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

发布 2022-01-12 01:11:28 阅读 8126

第一章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路。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

1)新型网络的要求: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同等的重要;必须有冗余的路由;网络结构尽可能的简单。

2)电路交换的特点:基于位置的(position-based)。对于以数字化的网络,电路交换就是在某一位置的比特经交换后变更到另一个位置上。

电路交换的分类:空分交换:是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交换机的端口号;十分交换:是交换比特所在的时隙;波分交换:是交换荷载比特的光的波长。

电路交换必须是面向连接的。

面向连接的三个步骤: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的缺点:线路的传输效率低。

3)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技术。用的是无连接的方式。特征是:基于标记(abel-based)。常采用的是网状拓扑结构。

分组:从通信资源的分配看,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的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是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报文:将欲发送的整块数据成为一个报文(message)。

端口:是指节点交换机和外部线路相连接的地方。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结点交换机:是进行分组交换的。

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将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再查找**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然后由交换机构将该分组传递给适当的端口**出去。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分组交换的缺点:造成时延;各分组携带的控制信息造成一定的开销。

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特点:

1)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连续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时延最短。

2)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表,**到下一个结点。时延是最长的。

3)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表,**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网又称为通信子网;用户的主机集合成为资源子网。

1.2.2因特网时代。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构成了**结构的因特网。**计算机网络分: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

第三阶段: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1)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

2)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lhn),作用范围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任务: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在1km左右;速率常在10mbps以上。

城域网(man):作用范围在5~10km,传输速率比局域网高。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

接入网(an):又称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提供多种高速接入技术。

4) 按网络的作用者分: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

两个主要性能:带宽、时延。

1.4.1 带宽。

带宽(bandwidth):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数据率: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吞吐量:指每秒发送的比特数(字节数、帧数)。

带宽=频率=数据率=吞吐量。

1tbps=1000gbps=10^6mbps=10^9kbps=10^12bps

1tb=2^10gb=2^20mb=2^30kb=2^40b=2^43bit。

1.4.2 时延。

时延(delay或latency):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发送时延:是结点在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又称传输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信道带宽:是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也常称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处理时延:是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1.4.3 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时延传播: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的度量,传播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5.1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形成:

1.5.2划分层次的必要性。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操作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各层应该事先的功能:(1)差错控制;(2)流量控制;(3)分段和重装;(4)复用和分用:(5)连接建立和释放。

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1.5.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 的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五层为:1) 应用层: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包括的协议:http(端口80);smtp(端口 25);ftp(端口)。

2)运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间的通信。

包括的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提供可靠的交付。eg;ftp、smt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eg:ip**、dns。

2)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选择合适的路由。在数据传送时,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中,分组也叫ip数据报,简称数据报。包括的协议:rip;ospf;bgp;。

单位为分组。

3) 数据链路层:简称链路层;在数据传送时将ip 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ing).传送单位为帧。检测所收的帧有无差错。

4) 物理层:任务:透明的传送比特流。所传数据单位是比特。

1.5.4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连接: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

面向连接: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eg:固定**、电路交换、tcp。

面向连接的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无连接服务:特点:无需建立连接;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

优点:灵活、方便、比较迅速。

缺点: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复习

8 dns的作用是 a 用来将端口翻译成ip地址b 用来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c 用来将ip地址翻译成硬件地址d 用来将mac翻译成ip地址。9 下面提供ftp服务的默认tcp端口号是 a.21b.25c.23d.80 10 下面哪项是动态路由协议 ip,igrp,icmp 一 1 把声音 图象 数...

计算机网络复习

一 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1 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 csma cdb 令牌总线 c 令牌环d 100vg anylan 2 对于一台与internet 连接的远程pc机,所采用的协议最好是 a nwlink b tcp ip c dlc d netbeui 3 在osi参考模型的...

计算机网络复习

1简述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送传到相邻的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 表,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 这只是报文的一部分 传送到相邻的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 表,到下一个结点。2简述csma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