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发布 2021-04-09 22:36:28 阅读 8643

第九章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发酵过程: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液处理。

1)了解青霉素的发酵工艺、

青霉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抗革兰氏阳性的抗生素,由真菌生产的次级代谢产物,生长无关型。

2024年,英国弗莱明(fuleming)发现青霉素。

抗生素分类。

1、根据抗生素的生物**分。

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

真菌:青霉菌属、头孢菌属、担子菌;

细菌:多粘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

植物或动物:蒜蒜素;动物脏器鱼素。

2、按抗生素化学结构的分类。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含一个四元内酰胺环。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既含有氨基糖苷,也含有氨基环醇。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加霉素,含有一个大环内酯作配糖体,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

四环类:四环素、土霉素,以四并苯为母核,大都为放线菌生产。

多肽类:多粘菌素、杆菌肽,含有多种氨基酸,经肽键缩合成线状、环状或带侧链的环状多肽。

作用:抑制细胞壁合成。合成路径为氨基酸、肽类衍生物。

生产工艺。1、菌种:产黄青霉。

生长发育分六个阶段:

—ⅳ期:菌丝生长期,适宜做种子;

—ⅴ期:青霉素分泌期,菌丝生长趋势减弱,大量产生青霉素;

期:菌丝体自溶期。

i期分生孢子发芽;

ii期菌丝繁殖;

iii期形成脂肪粒,积累贮藏物,适于作种子;

iv期脂肪粒减少,形成中、小空泡;

v期形成大空泡,脂肪粒消失;

vi期细胞内看不到颗粒,个别细胞出现自溶。

2、培养基:

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等;

氮源:玉米浆、麸皮粉、无机氮源;

前体:苯乙酸或苯乙酰胺;(一次﹤0.1%)

无机盐:s、p、ga、mg、k等。

铁离子有害, 控制在﹤30g/ml。

3、发酵条件控制。

补糖:残糖降至0.6%(ph上升);

补氮:氨氮0.05%,补硫铵、氨水或尿素;

ph:6.4—6.6,加糖、加酸、加碱调节;

温度:前期,25-26℃;后期, 23℃;

通气比:1:0.8;

溶氧:﹥氧饱和溶解度的30%;

消沫剂:玉米油、豆油或化学合成消沫剂。

详细如下。 温度控制:前期25-26°c,后期23 °c;

ph控制:一般为6.4-6.6,加酸加碱及加葡萄糖控制;

通气:一般为1:0.8vvm;

溶氧:﹥氧饱和溶解度的30%

搅拌:要求发酵液中溶解氧量不低于30%。

泡沫与消沫:少量多次加入消沫剂,在发酵前期不宜多用,玉米油、豆油或化学合成消沫剂。

加糖控制:根据残糖量与发酵过程中的ph来控制,也可根据排气中co2与o2量来控制,残糖降至0.6%(ph上升)。

补氮:发酵液氨氮控制在0.01-0.05%,补硫铵、氨水或尿素;。

加前体:残余苯乙酰胺浓度控制在0.05-0.08%。

4、青霉素的分离纯化。

1. 过滤:板框、真空转鼓;

2. 萃取:醋酸丁脂,2-3次;(具体步骤:

将发酵滤液酸化至ph2,后加相当于发酵滤液体积1/3的醋酸丁酯,混合后以碟片式离心机分离;然后以1.3-1.9%nahco3在ph6.

