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测量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测量学基本知识。
一、 问答题。
1、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一是研究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地球科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二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测绘成图。
三是将图纸上的设计成果测设至现场。
2、地形测量的任务是什么?(绘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
3、测绘与测设有何区别?()
4、什么是水准面,水准面有何特性?()
5、什么是大地水准面? (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什么作用?(起高程起算面的作用)
6、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指的是什么? (
7、为什么测绘工作要取与大地体很接近的旋转椭球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 (
8、什么叫参考椭球定位? 参考椭球面的作用是什么?
确定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与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作用是测量的计算基准面)
9、若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曲率半径是多少? (r=6371km)
10、测量工作的实质是什么?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什么表示? (
11、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有那些?()各有什么用途?
12、大地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 参考平面地是椭球面。坐标单位:经纬度。
大地坐标:为平面坐标。参考平面地是水平面坐标单位:米、千米等。
1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14、高斯投影是一种什麽样的投影? (正形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以赤道为横轴,以**子午线为纵轴建立的)
15、为什么要进行高斯投影的分带投影?(控制投影变形) 一般采用哪两种投影分带? (3 °带和6 °带)
16、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为避免高斯投影的横坐标(y)出现负值并能区分是哪一种投影带的坐标,应对坐标值做怎样的处理?
将每个带的坐标原点向西移500km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x全为正值,为避免横坐标y出现负值, 我国规定将每个带的坐标原点向西移500km。由于各投影带上的坐标系是采用相对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能区分是哪一种投影带的坐标,规定在横坐标y值前面冠以投影带的带号。)
17、北京的大地经度为116 °23′,试计算它所在6 °带和3 °带的带号和**子午线的经度?
18、什么叫绝对高程? (什么叫相对高程? (什么叫高差? (高差的正负说明什么? (高差的正负说明了两点之间的地面起伏,表明两点之间的高差与高程起算面无关。)
19、测得一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528.525m,已知该相对高程的假定水准基准面的绝对高程为42.618m,试计算该点的绝对高程?()
20、水平面和水准面有什么区别?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叫做水平面)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有何意义? (可以简化计算和绘图工作)
静止的水面所形成的曲面称为水准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普通测量是将大地水准面近似看做圆球面,将地面点投影到圆球面上,然后再描绘到平面图纸上,显然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在一定得精度要求和测区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往往以测区中心的切平面代替水准面,直接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测区中心的水平面上来决定其位置,这样可以来简化计算和绘图工作。
21、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x,y ,h)地形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p1)
22、为什么要建立国家控制网? (因为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国家各级控制网的作用是什么?
原因:为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国家控制网。
布设方案:一等三角锁、二等三角锁(网)、三、四等三角网。
一等三角锁: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二等三角锁(网):是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三、四等三角网:是对整个控制网的加密。
23、为什么要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可控制全局;②为减少误差积累;③可分组进行作业。) 图根控制点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直接作测站点使用,进行碎部测量,二是作临时增设测站点的依据。)
图根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地形图测量。它是控制测量的一类,只是精度比较低一点,点位的布置要满足碎部测量的要求。在碎部测量时,当控制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是需要增加图根控制点。
图根控制点的作用:碎部测量。
24、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
1)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
2)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3)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
4)在管理上——“严格检核”
25、什么叫地物?()什么叫地貌? (
26、平面图和地形图有何区别? 地形图和断面图有什麽区别? p5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后,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27、何谓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及其作用是什么? (
二、 计算题。
1、已知两点的相对高程分别为 h′1=123.737m,h′2=213.514m, 并同时已知 2点的海拔为 h2=324.
579m,试求 1到 2两点之间高差是多少? 1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
2、设图上长度是 1cm,分别代表实地水平距离20m、100m、500m、1km, 试求相应地形图的数字比例尺及其比例尺精度?
3、已知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123.45m,问在 1:1000和 1:5000的图上是多少厘米?
4、在工程设计中,如在图上的量距误差为 ±0.2mm,试问在 1:500 和 1:2000的地形图上设计时,其实地距离误差各为多少?
