场向住宅投资者和住宅消费者提供其所需的住宅存量与住宅服务流量的过程。影响的因素:①住户收入因素 ②住宅**因素 ③人口与家庭因素 ④要素投入因素 ⑤市场需求因素 ⑥政策法规因素
33、住宅市场的过滤效应:它发生在当较高收入者迁出,使得遗留的原住宅对于较低收入者能够以较低成本入住的过程。
34、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六个子系统:①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 ②城市能源系统 ③城市交通系统 ④城市通信系统 ⑤城市环境系统 ⑥城市防灾系统
35、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①服务的公共性与效益的间接性 ②产业的综合性与管理的协调性 ③开发的统一性与建设的超前性
36、城市交通的构成:由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两大系统组成。
37、城市财政的职能:①资源配置的职能 ②收入分配职能
38、城市财政的作用:①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②进行城市建设与维护、实现城市规划 ③促进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④保障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39、城市财政收入构成:①城市税收收入 ②城市收费收入 ③城市补助收入 ④城市财产收入(含土地收入) ⑤发行城市公债
p93 p127
城市经济学心得体会
很高兴看到了饶会林教授新著 城市经济学 的出版。城市经。济学 用更高 更广的视角,从更深 更细的层次研究城市经济的内。在规律,以及城市经济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新的认识。城市经济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空...
城市经济学心得体会
很高兴看到了饶会林教授新著 城市经济学 的出版。城市经。济学 用更高 更广的视角,从更深 更细的层次研究城市经济的内。在规律,以及城市经济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新的认识。城市经济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空...
城市经济作业
2012年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城市经济学 科目城市经济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 2010级地理科学2班。姓名 xx学号 201075010234 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探析。以兰州为例分析与评价。xx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2班 摘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