8-7.1条件下将青霉素提取到缓冲液中,再调ph2,将青霉素从缓冲液转入到醋酸丁酯溶液中)

3. 脱色:活性碳,150-200g/10亿单位;

4. 结晶:浓缩结晶或直接结晶;

5. 洗涤。

6. 干燥。

流程工艺。了解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

常用菌:北京棒杆菌,钝齿棒杆菌。

氨基酸:氨基,羧基,与氢直接连接在αc上。

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酸水解或酶水解。

调浆:干淀粉用水调成10-11bx的淀粉乳,加盐酸0.5-0.8%至ph1.5。

糖化:蒸汽加热,加压糖化25min。冷却至80℃下中和。

中和:烧碱中和,至ph4.0-5.0

脱色:活性炭脱色和脱色树脂。活性炭用量为0.6-0.8%,在70℃及酸性。

条件下搅拌后过滤。

斜面培养:主要产生菌是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节杆菌属。

我国各工厂目前使用的菌株主要是钝齿棒杆菌和北京棒杆菌及各种诱变株。

生长特点:适用于糖质原料,需氧,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

斜面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组成的ph7.0-7.2琼脂培养基,32℃培养18-24h

一级种子培养:由葡萄糖、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及硫酸锰组成。ph6.5-6.8。1000ml装200-250ml振荡,32℃ 培养12h。

二级种子培养:用种子罐培养,料液量为发酵罐投料体积的1%,用水解糖代替葡萄糖,于32℃ 进行通气搅拌7-10h。种子质量要求:

二级种子培养结束时,无杂菌或噬菌体污染,菌体大小均一,呈单个或八字排列。活菌数为108-109 /ml。

尿适应期:素分解出氨使ph上升。糖不利用。2-4h。

措施:接种量和发酵条件控制使期缩短。

对数生长期:糖耗快,尿素大量分解使ph上升,氨被利用ph又迅速下降。溶氧急剧下降后维持在一定水平。菌体浓度迅速增大,菌体形态为排列整齐的八字形。不产酸。12h。

措施:及时供给菌体生长必须的氮源及调节ph,在ph7.5-8.0时流加尿素;维持温度30- 32℃

菌体生长停止期:谷氨酸合成。

措施:提供必须的氨及ph维持在7.2-7.4。大量通气,控制温度34-37 ℃。

发酵后期:菌体衰老,糖耗慢,残糖低。

措施:营养物耗尽酸浓度不增加时,及时放罐。发酵周期一般为30h。

1)培养基。

碳源:淀粉水解糖、糖蜜、乙醇、烷烃。

氮源:铵盐、尿素、氨水。

c/n=100:15 21,实际高达100:28

原因: 1)用于调整ph。

2)分解产生的nh3从发酵液中逸出。

无机盐:磷酸盐、镁、钾、钠、铁、锰、铜,其中。

磷酸盐对发酵有显著影响。

不足:糖代谢受抑制,菌体生长不足。

过多:a.细胞膜磷脂生成量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

b.促使丙酮酸和乙醛(由丙酮酸脱羧生成)缩

合生成缬氨酸的前体物—— 乙醛乳酸,使缬氨酸在发酵液中蓄积。

生长因子:生物素。青霉素。

作用 :生物素: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与脂肪酸及磷脂合成有关。

可改变细胞膜的成分,改变膜的透性、谷氨酸的分泌和反馈调节。含量高时,细胞膜致密,阻碍glu分泌,引起反馈抑制。

青霉素:抑制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酶活性,引起肽聚糖结构中肽桥无法交联,造成细胞壁缺损,在膨胀压的作用下代谢物外渗,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提高了产量。

2)ph的影响及其控制。

作用机理: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和菌的代谢。在氮源**充分和微酸性条件下,谷氨酸发酵转向谷氨酰胺发酵。ph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

方法:流加尿素和氨水。

3)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4)溶解氧的控制。

不足:发酵液ph值偏低,生成乳酸和琥珀酸,谷氨酸少。

过大:nadph2通过呼吸链被氧化,影响 -酮戊二酸还原。

氨基化,使 -酮戊二酸蓄积。

1. 菌体生长阶段:30 34℃

2. 产酸阶段:34 36℃

谷氨酸的提取。

1)等电点法:操作简单,收率60%。周期长,占地面积大。

2)离子交换法: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吸附谷氨酸形成的阳离子,再用热碱洗脱,收集相应流分,再加盐酸结晶。

