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堂)作文写作知识与技巧。
重庆104中田云锐整理。
一、课堂作文老师老师看什么?
或者是这样评分:
二、考场作文评卷教师看什么?
一)、第一印象:卷面和书写
卷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是文章的直观外在形象,是考生作文与阅卷老师见面的第一印象。表面看来卷面书写的最高分值也就是3—5分,但其影响的心理分、印象分是三五分远远不能打住的。
其一,影响内容分。中考阅卷在炎热的七月,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如果你的答卷字体潦草,标点不清,错别字连篇,自然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丢掉内容分当属必然。
其二,影响感情分。混乱的字迹,混乱的标点,横七竖八勾画的线条,仿佛“天书”一般令阅卷老师反胃,甚至于使人联想到你的学习态度:连中考答卷都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可见平时更是糟糕。
老师的情绪变化,自然用“有色”眼光来审读你的文章,对于作文评卷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工作来讲,你的分数定会应声而落。
作文文卷面清晰整洁,书写美观大方,字数达到规定要求,能够让阅卷老师形成好的第一印象。阅卷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考生基本功扎实,不会有什么差错,即使有,也是偶然的。如果阅卷老师带着这样的想法去看你的作文,你还用担心什么呢?
因此即使你的书写水平有限,不能达到美观大方的较高要求,最起码要做到端正清楚这个最低要求。
补充:考场(课堂)作文必须做到以下:
1、书写格式。
2、使用老师规定的删除符号“()不准用涂改液、改正纸。
3、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签字笔,不准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写 。
4、写合理的大小的字(占方框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字的大小要均匀。
5、尽量不写错别字 。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都点圆点或者一逗到底。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标点符号,增强表达效果。
7、段数。考场作文分为几段更好?多多益善,600-左右的作文,至少分8个自然段以上。
8、准确控制字数。
按规定的字数写。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字左右。
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养成在作文纸空格数内行文的习惯。如果超出作文空格数,往往出力不讨好。
二)、第二印象:拟题(明眸善睐亮全篇):只针对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
三)、评分要素排序:
1、写作切题(不能偏题)。“偏题、死无葬身之地!”
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决定了阅卷老师只能泛读,不能全部精读细看。适应这种阅卷特点,考生应特别注意扣题点睛。在写议**或抒情散文时,考生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的点明题旨,回扣题意,这样才会大大加深阅卷者对此份作文“中心明确”“中心突出”的印象。
写作记叙文时,尽管作品的主旨能够暗合题意,但为保险起见,也应该有意识的用明朗的“点睛”之笔来升华文旨,提醒阅卷老师,自己的文章是紧扣题意来写的,避免因含蓄而导致误判。
切题的技巧: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
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写作切题(不偏题)示意图:
2、开头和结尾特别是结尾写得怎样。
3、写作内容是否具体生动(语言)
4、是否有创新的写作形式(选材、组材)
5、立意是否有深度,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三、考场(课堂)作文的写作步骤:(写作流程)
1、审题(拟题)
2、立意 3、选材
4、组材(编题纲、安排开头和结尾等)
5、行文 6、修改。
考场作文必须按照上面的写作步骤,这样写出的作文能合乎要求,并且写作速度也会很快。
四、考场作文的写作步骤详解:
一)审题 1)、审写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确立中心。就记叙文来说,就是要弄明白文章:
1)、是写人为主体,还是叙事为主体,写人,是写一个人,还是写两个人或是写一群人;叙事,是叙述一件事,还是叙两件或叙几件事,如《寒假生活二三事》和《寒假中难忘的一幕》。如《我的老师》和《我和老师》。
2)、写景,还是状物。写景,是写静景,还是写动景;状物,是状动物还是状植物,审题时都要弄清楚。
2)、审题目的意思。
例1:《我们的心近了》
我们”,不是指一个人,而是多人:我与老师、我与朋友、我与亲人等,,还可以考虑:我与动物、我与植物、我与环境、我与网络等。
心近了”这里可以理解为“矛盾化解”、“隔膜消除”、“关系融洽”……心”,不可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上,而是“心”的交往: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谈认识、诉情感、说体会、表感悟等,可以成为下笔的立足之点。“近了”:
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要表现出“不近”(不理解、不认识、反感等)到近(理解、认识、好感)的变化过程。
例2、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即“我”的范围)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这个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注意: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比喻义或有引申义。如《路》、《我眼中的色彩》等。
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例3: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精神层面上理解“风景线”的内涵,更能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它可以是一种值得倾吐的情感、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优雅的涵养,还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大爱的胸襟。这道风景线或者是赏心悦目的,或者是令人回味的,但都应该是美好的、高雅的、感人的,是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
3)、审重点词(和次重点词——可以视为题目的限制词)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忆趣》《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它们的题眼分别是“有意义”“难忘”“趣”“拨动我心弦”。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重点词是“喜欢”,次重点词是(限制词)“最”。如《知足常乐》,重点词是“常乐”,次重点词(限制词)是“知足”。 快乐的星期天》,重点词是“快乐”,次重点词(限制词)是“星期天” ,写作的重点一定要突出“快乐”,不能把此文写成一般的星期天。
补充:审题如有创新的意识或能力,当然更好。
例:以“我的老师”为题。
[点拨]**题类型,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我们首先要弄清“老师”指什么?凡是能够传授知识、技术、给人启示、教育的都可以称为老师。
题目的要求:写老师。至于对象、体裁、人称、时空、内容等均未作要求,写作时可以“任你行”。
可以写记叙文《记我的老师××》可以写散文《感谢你,我的老师!》,可以写书信体《给××老师的一封信》,可以写《电脑--我的老师》,《小狗--我的老师》《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等等。
三、拟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文“活”而腾飞。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使人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拟题三忌:1、以文中所给的话题为题目。
如: 《父爱》、 我的爱好》、《位置》、《诚信》、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
2、过于平白直露,没什么文采。
如:《我爱写作》、《我爱父亲》、《伟大的父爱》
3、标题过长,语言不简洁。
如: 《读书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人生时时处处离不开选择》、《无私的选择才是高尚的选择》
拟题技巧:1、 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设问等修辞方法做标题:
1)、比喻法;以“心”为话题:《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2)、拟人法:以“诚信”为话题:《“诚信”喊冤》、《诚信”的自白》、《诚信”漂流记》
3)、夸张法:以“世界”为话题:《世界很小是个家》、《一花一世界》
4)、引用法:以“风”为话题 ,自拟题目:《夜来风雨声》、《春风不度玉门关》、《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中考作文技巧 立意技巧
中考作文技巧 立意技巧。意 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xx收集了中考作文技巧 立意技巧。一 留心生活,由小见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 浓缩 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
中考作文技巧
一 找准题眼。题眼是作文标题中最关键的词语,它体现了文章表述的重点。审视题目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找准题眼。一 偏正短语。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往往就是题眼。例 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无声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
中考作文技巧
记者彭丹 中考作文占60分,是初三生复习的重点,而且作文又是最容易丢分的部分。相关老师表示,审题不清 缺乏文采 文章较 平 是初三生中考作文常犯的三种错。审题不抓关键词。北京八中老师刘艳认为,在近几年的中考评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审题不抓关键词,这样在写作时就很难抓住重点,容易跑题。如 动力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