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作文看2019命题趋势

发布 2021-03-17 00:11:28 阅读 2610

由2010高考作文看2011命题趋势。

探寻规律找变化胸有成竹备来年。

2023年高考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更给人许多鲜活的启示。高考作文命题虽小,但折射出来的问题却不小,可谓是从细微处切入了时代。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给笔者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地方的命题已逐渐摆脱“八股式”命题方法,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贴近现实,富有“时代内涵”。我们研究202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既能看出在过去一年里语文教学的导向和追求,又能找出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对2023年的高考起良好的**和引导作用。

综观202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发现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

2010高考作文回顾。

题型渐趋明朗,偏重材料作文。

2023年各地高考作文的命题的题型,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一枝独秀。2023年高考作文试题,打破了以往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在今年的19套试卷中,新材料作文略占上风,为10个,分别是陕西卷、辽宁卷、上海卷、全国卷i、海南宁夏卷、福建卷、湖北卷、安徽卷、四川卷、山东卷;命题作文紧随其后,有8个。

分别为江西卷、北京卷、江苏卷、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重庆卷、全国卷ii;话题作文仅仅有一个,是天津卷。天津卷去年的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的作文是全国高考作文题中仅存的一个话题作文,今年也是仅仅这一考区以话题作文的方式出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很值得我们关注。按照高考作文命题一般保持三年连续性和一贯性的原则,2023年天津卷的作文题也很有可能是话题作文。

这是倒是我们拭目以待的。

命题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浙江卷的考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题中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

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关键在于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全国卷i的试题所给的材料是幅漫画,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它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精妙至极,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

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不管现实有多么的不完美,有多少令人愤怒的罪恶和不公,作为已经**的高中生尽管需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方面,以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但同时必须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做一个“真的猛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否则,一味的遮蔽双眼,逃避现实,即使在学校里能侥幸得逞,保持一种伪天真,但到了社会上要么沉沦颓丧,要么愤世嫉俗,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人生的方法。而唯有直面现实,才能培养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

这种直面现实的命题思路是以前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

强调生活体验,提倡独抒性灵。

今年高考作文又一个显明的特点是都强调了高中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命题贴近学生实际。总的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人为本,关注生活,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提倡学生独抒性灵,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如江苏卷《与你为邻》,可以写得很纯粹很家常,甚至相当“故事化”,而不会担心跑题偏题。

事实上,日常中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

如果我是考生,会选择在最平常处下笔。是的,日常很平凡,但只要在平凡中求新求异,就能展示出奇巧构思、惊心动魄。

全国卷ii的作文题,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这些都有利于考生抒写一个真实的自我。又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也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人生,转向了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如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更体现了这个特征。

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该话题利于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考生写作时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

江西卷的《找回童年》的命题,也昭示和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富含哲理色彩,注重理性思辨。

高考作文不仅是一次作文水平的考查,还让考生在写作时注重思考,接受人生的教育是今年命题的一大亮点。这在命题中的体现就是文题极具哲理色彩。如全国卷ii的作文题,十分注重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

要写好这篇作文,要在强调“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之后,表达出对“浅阅读”的明确认识。无疑,对于“浅阅读”可以从正面、反面或辩证的角度立论,关键在于观点明确,有细节上的展开。“浅阅读”恰恰与我们饱受争议的应试体制和以考试为终极目标的功利性阅读形成鲜明对照,它代表的是一种在知识中获得实用能力和愉悦身心享受的新方向。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更加平易近人,才能让阅读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与各种的**中抢占领地。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再一次印证了高考作文注重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又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用它作为材料来命题,思辨不言而喻。

今年命题最能体现理性思辨的要数安徽卷和上海卷。安徽卷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上海卷的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着想等角度展开等等,引导社会关注这一现象。

紧跟国际概念,倡导环境保护。

环境关系着每一个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今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鲜明的体现了出来,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包括这一次大家看到世博主题也是环保,事实上从2023年年底中国哥本哈根大会参加回来以后,我们对于环保的态度是今年的一个主旋律,所以我们看到像绿色生活,还有像关于捕鱼,鱼要从中国孟子的古训一直到丹麦的,我们怎么样来看捕鱼的事情,其实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想今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的环保在世界上一直受诟病,所以我觉得这些题目是正合适的。

2010高考作文展望。

以上是我们对202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所作的简要的分析,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未来的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无外乎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止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

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

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23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是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一个热点,一直深受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视野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写“古人”,满篇全文与“古人”对话这些方面,怎能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想望?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

远离现实、比较虚的题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做的。

看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过去过重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1.继续以 软文化 为主导思想。所谓 软文化 就是那些能体现精神 心灵层面的内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体现在作文中,例如那些能体现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素材,我有一双 的翅膀 就是一个好的例证,北京的符号 也是这样的。2.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2009年高考作文中,...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1.继续以 软文化 为主导思想。所谓 软文化 就是那些能体现精神 心灵层面的内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体现在作文中,例如那些能体现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素材,我有一双 的翅膀 就是一个好的例证,北京的符号 也是这样的。2.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2009年高考作文中,...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页。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1.继续以 软文化 为主导思想。所谓 软文化 就是那些能体现精神 心灵层面的内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体现在作文中,例如那些能体现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素材,我有一双 的翅膀 就是一个好的例证,北京的符号 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第页2019年高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