1)emp:丙酮酸,atp,nadh2

2)hmp:6-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酸。

nadph2: -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必需的供氢体。

3)tca循环:生成谷氨酸前体物质 -酮戊二酸。

4)co2固定反应:补充草酰乙酸。

5)乙醛酸循环:使琥铂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的量得

到补充,维持tca循环的正常运转。

谷氨酸脱氢酶。

6)还原氨基化反应: -酮戊二酸谷氨酸。

了解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生产原料:

1、薯类原料甘薯、木薯和马铃薯等。

2、谷物原料玉米、高梁、大米和小麦等。

3、糖类原料废糖蜜、甘蔗、甜菜等。

4、野生植物原料椽子仁、土茯苓、楝树果等。

5、纤维原料森林工业和木材加工工业的下脚料、农作物秸秆、甘蔗渣、废纤维垃圾和废纸浆等。

6、其他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淀粉渣等。

一)酒精酵母的生长条件。

温度: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9~30°c,最高位38°c,最低位-5°c。50 °c死亡。

ph:影响营养物的吸收与酶的活性。当ph为碱性时。酒精产量减少,甘油的产量增加。酵母最适ph为4.8~5

培养基的组分:碳源一般为葡萄糖。氮源为有机氮和氨态氮。

二)酒精发酵动态

1.前发酵期。

1. 酵母菌迅速繁殖。

2. 糖分消耗也比较慢。

3. 温度升不快。发酵期温度一般不超过30℃。因为温度太高,会造成酵母早期衰老,如果温度过低,又会使酵母生长缓慢。

4. 发酵菌少,易被杂菌抑制,防止染菌。

2.主发酵期。

1. 进行酒精发酵。

2. 醪液中糖分迅速下降,酒精分逐渐增多。

3. 产生了大量的co2

4. 温度快速上升。控制发酵温度在30-34℃

3.后发酵期

1. 发酵醪中酒精和co2产生得也少。

2. 后发酵阶段,因为发酵作用减弱,发酵产热减少,发酵的温度逐渐下降。此时温度应控制在30-32℃左右。

(三)酒精发酵工艺。

根据发酵醪注入发酵罐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酒精发酵的方式分为间歇式连续式两种。

四)影响酒精发酵因素的讨论

1.稀释速度。

在间歇发酵中,糖化醪要求自接种后8-10小时内加完,这样可以有较长的后发酵时间,将糊精彻底水解发酵。

酵母的繁殖速度取决于发酵醪营养物质浓度,而营养物质的含量又取决于进料和出料速度。所以,控制进料速度,就可以控制酵母细胞数和营养成分。

2.发酵醪ph值的控制。

降低发酵醪中的ph值,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连续发酵无菌条件要求较严,其ph控制在4.0-4.

5为宜。间歇发酵ph值可控制在4.7-5.

0。在上述ph值范围内,较接近于糖化酶作用的最适ph值。

ph值的控制,可用h2so4来调节。如果ph值太低,不但会抑制杂菌的繁殖,同时也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还会使糖化酶钝化,影响发酵成果。

发酵工程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食品与医药上的应用。周月 1131602217 生物工程1132 摘要 几十年来,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和食品工业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和植物细胞的发酵工程在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的进展,并且综述了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其进展,包...

ProE逆向工程应用实例

pro e逆向工程应用实例析 正向造型法。摘要 总有不少人,认为逆向一定要完全忠实于点云,所有点或线或面都完全根据点云生成,其实对于一般的消费电子或通常的产品,逆向造型更多的是采用正向的方法。点云是提供一个数据 的参考而已。密集点云在wildfire中的处理。1.正向造型法对大多cad软件来说,逆向...

水锤预防工程实例应用

囊。输配水技术与设备。水锤预防工程实例应用。王。挺。重庆水司设计院,重庆 摘要 远距离输水工程中易发生多处水柱分离并造成断流弥合水锤危害,在这种泵站管路设计中,应作全面的水锤电算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护措施。结合重庆市茅山峡系统工程实例分析。关键词 水锤分类 断流弥合水锤 水锤防护 止回阀 水锤又称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