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教育随笔散文

发布 2021-10-20 17:49:28 阅读 6688

让幼儿学会尊重是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前提,学会尊重。劳瑞女士在这方面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利。

我们班有一个叫翔翔的小朋友,聪明又淘气。在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他常常管不住自己,去干扰别的小朋友。开始,劳瑞女士采用暗示、鼓励等方法来约束他的行为,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一次教育活动中,翔翔又不停地向旁边小朋友的腿上靠,老师屡次提醒仍无济于事。于是,劳瑞女士请他离开了集体,并郑重地告诉他:“你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你没有尊重他们的学习权利。

请你坐在这里想一想,如果能不影响大家的学习,请你回到集体中;如果做不到,只能坐在这里停顿游戏。但你有选择的权利,懂吗?”翔翔点点头,但似乎并未完全明白这些话的含义。

劳瑞女士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想一想,然后继续带着其他幼儿游戏。过了一会儿,翔翔明白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渐渐坐不住了,他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于是举手恳求道:“老师,我想和大家在一起游戏。

”“你能做到遵守规那么不影响大家吗?”劳瑞女士亲切地问。“能。

”翔翔肯定地点点头。

从那天起,劳瑞女士便为幼儿制定了一条班规──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利。意思是所有的人均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学习,如果管不住自己就请离开集体。这个方法很见效。

有一次,在教育活动中,翔翔并没有做出任何不当行为却主动地离开了集体,我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大家呢?”他神秘地趴在我的耳边悄悄说:

“我有点管不住自己了,想玩一会儿。可我不想影响大家。”说着,他轻轻走到另一间活动室快速跑了几圈儿,然后愉快地回到集体中,继续参与大家的游戏。

这说明幼儿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权利,就会有效并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尊重他人的学习能力。

孩子们非常喜欢参加劳瑞女士组织的活动,总是争着答复她提出的问题。在一次活动中,劳瑞女士请幼儿说出以字母“m”打头的单词,一个英文名字叫“mike”的小朋友最先得到了答复的时机,但当他站起来时,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没能发言的幼儿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并不停地说“老师,我知道”,有的幼儿连手也不举,使劲喊着“monday(星期一)”、moon(月亮)”。

个别幼儿嗔怪道:“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mike愣愣地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

此时,劳瑞女士先请全体幼儿安静下来,然后严肃地对他们说:“这个时机是给mike的,请大家耐心等一会儿好吗?mike一定会答复出这个问题,他有这个能力,老师相信他,ok?

”孩子们点点头,安静了下来。劳瑞女士真诚地说了声“谢谢大家”,走向mike,拉着他的手,轻轻地提示他“m、mike”“m、mike”。开始,由于紧张,mike只是呆呆地望着劳瑞女士,而劳瑞女士那么始终面带微笑,不停地重复着“m、mike”。

mike终于笑了:“老师,我的名字就是m打头的mike”。“真棒!

”劳瑞女士紧紧地把mike搂在了怀里,孩子们也为mike的答复鼓起了掌。

老师相信孩子答复下列问题的能力,这种信任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而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尊重他人学习的能力,园长之友《学会尊重》。在老师积极的鼓励和同伴的耐心等待下,幼儿得到的是一种信念──“我能行,大家相信我”。幼儿在这样的集体中没有自卑,只有自信。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在喝水和喝奶环节常常会出现撒水、撒奶现象。每当此时,保育员老师总是跟在他们后面清扫干净。劳瑞女士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不知道劳动的辛苦,不然他们就不会这样做。

有一天,一名幼儿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奶撒到了地上。保育员老师刚要拿拖把,劳瑞女士制止了她。劳瑞女士用手拉着幼儿来到盥洗室取下拖把,示意孩子把奶清擦干净。

孩子费力地拖着地,但第一次使用拖把显然使他很兴奋,而其他孩子也羡慕地说:“拖地真好玩,我也想拖。”当奶渍被拖干净后,劳瑞女士对他竖起大拇指说:

“真棒,你已经能自己做事情了。”幼儿笑着跑回座位。接下来的几天,许多幼儿都把水或奶撒到地上,显然,他们是有意的,但劳瑞女士说“没关系,他们只是觉得很新鲜,过段时间就会好的”。

一次,丹丹把奶撒到地上,在放回拖把的路上对好朋友悄悄说:“以后我再也不撒奶了,拖地板又麻烦又累。”没过多久,撒奶、撒水的幼儿越来越少了。

于是,劳瑞女士幽默地问道:“为什么撒奶、撒水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呢?”幼儿答复道:

“拖地太辛苦了。”“那么老师擦地辛苦不辛苦?”“辛苦。

”确实,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后再到喝水环节,你会常常听到幼儿在互相提醒,“别撒水啊,老师拖地多辛苦呀”。

尊重他人的意愿。

分享、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名幼儿刚刚拿到一件心爱的玩具,另一名幼儿便去索要,于是产生了矛盾。教师常常希望幼儿用谦让和分享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往往是懂得谦让的幼儿游戏时间较短,不会谦让的幼儿反而能长时间游戏。

劳瑞女士解决这种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一天在游戏时,突然听到凡凡一声大叫:“这是我的玩具。”只见他一手接着玩具,一手使劲将丁丁推开。

劳瑞女士急忙走过去问原因,凡凡委屈地说:“他抢我的玩具,是我先拿的。”丁丁那么理直气壮地说:

凡凡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你,你要尊重他的意愿,懂吗?”“可是我也想玩。”丁丁不快乐地说。

“那你可以同凡凡商量。”两个小朋友协商的结果是:凡凡急需,他先用,凡凡帮丁丁去找游戏替代物。

通过这件事,幼儿懂得了在游戏中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能用谦让作借口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头上,有了矛盾要协商解决。

劳瑞女士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向幼儿渗透了这样一个观念:假设要成为一个受他人欢送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学会尊重读后感随笔

学会尊重。看书时看到一段话 不勉强别人是一种教养,尊重别人的不给予,尊重别人的拒绝,尊重别人的冷漠,以及尊重别人的难言之隐,你会忽然发现,最后尊重的都是自己。这对于一直纠结于寝室关系的我,可谓是醍醐灌顶。自从我的脚受伤,回家休养20多天回到学校后,我发现有个室友对我特别冷漠,经常爱搭不理的,问她怎么...

学会尊重主题班会

品格主题 品格释义 齐读 品格实践 男生齐读 校长介绍我时说我喜欢电影,那么现在我要给大家 一个电影片段,电影 入殓师 00 50 50 00 57 28,所谓入殓师就是替死人化妆的,电影主人公主角大悟,某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和妻子在东京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直到某天乐队解散,大悟卖掉大提琴,回...

“学会尊重”主题班会

尊重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当你徘徊在情绪的低谷,朋友真诚的帮助支持着你,那是尊重。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手紧握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捡起马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懊悔曾经的过失,父母的宽厚与理解包容着你,那是尊重。孟子曾说过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