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高考作文

发布 2021-02-21 05:07:28 阅读 4449

蛾子也好,蝴蝶也好。

不影响命题主旨。

“这个题目,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存在争议的;但是作为高考作文题的材料使用,并不影响它的命题主旨。”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授凌焕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描写是有寓意的。蜡烛对处在黑暗的洞穴里的探险者来说,应该是有功的,因为能照明。但对昆虫来说,光亮会干扰它们的生活,所以蜡烛对它们来说是有害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人类来说好的东西,对其他生物未必是好事。人类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应该要考虑到与人共生的各类生物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一些考生写到环保主题是好的,也有的考生从细节会改变大事入手也是可以的,作为材料作文,命题也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的。

”2023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随后名师对高考作文进行点评,网易河南将第一时间汇总各省高考作文范文,公布2013高考作文范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包括202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题、2023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

广东卷】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试卷给出的材料是: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接受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是施舍,拒绝了。

江苏卷】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天津卷】2013天津高考作文题出炉:__而知之,据考生介绍,202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为“以 ‘_而知之’(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川卷】“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

全国卷(新课标)(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云南)上善若水任方圆,材料作文,主题大意是如何处理同学关系。

全国卷(大纲版)(适用省:贵州甘肃青海广西**)】高考作文题出炉:爱心传递。

山东卷】《我的青春资本》

辽宁卷】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年轻人觉得做什么事也不成功,在海边遇到一位老者,老人劝他无果,老人说把一个石头扔进大海看不见,但扔进一个珍珠就有可能容易被发现!石头会沉下去,但珍珠更容易被发现,你愿意做哪个?

江西卷】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

湖北卷】材料作文: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湖南卷】材料作文,二选一,1.“它”往上飞,有一个声音问它累不累,它说我不累。2.父亲在剪报纸,孩子在旁边抱着他,说:我愿意就这样陪着你。

福建卷】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试卷给出的材料是:202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是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北京卷】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笛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题目自拟。

安徽卷】2023年安徽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题目为萧伯纳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 根据材料,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重庆卷】材料作文: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后来,人们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彻底改变大豆的命运。豆腐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

浙江卷】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试卷给出的材料是:三句话看青春。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

海南】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材料大意:调查数据显示60%的人认识同学间的关系比较融洽,36%的人认为一般,4%认为比较差,73%的人认为多一点理解和信任会促进同学间的关系。你会怎么写?

江苏卷】202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一道被网友评为最神的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语言偏重于雅致,把诗意和哲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是典型的苏派风格;但也有变化,就是增加了故事或情节因素,雅致中带有一点活泼。材料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显示出一定的开放性,考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从蜡烛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点燃了几支蜡烛”是探险者无意间所做出的虽小却有破坏性的行为,这既可以直接联想到自然气候中的蝴蝶效应,联想到人们无意间的小举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可以作比喻性的发挥,联想到人们的小陋习甚至小恶无意间影响到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国家形象。当然,从“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关键句,考生更可以联想到微与大的关系,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但要注意的是,这一立意要侧重从“影响”的角度来写,才最切题,否则靠题就有点松了,甚至离题有点远了。

从探险者和环境的关系来看,由探险到人迹罕至的山洞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联想到人的行为要适度,不要过度开发,人对自然环境的占有应适可而止,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

从探险者与蝴蝶的关系来看,由爱蝴蝶(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就不要不自觉地伤害它(点燃了几支蜡烛),可联想到对所爱的人(如儿女、学生、情人等),要有理性,要讲究方法,要学会尊重,而不要无心伤害人。

单从蝴蝶来看,它喜欢“人迹罕至的山洞”,当环境被人类的脚步声干扰,被蜡烛的光和烟污染,便离开原地,“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寻找更适宜的环境。由此可联想到那些热爱和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如隐逸之士),写静的境界、静的美、静的智慧(如善于保全自己)等。此非核心立意,但与核心立意毫不矛盾,乃是新材料作文所允许的。

