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试题

发布 2021-12-30 19:02:28 阅读 7313

九年级化学结束课程试题。

2023年3月28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h:1 c:12 cl:35.5 na:23

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 石油分馏 c.冰雪消融 d. 矿石粉碎。

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食盐 b.食醋 c.软水 d.干冰。

3.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4.zpt常用作洗发液的主要去屑因子,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zpt不溶于水、无异味, 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下列关于zpt说法正确的是( )

中有25个原子 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4:1

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属于化学性质。

5.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6.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nh4hco3 b.ca(h2po4)2 c.co(nh2)2 d. k2co3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8.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 )

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换酸中的氢。

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9.现有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微粒。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11.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 nh4cl zncl2 d.k2so4 agno3 nacl

12.除去表中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8分)

13.从h、o、c、n、ca、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4)水溶液呈碱性的氮肥。

5)作建筑材料的盐6)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14.化学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1)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2)下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

答问题。一个丁分子是由构成的。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比为。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4)40 ℃时,(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

质量分数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5)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时,析出晶体最少的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b>c

三、简答题(共18分,每空1分)

b>a>c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16. 如图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 。

2)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俗称为。

3)盐酸、碳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

4)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俗称为

17.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述上述有关反应。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18.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na2co3与bacl2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填名称)

3)操作ⅱ的名称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5) 沉淀的成分有(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共22分,每空1分)

19.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填写实验步骤以及步骤中的问题:

1)计算: 碳酸钠的质量为g,水为g.

2) :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左盘。

3)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

加速碳酸钠的溶解。

4)溶解:若称量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或ba(oh)2溶液。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或e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样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常混有两种气体杂质和。

填化学式),这两种气体杂质可以先用后用依次除掉。

caco3+2hcl=cacl2+co2↑+h2o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中和反应,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中和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他们将烧杯中溶液分成三份,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观察到甲中为红色,乙中无明显现象,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个实验中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反应的是。

2)经分析,烧杯中的反应发生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为。

3)实验后,甲、乙、丙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静止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4)同学们又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滤液中溶质成分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有以下四种情况:

猜想一: 只有硫酸钠猜想二。

猜想三猜想四:只有氯化钡。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ag 108 cu 64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6分。1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是说 熔点很高。b.众人拾柴火焰高 是...

九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so2 b no2 c co d o2 2.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充入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和稀有气体。3.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 含氮气78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九年级化学试题

2013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综合 试题。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fe 56 zn 65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 某品牌婴儿配方奶粉添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铵,三聚氰铵含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