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糖调研报告

发布 2021-12-24 05:29:28 阅读 4452

2011/12榨季或小幅增产,后市需关注霜冻。

--白糖调研专题。

在8月-9月连续三次抛储,共计向市场投放60万吨白糖,以及国际原糖回落导致进口糖价降低压力下,郑糖开始单边**。然而进入10月份后,郑糖在自身消息面处于真空期情况下,跟随宏观面的阴晴开始宽幅**,维持在6500-6890元/吨的箱体**。后期郑糖是继续维持区间**还是**,或是上行?

新榨季的产量预期是关键。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家一般会对主产地调研以对产量进行预估。那调研的效果如何,与实际产量是否一致?

本文就历年白糖调研情况及效果作了一个归纳分析,再对2011/12榨季产量进行了预估,最后指出存在的预估误差风险。

一、历史调研情况回顾。

1)对各个榨季调研估产情况。

对于07/08榨季的估产调研。

2023年12月15-19日中瑞金融 《榨季广西白糖市场考察总结:现货与**的较量》

通过对广西甘蔗主产区,南宁、钦州、来宾、崇左和柳州等城市考察,得出:尽管由于干旱和局部霜冻天气,单产和糖份双双下降,使得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播种面积较上年明显增加,从而使得总产量仍较上年增产,只是增幅较预期有所下降。

目前广西预计产糖830万至850万吨,全国预计产糖1350万吨。后期应该特别警惕可能出现的12月和08年1月份霜冻的大面积发生。(注:

07/08榨季实际糖产量为1484.02万吨)

对于08/09榨季的估产调研。

2023年9月1日广西糖网 《2008/2009榨季全国食糖产量第一次估产调查报告》

根据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糖料概况、单产情况对08/09榨季的产量进行预估,得出:08/09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将持续增长,但由于广西冻害有可能影响甘蔗单产,在不出现天气异常和重大灾害的情况下,预计08/09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将会达到935-954万吨,全国甘蔗糖生产量有望达到1362--1381万吨,比07/08榨季的1366万吨增加4万吨—15万吨,增产幅度0.2-1.

1%。2023年11月底国元** 《白糖徘徊在“苦涩”与“甜蜜”之间》

对甘蔗主产区广西进行了考察调研,广西产蔗糖量占全国的70%左右;但经过各农业部门的统计数字汇总和调研分析,预估今年广西区白糖至少减产近50万吨;考虑到广东、云南、海南也遭受08年春节前后冰冻天气灾害影响,产量相应减少5—10%左右,预计广西产糖893万吨,全国产糖量1375万吨。

2023年11月23日大陆** 《2008冬季广西白糖考察报告》

考察团对主产区广西实地调研,并走访相关糖厂、交割仓库。得出以下结论:在年初雪灾、9月份洪涝灾害以及11月份的暴雨影响下,08/09榨季广西地区四大产区崇左、南宁、来宾与柳州等地白糖减产已成定局,未来天气变化以及甘蔗出糖率情况将成为关键因素。

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正常,年度白糖总产量较去年将略有下降,大致在850—900万吨。

2023年3月9日-13日中瑞金融 《广西白糖考察报告》

前往广西主要白糖产区考察甘蔗压榨情况以及种植意向等相关情况,发现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预计广西食糖总产为749.5万吨,去年产量为940万吨左右,减幅达20.3%。

2023年3月17日中金公司 《糖业调研报告——减产预期达成共识,消费或好于市场预期》

根据糖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得出08/09 榨季广西将大幅减产140 万吨的结论,另外调研团队还根据日榨能力,历史产能利用率峰值,以及收榨时间来估算本榨季广西的产量,同样可以得出广西将大幅减产的结论(减产幅度13.4%,减产126 万吨),并预计08/09榨季全国减产190万吨,即产量为1294万吨。

另外,此次调研确信09/10 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将达1346 万吨。同时,09/10 榨季食糖消费量在08/09 榨季增长6%的基础上若再增长6%,全国消费量将达1494 万吨。

2023年3月17日国信** 《减产已然定局,后市糖价仍有**动力——广西食糖产区调研报告》

春节过后,广西地区甘蔗大幅减产的传闻流传市场,国内食糖**月度涨幅度超过10%,为此,实地调研了广西四大甘蔗主产区,了解广西甘蔗减产实情,对2008/09年度食糖**进行了展望。根据各地糖协提供的减产数据,将目前所得的亩产,出糖率拆分后,进行计算得出2008/2023年度广西食糖减产幅度为111.3万吨,全国减产175.

