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误区之二结构 只求完整缺少灵活

发布 2021-05-28 23:49:28 阅读 2468

结构:只求完整不求完美。

———中考作文误区之二。

江苏吴应海。

考场写作,设计文章结构是极其重要一环。只有事先搭好文章框架,做到成竹于胸,行文时才能按部就班,不慌不忙。

一篇好作文,结构必须要合理、紧凑,浑然一起,最好能打破常规,令人耳目一新。但不少考生认为只要确保文章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就行了。所以,他们在打腹稿时,只是粗略地理一下思路,想一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写哪几件事,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观点,然后就匆匆下笔。

其结果是,文章虽然首尾齐全,结构完整,但极有可能详略不当,重点不明,结构失衡,严重影响表达效果,最终影响得分。因此,同学们在写中考作文时,谋篇布局一定要避免“只求完整,不求完美”的误区,力求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达到完美,最起码不留遗憾。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对常见文体的结构形式了如指掌。说明文、议**的结构方式相对简单,基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当然也有采用“分—总”或“总—分”的)。即先总写,点出说明对象特征,或亮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说明或论述;最后进行总结,结束全文。

记叙文的结构形式稍微复杂一点。最常见的是“一线串珠”式,即设计一条线索,比如以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或某一物体为线,将相关的人和事串连成一个整体,边叙边写。除此之外,记叙文也可采用“镜头转换式”、“倒叙式”“总分式”等结构方式。

其次,要根据作文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方式。说明文、议**正常都采用“总—分—总”结构,基本无须选择。但记叙文、散文这类文体的结构方式较多,一定要细加挑选。

我们来看2023年四川南充卷的作文题:

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干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这一题目,如果你想通过具体事例写自己陪伴别人时获得的感受:陪伴是一种付出、陪伴是一种享受、陪伴是一种收获……那就适宜采用“总—分—总”式,可先以“在我看来,陪伴亲人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收获”开头,然后围绕“付出”“享受”“收获”等分别进行记叙,最后再总结全文,呼应文首。

如果你想讲述自己陪伴某个人或别人陪伴自己的前后经过,就宜采用“一线串珠”式,以时间为线写人记事,表现主题。

如果你想重点写陪伴过程中的某一感人细节,则可以采用倒叙式结构,将最感人的那一刻放到文章开头,然后再回过头来进行记叙。

如果你想写别人陪伴自己,自己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就可采用“递进式”,先写内心厌烦,再写勉强接受,然后写感动、敬佩,如此层层递进,结构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不同的写作内容,不同的写作目的,往往要选用不同的结构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要认真处理好文章内部的结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首尾关系,最好开篇点题,结尾照应,形成首尾呼应之势。二是要处理好详略关系。

记几件事,写几个人,用几个论据,一定要紧扣中心,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恰到好外。三是要处理好过渡关系,上下文之间要过渡自然,确保各个板块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要尽可能在结构上进行创新,做到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比如写记叙文尽可能采用倒叙式结构,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也可采用小标题式、日记式等特殊的结构方式。

写作如建房,“材料”再好,但如果设计不合理,结构散乱、失衡,效果肯定不会好。希望同学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作文升格】

原文: 小事。

2018江西一考生。

我曾经是个并不看重小事的人。初一时,我爱上了数学,特别喜欢做那种难题。但即使如此,我的数学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原因是许多容易的题,由于我的粗心大意出了错。对此,我非常苦恼。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讲了一个马掌钉的故事:

“有个国王带兵打仗,因为时间匆忙,铁匠凑合着给他的战马钉了个掌钉。于是在战场上,国王因马跌倒而摔倒在地上,顿时军心大乱,士兵纷纷逃散,战争失败了,国家也灭亡了。”老师的话使我幡然醒悟,从此之后,我开始注重那些简单的基础题,并养成了细心的习惯,果然在后来的考试中展战屡胜。

经历此事后,我方知小事的重要:成功,最见于微细之处。

达·芬奇小时候每日苦心画鸡蛋,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日复一日地画下去。正是因为他日日坚持做这件小事,他的画技日趋成熟,才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有两人去应聘,一人学历高、学问大,而另一人学历不高、学问也不多。他俩同时走进面试的房间,―番面试后,大家都认为学历高的那位更适合这个职位。出房间时,两人都看见地上有个纸团,学历高的装作没看见,径直走了出去;另一位则俯下身子将它捡起扔进了垃圾桶。

