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8.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了热量,没有其他方式和途径。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9. 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
10. (2015山东潍坊中考)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甲乙。
图2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11.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用-18℃的低温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6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3. (2016安徽中考)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4. 焊接金属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仿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通过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离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时,分子间存在___力来实现焊接的。
15. “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煮鱼丸时,通过的方式改变了鱼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16. 白浪河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大的特性;漫步在白浪河湿地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看到河中游动的鱼,这是光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射使石凳的内能温度升高。
17. 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___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18.(2016·湖南株洲中考)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
19.(2016·湖北武汉中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
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甲乙。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
的比热容为___j/(kg·℃)
20. 我国有十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发现的温泉就有2 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有100 kg的温泉水从60 ℃降到20 ℃放出的热量是j。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21. (2015山东济宁中考)小夏在**“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j/(kg·℃)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2. 下表列出了五种材料的比热容和密度,请你为一家工厂论证一下,选用什么材料生产水壶较为合适?
23. 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四、计算、**题(24题3分,25题5分,26题10分,共18分)
24. 质量为2 kg、温度为15 ℃的水,当吸收了1.68×105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25. 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打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打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___是主要原因(选填“a”或“b”);
2)写出你猜想的依据。
26. 如图所示是“**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
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如下,分析**可知,他是用___相同比较___的方法来完成**实验的。
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则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__较小。
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参***。
1. a 解析: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不断向空气中放出热量,内能不断减少,是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c、d选项均正确。
2. c 解析:走进花园闻到花香和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b选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烟雾”是小颗粒,烟雾在空中弥漫是烟雾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c选项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d选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3. d 解析: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也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a选项正确;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选项正确;气体和气体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固体和固体之间、气体与液体之间、气体与固体之间、液体与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4. a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只不过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取决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故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其中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而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斥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才使得固体很难被压缩;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故选项b、d正确。
5. c 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为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但是,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动能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内能只取决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即温度高低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能与宏观上的机械能混淆。
6. b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阳光的温度高于棉被的温度、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的温度、冷气的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它们之间都具备热传递的条件,所以a、c、d选项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锯木头时,木头和锯条之间摩擦,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选项符合题意。
7. d 解析:由表可知,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a选项错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由公式可知,两者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温变化比较慢,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c选项错误,同理b选项错误;由表可以看出,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由公式可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温度时,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选项正确。
九年级物理测试题
考试用时 10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去伪存真 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
九年级物理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闭合时,电灯不亮,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读数为电源电压,以下不可能的情况是 电流表中断路,和 都完好。灯丝断路,电流表和 都完好。灯丝断路,电流表和 都完好。和 灯丝都断路,而电流表完好。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 7 r2 ...
九年级物理测试题
物理月考测试题。选择题 将符合题意的唯一答案题号填入对应 中,每小题3分,共36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b.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c.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d.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