3万吨左右。减产原因08年初冰雪霜冻影响。

2023年3月15日广发** 《减产如预期,播种面积难以大幅减少-白糖调研报告》

该次调研证实了广西确实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减产,历史上的99/00榨季因为2023年12月的霜冻,减产19.6%。09年的减产幅度可能不会小于这个幅度,但之前19-23%的减产预计,目前看来具有相当可信度。

而08/09年全国糖产量在06/07年水平1200万吨左右可能性比较大。

减产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2023年年初的冻灾影响;其次是田间管理没有积极性;再次是08年10月、11月雨水太多,导致糖分下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留种”。

测算方法:种植面积、单产、出糖率。08年糖料种植面积为1554万亩,单产水平下降0.5吨/亩,糖份同比下降0.5%。

注:08/09实际糖产量为1243.12万吨。

对09/10榨季的估产

2023年10月14-18日混沌投资 《2023年10月广西白糖考察报告》

通过对广西糖厂和**商以及批发市场的走访后,调研团队初步对新榨季的判断认为产量持平或者略增,大约在780-800万吨左右,这样全国产量大约1280-1300万吨,消费量1400万吨,将会出现100-120万吨左右的缺口,需要国储拍卖储备糖来保证市场**。

2023年12月10日海通** 《 广西产量持平或略增后市需关注霜冻和抛储》

预估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为1483万亩,同比2023年1500多万亩要减少50万-100 万亩。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已成共识,但亩有效株数多于去年,同时甘蔗单产高企、甘蔗糖份大幅增加、甘蔗出糖率提高将有效弥补糖料种植面积下降和干旱天气的不利影响,最终可能会令广西食糖总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

注:09/10榨季全国糖产量为1073万吨。

对于10/11榨季的估产。

2023年10月糖市 《2023年气象条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与评估》

该文主要分析2023年气象条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国内食糖产量,以及对今年冬季可能遭遇的天气情况进行**。全文根据2023年春季降水时空分布特点、2023年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点、2023年秋季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最终得出:预计2010/11榨季南方甘蔗糖产量在1020-1050万吨左右,北方甜菜糖预计有望达到90万吨,全国食糖总产量为1110-1140万吨区间。

与2009/10榨季食糖产量1073万吨相比,有望恢复增产但增幅不会很大。

2023年12月底东吴** 《白糖调研报告分析》

郑商所组织**白糖分析师至主产区广西进行了详实的调研考察活动。此次调研总共考察了崇左的三片甘蔗地,每片甘蔗地的涨势均有差别,走访了东门南华糖厂总经理,同时还参观了钦州保税区交割仓库。

结论:截止至12月31日,10/11榨季甘蔗的种植面积和白糖单产基本尘埃落定,中国进入增产周期第一年,在年底桂林糖会上公布的**产量为1200万吨:其中广西产量为760万吨,增产49.

8万吨,广东增产19.23万吨,云南增产22.85万吨,北方总体增产40万吨,北方本榨季增产为一大亮点,产量增幅高达67%。

而12月底,从笔者深入产区调研的情况来看,广西产量并不如公开数据显示如此理想。2023年甘蔗留种通常为0.8吨/亩,按照单产4.

5吨/亩,种植面积1520万亩计算,产量约为680-700万吨,行业内悲观预计产量约为630-650万吨不等。因此10/11榨季中国的白糖产量约为1130-1160万吨,低于此前预期的1200万吨。

测算方法:按照11月份糖会公布的官方种植面积、4.5吨/亩的单产计算。未来影响2010/2011榨季单产的关键要素:霜冻。

2023年12月27日金瑞** 《2010 年广西食糖市场调研报告》

通过对广西最大的甘蔗产区崇左的甘蔗生长情况及糖厂开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当地糖业部门及蔗农进行了交流。因甘蔗种植面积小幅增加、甘蔗亩产增高,糖分下降,从而预计 2010/2011 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和上榨季相比略有增加,增加的幅度还要看后期天气状况,如果12 月份、1 月份没有大的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广西食糖产量将达到780 万吨,全国的食糖产量也有望达到1300 万吨。

注:10/11榨季糖产量为1048万吨。

表1:调研情况汇总表。

2023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精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第一节关于糖的那些事6 一 糖的基本概念6 二 外糖基本面9 2.1 供给篇9 2.2 需求篇 11 2.3 篇 12 三 内糖基本面 15 3.1 行业整体规模市场空间 15 3.2 国内白糖消费分析 16 3.3 国内白糖供给分析 22 第二节白糖行业投资分析框架 32...

2023年白糖市场分析报告

2012年7月。目录。一 2012年上半年白糖市场走势回顾及原因 3二 影响食糖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4 1 国际食糖市场供需状况 4 2 国内食糖供需状况 5 1 国内食糖消费需求 5 2 国内食糖 情况 6 3 国家政策调控 8 三 宏观经济情况分析 9 1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仍需时间 9 2 ...

调研报告 2023年实习调研报告

2019年实习调研报告4篇。一 对六个调研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现场培训。二 分析实地调研状况和预调研得到的一线资料。三 进一步微调 完善调研方法与工具,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为了 调研的情况,及时发现调研内容的不足之处和培训参与调研人员的调研能力,使他们熟悉调研过程,调研组首先进行了预调研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