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记叙文结构行文模式 “线索串珠式”的运用

发布 2021-03-09 20:17:28 阅读 2257

「记叙文写作」记叙文结构行文模式:“线索串珠式”的运用。

著名作家刘白羽说过:“生活五花八门,色彩斑斓,可是你要是从中理不出个清晰的线索,得不出个明确的概念,也就无法概括,无法结构,也就不能用具体的形象把生活的真正的、深刻的东西表达出来。”

未经整理的材料就像散落的珍珠,难以拾起,更难以运用。如能用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为了美丽的珠链,既容易拾起,又能做各种装饰。通过拾针引线在材料中找线索,将内容归类,也就是寻找一根“线”,让同学用它串起记忆中的颗颗珍珠。

一篇文章,总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只要找准这根“线”,就可以很快地把珠子串起来。珠子被线穿起来后,一篇井然有序的文章就成功了。

如果把文章比做人体,那么就必须有血脉神经贯穿全身,才能把心脏里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所有细胞,大脑的指令传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彩线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联系文章各个组成部分,使之成为有机整体。

如,郭沫若的《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运用了线索串珠法。

(一)组材技巧“线索串珠法”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全文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串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组织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篇内容集中统。

一、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形式优美的佳作,犹如用一根线把零散的珍珠贯串起来。使用这种方法,不仅使文章材料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而且能快速构思布局,形成完整的文章。

“线索串珠法”组材技巧,涉及选材、剪裁、组合(组材方法)。组合,就是组织材料。一篇作文题,在审题、立意(定中心)、剪裁后,就要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进行有序的组合。

“线”,即时间、地点等线索。用某一种线索,来串”珠”成文。“珠”是指材料。

读读《危险是什么》,虽然它不是一篇记叙文,但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启示,用了这种模式,是不是作文变得非常容易?这篇作文围绕“危险”这一话题反复抒写,角度不同认识各异。这种以话题为线索串珠式结构贵在抓住一个话题,然后对话题进行合理分解,从分解出的多个角度或层面分别进行描述和评价,即成一篇主题明确的作文。

危险是什么。

——访大千世界。

雪花说:危险是橘黄太阳升起的一刻,他的火热让我身心融化,从此,我便不再是我了。

小溪说:危险是我迷了路,不小心流入了苦涩的死海,我的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腊梅说:危险是****的时候,冰雪消融,那些千姿百态的“娇娘”也该出闺了,我只好躲入土壤中,留得暗香在。

柳树说:危险是稻谷成熟的季节,他们用金黄加冕,我却用它来表明颓败。

田鼠说:危险是猫头鹰,瞧,他正睁一眼闭一眼“瞄准”我呢。

猎豹说:危险是偷猎者的猎枪,他们用小心的欢呼声宣告我生命的消亡。

小喜鹊说:危险是杜鹃的到来,她总是将孩子留下,而她的孩子,又总是将我们挤出温暖的家园。

乌鸦说:危险是树旁的人家,他们老是不明事理,总以为我的叫声给他们带去了灾难,每次都将我赶走。这是哪门子的事呢?

嫦娥说:危险是那两颗仙丹,我本以为长生不老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哪知……唉,如今只有“独寒”了。

小王子说:危险是我娇弱美丽的玫瑰,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可是,她总是把刺高高扬起。

统治者说:危险是人民的思想,那是比剑更可怕的东西,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忧愁者说:危险是头上的一方天,谁知道它什么时候塌下来,哦,我到底应该躲在哪儿呢?

病重者说:危险是满脸严肃的医生走进病房,手里还拿着一张纸。天知道那是病危通知书还是催款单啊。

饥饿者说:危险是走一天都找不到人家,没有要饭的地方,我只好等死了。

教育家说:危险是现在的孩子享乐太重,不懂吃苦。

我说:危险是我不懂什么是危险。

(二)方法要求设计线索,纲举目张。

“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它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串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巧。它能把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要掌握常用设置线索的方法。

当作者选定一个能带动一切的线索时,他就可以把各种材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构思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确定叙述的线索,只有确定了线索,情节结构才能安置自如。线索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作用可分为叙事线索、抒情线索、逻辑线索;根据多少可分为单线、复线、多线;根据重要程度可分为主线、副线;根据藏露程度可分为明线、暗线等等。

由于事物错综复杂、题材的千差万别以及作者思路的千变万化,线索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掌握常用方法。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线。所以“线索串珠法”就通过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线索是把记叙文中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繁杂零碎的人、事、景、物的材料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一线串珠,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