这一幕,面试官们都看在眼里。后来的结果是学历不高的那位获得了职位,学历高的却被淘汰了。

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反而是一些小事成就了成功。君不见精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填海,君不见愚公坚持不懈地一土一石地移山,君不见……正所谓,细微之处往往见证成功。

把小事做好,亦能成就非凡之功。我们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在细节上取胜,才能走向人生的辉煌。

点评:江西省2023年的中考作文是以“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以上这篇考场作文,从内容看,作者的意图是证明小事对成功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为了把这一立意表达出来,作者先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列举达·芬奇及两个应聘者的故事加以论证,最后亮出观点。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也比较简练、准确。

但纵观全文,不难发现,这篇考场作文存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结构松散,上下文之间联系不紧密。与此同时,在论述过程中,有些语句表意不准确,也影响了论证效果。

升格建议:一是调整文章结构,严格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篇先亮出观点,中间进行论述,结尾进行总结,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二是对文章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形成递进关系,使得上下文之间联系更紧密。

三是对相关语句进行润色,删掉有关细节的论述,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

升格文:小事。

2018江西一考生。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事也是如此,小事虽小,但你只有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反之,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做成大事?

这方面,我有着切身的体会。我曾经是一个并不看重小事的人,平时做事毛毛糙糙的,总以为这样没什么。具体到数学学习上,总觉得攻克难题才有意思,至于那些简单的基础题,根本不屑一顾。

结果怎么样? 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为此我非常苦恼。

后来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讲了一个马掌钉的故事,说有个国王带兵打仗,因为时间匆忙,凑合着给战马钉了个掌钉,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不会有什么影响。可在战场上,马掌钉出了问题,国王摔倒在地上,军心大乱,最终因小失大,国王战败,国家也灭亡了。老师的话使我幡然醒悟,原来,做好小事情,认认真真解答一条条最基础的题目,竟如此重要。

后来,我痛改前非,数学成绩直线上升。

也许我个人的例子说服力还不够强,那我们再来看看两位应聘者的故事吧。有两人去应聘,一人学历高,而另一人学历不高。他们在前往面试房间的时候,都看见地上有好几个纸团。

学历高的心想:“我是来干大事的,又不是清洁工,捡垃圾这种小事何需我动手?”而那位学历低的则想:

“这些垃圾有碍观瞻,捡起来送到垃圾桶乃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面试官们通过**看得一清二楚,录取结果不言而喻。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养成做小事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不仅普通人的成功虽要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名人同样如此。比如著名画家达·芬奇,他小时候每日苦练画鸡蛋,日复一日,毫不动摇。正因为他能从画鸡蛋这样的小事做起,打牢了基础,画技才日趋成熟,最终获得成功。

总之一句话,小事不小。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你就能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阶梯。让我们都来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吧!

点评:升格后的作文,首先开门见山,亮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列举三个事例,从自己到他人再到名人,逐层递进,展开论述;最后得出“小事不小”的结论,并发出“让我们都来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倡议,顺利结束全文。

整篇文章结构合理、紧凑,上下浑然一起。

考场作文之二结构

结构要求可以说是作文要求里面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了。好的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素材需要积累,结构需要精心构思。一般而言,结构多数是总分式的。开头点题,第1段把自己的论点呈现出来,力求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尽量三四行结束。如果是材料作文,第2段就可以引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论点是怎么样得出来的,并详...

新课标中考作文之结构要完整

要点概述 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 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美 m 李普曼 可见,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和语言一样,都是给文章内容以具体形态的东西。这正像一座建筑,如果结构残缺,就不会美观。所以说,完整的结构是给人视听美感的基本条件。所以,人们常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最有价值的中考满分作文精讲二结构完整类

最有价值的中考满分作文精讲二 结构完整类。名师指津 结构完整,这是中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一篇未及完篇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么优美,观点如何新颖,也只能归入三类卷。如何把结构塑造得美丽而动人 完美无暇呢?1 在开头设置题记,让 眉眼 更传情。文段采撷 深邃的大海,湛蓝的天空中偶尔飘浮几朵白云。随着声声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