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小学:研究古代语文之学,自汉以来,称为小学。汉以后所谓小学的内容,和周时小学中的“六书”课程也不相同,周朝的六书课程只是教儿童认识当时通行的文字,汉以后的小学确实考究文字的源流,是专家学者的事业,不是小学生的功课。
自此以后,凡皆是解释文字的书都称小学。
2、十三经:“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三礼”《周礼》、《仪礼》、《戴礼》
易》、《书》、《诗》、《尔雅》、《孝经》、《孟子》、《论语》
3、老子“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
4、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的。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
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
5、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6、孟子“求放心”:
1)孟子认为,善端虽是人生来所固有,但在人心中并不是很牢固,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还有可能丧失。〈告子上〉称此为“陷溺其心”、“失其本心”或“放其良心”,简称为“放心”。孟子指出,“放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他认为应该像把放失的鸡犬再找回来一样,把放失的良心再求回来,恢复心中的善性。
孟子把这种方法称为“求放心”。
2)课堂笔记参考: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是把它放弃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
7、荀子“化性起伪”: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8、二程“主敬”:程颐认为:敬即是主一而无适,指人在交感万物的思虑之中,能使心有所主而纯一不二。
它是一种以入世为背景、以交感万物实践活动为条件的道德修养法。 程颐讲主敬,既追求主一无适的精神境界,又主张从内向外进行处物行义,于事物上明辨善恶是非。程颢主张敬须和乐,即主张一种内心识仁的安祥境界。
2、简答题。
1、谈谈孔子的“正名”思想。
正名就是整顿有些人特别是在位的人与他的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论和行动,正名是维护理的重要主张,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正名就是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谨守各自的本分。
2、孟子的“性善论。”
1)孟子提倡性善说,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只要扩充这个良知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2)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3、简述一下朱子的“理气观”“已发与未发”。
理气观:1)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天下之物无论是天然的或是人为的,都有其所以然之理,而且这个理在物没有产生以前就已存在。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2)①理气二元论。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着。②理在气先说。
他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③理全气偏说。
朱熹所谓理,是完全的,但具体的事物所禀受之气,则每每偏而不全。
已发与未发:(暂时无答案)
4、关于王弼的“以无为本”。
无”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意义:
“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化生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
5、关于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王守仁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
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把心学唯心论发展到极端,为他的知行合一学说奠定了宇宙观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3、材料题(答题步骤:现将材料译成现代汉语,然后说出思想并分析)
1、老子的治国理念。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言,也是构筑老治国理念的逻辑起点。它的意思有两层:首先,在政治上就是要管治,而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其次,治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不要无事生非,前一层意思表明老子注重治国,后一层意思表明老子的治国之术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统治者理应顺从客观,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率理而动,一切“道法自然”,凡事“无为自化”。
主张顺遂人性,因循为用。老子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
提倡去奢节俭,废刑省罚。
强调贵柔守雌,以弱制强。
2、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3、《四书章句集注》中格物致知的思想。
在朱熹看来,格物包括三个要点,即“即物”、“穷理”、“至极”。在朱熹的认识当中,理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和根据。所以穷理,就是要探求、穷索一切本源,于是三者的关系就是格物的核心在穷理,穷理离不了居奇的事物,穷理就要穷至其极。
朱熹认为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由于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达到通明,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方能达到。从上可知,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
4、庄子的“是非”认知论。
a、就名言层次来看,是与非是相对的概念,有是就有非,有非就有是,没有绝对的是,也没有绝对的非。而且,是与非这对概念,也具有排中性,没有又是又非。(就是非之名言层次来看 )
b、是非的判准都来自於个人自己,合於我的,就是是,不合於我的,就是非,没有公是公非。(就是非之判准来看)
c、是是非非的仲裁是不可能的。既然彼之是与我之是,无法仲裁,争是争非,又有何意义呢?(就是非之仲裁来看)
d、中止是非判断,「休乎天钧」,从根解除是非之争。
四、论述题。
1、讨论一下孔子的“礼”(礼的内涵、形式、功能)。
1)礼的内涵。
1)克己复礼。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复礼就是回归于礼。当时不仅社会下层的人,不按照礼行事,犯上作乱,既是社会上层的人也不按照礼行事,孔子认为其所以不照礼行事,因为人们都愿意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求,照着自己的欲求行事,所以复礼必须克己。
克就是战胜的意思,克己就是要用礼战胜自己的欲求,能克己自然就复礼了。孔子礼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藉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行事,这就是礼的根本作用。
国学常识含答案解析
01 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 b a 静脉b 动脉。解释 切脉 切 主要是在桡动脉。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 为60到100次 分,常为每分钟70 80次,平均约72次 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 分。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
100道国学常识题答案
1.诗经 2.屈原 3.司马迁史记 4.刘勰文心雕龙 5.王羲之兰亭序 6.山海关 7.司马相如 8.陆机 9.王献之 10.李白杜甫 11.程颐 12.孔雀东南飞 13.凌濛初 14.三国 15.曹丕 16.苏洵 17.袁宏道 18.周易 19.左传 20.石壕吏垂老别 21.警世通言 22.关羽...
国学常识100题与答案
1.红楼梦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 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 b.石头记 c.西厢记 d.紫钗记 2.成语 一衣带水 中的 水 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4.孟子说 君子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