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技巧 展现创新之美

发布 2021-03-31 20:42:28 阅读 3138

导语:高考即将来临,众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复习阶段,如何高效地复习,最大化地提高成绩呢?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方法指导,欢迎大家进行**学习。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

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

”黑格尔也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

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

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

“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精心打造首尾。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末尾才露出姿容。

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现”。河南一考生的《一把生锈的锁》,文章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自信随岁月逝去。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实实在在的锁,另一方面指心灵上的锁,生动形象。重庆一考生的《菊花飘香的时节》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

2.紧跟时代步伐。北京高职一考生的《时尚流行我心定》作者首先用“时尚”作为文章的开篇之语,继而用现实生活中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来阐述所谓的时尚。

然后,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时尚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有时代特色。江西一考生的《把“意见”刻录成光盘》,好就好在不落窠臼,采取网络搜索的形式,从而似乎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感,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就自自然然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搜索结果”就成了作者简短的点评,最后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

本文的内容没有过人之处,出彩的就是它的形式。

3.敢于逆向思维。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七)》中,大对小,厚对薄的包容容易理解,但微小对广博的包容,静止对流动的包容,沉默对喧嚣的包容,此种创意实在是独辟蹊径,非同一般。

江苏一考生的《项王项王若奈何》,作者进行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历史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对历史人物;项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诠释,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主题:灵动的水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可以造就一个英雄。

满分作文之形式创新技巧

写作过程中,如果你能找到与众不同的材料,对生活持有新颖独到的认识,你就能实现内容创新 如果你从服务内容需要出发,找到别具一格的非常规文体,你就能实现形式创新。所谓 形式创新 要求区别于中规中矩的记叙文 说明文 议 等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文体和 标题加上一口气的陈述到底 的结构形式。远离常式,启用变式,...

高考满分作文谈美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优秀作文美文欣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 高考满分作文谈美。上海卢惟元。大街上,有的人穿着很时髦,但看上去总让人觉得不舒服,而有的人虽然穿得普通,人们却觉得有一种美感。这种情形,跟曹操当年让崔季王圭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很相似,尽管崔季王圭相貌堂堂,华冠丽服,但使者却认为化装为卫士的曹操更英雄。究其根源,是因为前...

满分作文之结尾技巧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 长恨歌 有言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要说皇宫里的六宫粉黛,未尝不个个天生丽质,然而,惟独杨贵妃的回眸一笑,让唐玄宗 不爱江山爱美人 其实,写作文 特别是考场作文 亦是同样道理 引人入胜的开篇让读者一见钟情,耐人寻味的结尾更让人爱不释手,作文便有了成功的保证。著名学者黄政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