命题者很显然是在强调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果的变化。蜡烛和蝴蝶及探险者各有寓意。其实,我认为这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山洞代表一种空间,蝴蝶象征美好的事物,探险者的蜡烛则代表着一种破坏,一种刺激,探险者象征一种外来的力量。

这篇材料可归纳出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外力的刺激与破坏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美好的东西,我们要爱护自然,珍惜美好,注意我们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环保题材的高考作文。我以为,只要照这个思路写下去,结合现实的我们的环境状况和一些案例,很容易写出精彩之作,获得高分。

2013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说明

2013江苏高考零分作文:蝴蝶都躲进山洞了。

我已经不记得蝴蝶长什么样子了,自从身边的花花草草越来越少、钢筋水泥越来越多,自从空气越来越臭、水越来越黑……蝴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物种的消失而痛心,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蝴蝶都躲进山洞了。是高考救我出泥潭,我永难忘却。

我不知道是探险家在装逼呢,还是出题老师在装。人类肆意破坏了整个地球,却强拉几只不会说话的蝴蝶来证明自己爱护环境。你看你看,我们发现洞里有蝴蝶就退出山洞了,多么伟大、多么圣洁。

我要是蝴蝶,我一定不会放过你们,我躲进亿万年没人到达的山洞,还是躲不开你们,我一定要改改我的食谱,先咬你们几口再说。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羡慕起蝴蝶来:它们的翅膀不大,飞不高飞不远,却可以飞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躲起来。可是我每天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喝着致命的牛奶、 吃着农药超标的大米,我却无处可躲。

关键是,环保局每天说环境是合格的,尽管他明知落水的人还没溺死就先毒死了。统计局还替我说我对生活非常满意——貌似只有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可选,就这点可怜的选择权也没有给我。

小蝴蝶们很不容易,因为我知道蝴蝶年轻的时候是毛毛虫,它们要吃叶子长大。后来变成蝴蝶,它们要吃花粉。漆黑的山洞里有没有叶子和花粉,这个只有环保局和统计局知道,据我所知是没有的。

蝴蝶们终究放弃了对鲜花的热爱,就为了寻找一片净土,而今年的高考作文恰恰说明蝴蝶白白做出了牺牲。

而人类最引以为豪的“壮举”就是去登山钻洞,美其名曰征服自然,以证明自己是地球的主宰。那些没办法上天入地的,就选择在寝室里杀害同学,同样证明了他的牛逼。探险家们大概也被当局忽悠瘸了,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环境破坏得还不够,其实我们随时随地抬头看看天就知道我们的环境是什么样子。

你们要真的珍惜环境,就给我好好呆在家里,别去那些属于动植物的家园。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人类至少还有一个地方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那就是考试**网。不管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安全生产事故,或者交通意外事故,常州宣传部那帮无知的猪头就开始“净化网络”,要求不得发表。

之于为什么交通事故不可以发表,他们自己也不懂,只好装懂。于是“只发通稿”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法律不是挡箭牌,只发通稿才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考试**网成了人类社会最干净的场所。

2019江苏高考作文

忧与爱。6月7日,邀请您写高考同题作文 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 忧与爱 也随之 截至7日下午7点,共收到同题作文的征文200余篇,微博体300余篇。其中来稿作者有正在读高二的学生 语文老师 大学生,也有学生家长,以及一些文化界人士及部分网友。对于这些作品...

江苏高考作文

我们都希望 车如流水马如龙 却不愿 门前冷落鞍马稀。从何时起,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信陵公子驱车进陋巷,流露真情的时代呢。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但渐渐的,车便成的我们攀比的工具,我们流连于它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我们享受那份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

2019江苏高考作文点评

比照中,撑开思维的高度。南京钮勤章。去年江苏高考 微博作文除了题料出现问题外,还是一条很好的题目,依旧沿着人文的路子阔步前进。但是,细致推敲,几年来江苏高考作文似乎都是人文有余,而思维矮化,今年的作文在承继去年新材料作文形式与人文关注之外,添加了思维的骨架 青春是生命绚丽的花朵,可对于青春的理解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