其设计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1)以人物为线索。用这种线索写出的作品往往真实感较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在故事中,线索人物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参与人,也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人,但必须是见证人,因为他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

(2)以物品为线索。在记叙文中,“事物”是组织情节、串联事件的重要凭借。用事物作为线索安排事件内容,该物应与人的情感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能引起人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而非一般的物品。

(3)以事情为线索。即以事件为轴心,来展露事件的全貌,这是一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

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这样构思别具匠心,富有艺术魅力,其中线索的安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时间为线索。即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它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将诸多材料组合成文章。

这种组材方法,费时少,文章层次清晰。

(5)以地点为线索。即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

写作时用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地点转换,就是空间的转移,或立足点、观察点的转换。在许多情况下,事情发展的时间和地点的转换是统一的,写作时,要注意二者的结合。

(6)以情感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以情感作为动力,推进情节的发展,可以真实地表露作者思想,使文章充满整体感。

但为了能使作品脉络清晰,不生枝蔓,写时就要注意对情感进行合理把握。

2.多条线索。

线索根据重要程度可分为主线、副线;根据藏露程度可分为明线、暗线。

(1)明线与暗线。

明线就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它可以是一条或几条,也可以是主线或副线。暗线就是由作品中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暗线大都是副线,有时也可以是主线。一般情况下,暗线只有一条,与明线构成有机的情节整体,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药》就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小栓治病的故事,暗线是夏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流血牺牲的故事。从表面上看,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病,好像是主线;而革命者夏瑜牺牲的故事是副线。

但从本质上看,从创作意图上看,恰恰相反。作者直接描写华老栓夫妇用人血馒头给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间接描写夏瑜这个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英勇牺牲的事迹,是和作者当时战斗着的沉痛心情分不开的。同时,这样写也正确反映了当时革命者与群众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条暗线(实际是作品的主线),主题就不会那么深刻了。这两个故事有内在的联系,并且极自然地糅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体。两条线索的联系在于“药”(物的联系),两个故事的联系在于“刽子手”(人),最后又在于“坟”。

这是悲剧的终结,因而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在“坟”上合起来了。它突出地批判了旧民主主义者脱离下层人民群众的局限性。

(2)主线与副线。

有的文章人物众多,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丰富、复杂,情节的安排往往是双线或多线发展的,但不管有多少线索,只能有一条是主线,起主导作用;其他线索只能作为副线,处于辅助地位。主线必须制约副线,副线必须紧紧围绕主线展开,并从不同侧面丰富主线,为突出主线服务。

如,《爸爸的花落了》全文有两条线索:毕业典礼和花。其中“花”是主线,突出了父亲对“我”成长的巨大影响。

而“毕业典礼”是副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文章的一开头,毕业典礼前,“我”由襟上的夹竹桃想起了爸爸,两条线索由此展开。其中,“花”象征着父亲的爱,也象征着父亲,由“花”引起了“我”的回忆,“我”想起了爸爸前一天在医院中所说的话,这些话在后面都有对应,一件件回忆由此展开。

而其中又穿插了爸爸对花的喜爱和毕业典礼的情形,用以衬托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后在文章的末尾,毕业典礼后,“我”看见爸爸的花儿落了,告别了童年,两条线索又重新汇集到了一起。这两条线索相互映衬,相互配合,把一件件回忆贯穿成一个整体,使全文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井然有序,也突出了“我”对父亲的爱。

3.展示新颖线索。

新颖的线索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的中考佳作《长大的感觉》,写了三个片断——身体长高后的得意感、年龄增长后的自豪感、思想成熟后的幸福感。作者把这三个片断分别安排在11岁生日、13岁生日、15岁生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来写,用“生日”这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又与题目的“长大”二字相呼应,极其清晰顺畅。

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以标点为线索,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几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字词”为线索,作者通过一字贯穿,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以歌词为线索,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一要体现 记叙 性质。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 当然,人可以是 虚拟化 的人,譬如动物 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

记叙文 懂你作文记叙文

懂你作文记叙文。懂你,不必千言万语。题记。那是一个飘雪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顶着风雪去上学。我总是会和主宰一个楼里的人在土中相遇,他就是我们初中在门口打更大爷的朋友。久而久之我们也成为认识的人,见面互相寒暄。那次,因犯了一个错误,被老师拽到收发室中教训。当我回去上课时,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正...

记叙文镜子作文记叙文

记叙文 镜子作文记叙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我细细品味这句话时,我就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安紫芊。至今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我躲在妈妈身后偷偷的看着她,而她却大方的走过来对我说 我叫安紫芊,你叫什么呀?那时我就认为她一定是一个大方开朗的女孩。后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