5、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某农业站的面积为46.3平方厘米,其中误差为 ±1.4平方厘米,问该农业站的实地面积和实地误差各为多少平方米?
第二节: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一、 问答题。
1、直接观测与间接观测有什么区别? 试举例说明。
在实际测量中,一些未知量可以直接观测获得,如用水准仪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用经纬仪测定二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用钢尺丈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等等,而某些未知量不可能或不便于直接进行观测,而需要由另外一些直接观测量根据一定得函数关系计算出来,间接观测获得。如求算导线某边的坐标方位角、求算某三角点的坐标,等等。
2、何谓独立观测? 何谓相关观测? 试举例说明。
在实际测量中,一些未知量可以直接观测获得,如用水准仪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用经纬仪测定二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用钢尺丈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等等,而某些未知量不可能或不便于直接进行观测,而需要由另外一些直接观测量根据一定得函数关系计算出来,间接观测获得。如求算导线某边的坐标方位角、求算某三角点的坐标,等等。
3、 必要观测与相关观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进行必要观测? 试举例说明。
以观测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对每一个内角的观测,4、 什么叫观测条件? (等精度观与不等精度观测有什么区别? (试举例说明。
人、仪器和外界条件,通常称为观测条件。
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非等精度观测。
5、为什么在测量工作中观测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测量是在一定外界条件。
下完成的) 在实际测量作业中怎样防止粗差或错误的发生? (按照已规定的。
操作规程进行测量,要有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测量工作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外界环境、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仪器本身的构造的不完善的原因,读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粗差在观测结果中是不允许出现的,为了杜绝粗差,除认真仔细作业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检核措施。
6、何谓系统误差? (在实际作业中怎样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
的影响(对观测值加改正数或采取一定的观测程序和观测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7、何谓偶然误差? (在实际作业中怎样减少偶然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对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求平均值)
8、偶然误差的特性是什么? (
9、为什么对某量进行多次等精度观测后, 取观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量的观测结果? 试用偶然误差特性说明之。()4)
10、什么叫观测值的真误差? (观测值—理论值)什么叫观测值的改正数? 最或是值—观测值) 观测值的改正数有什么特性?
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
改正数: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
对于等精度观测,观测值改正数的总和为零。
11、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有哪几种? (其意义如何?
12、什么叫中误差? (为什么用它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 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 中误差和真误差有何区别?
13、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有什么关系? 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可以通过哪两种途径?
n个同精度独立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等于各观测值的中误差除以根号n)
14、什么叫相对误差? (为什么要用相对误差来衡量某些观测量的观测精度? (
15、什么是极限误差? (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规定的? (在实际作业中起何作用? (
16、何谓误差传播? (误差传播定律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
17、怎样根据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 计算其倍数函数的中误差,()2-7) 和差函数的中误差以及线性函数的中误差? (2-11)
18、利用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计算其一般函数的中误差, 要经过哪几步?
)(2-8)和(2-9)
第二部分:测量仪器及应用。
第一节:水准仪及应用。
一、 计算题。
1、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后视 a点标尺读数为0.972m,前视 b点标尺读数为1.732m,并已知 b点高程 hb=213.345m,试求 a点高程ha?
a=0.972m b=1.732m hb=213.345m
ha= hb-hab= hb -(a-b)=214.105m
2、将图2-1-1中的观测数据和已知点bm2 的高程记入表2-1-1 中,试计算点高程?
测量员培训
水准仪操作使用规程。一 根据实验项目借用相应的仪器及附件 在借用仪器及附件时认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二 使用仪器前必须先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三 仪器充电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时间进行充电 以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四 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将仪器从仪器箱中取出 轻拿轻放 测量前先要将仪...
测量员培训试题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培训试卷。测量员 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单选题 每题1分,共50分 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 高差。2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假定水准面。3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往返较差 相对误差 闭...
测量员培训板块
4 如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依靠在肩上,使仪器几乎直立,并用手扶住仪器。搬站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站时应把所有制动螺旋略微关闭,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至于晃动 搬站距离较远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行前检查仪器是否锁好,安全带是否系好,仪器箱提把,背带是否牢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