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
地理学家的观点: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现象、一切地理事件、一切地理效应、一切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基础之上。地理学的**必须朝向寻找空间的秩序。”
心理学家的观点:空间能力对学习的影响,可能超越其他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空间能力是可以被训练的,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可以增强空间能力。”
对地理教师的启示:应当加强地理空间能力的“适当教学设计与安排”的途径与规律的研究。从“空间要素”着眼,立足“空间认知”这一维度,探寻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适当教学设计与安排”,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学会:
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排列状态,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空间思维实际上就是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图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从而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形成它们的空间形象,进行空间位置判定,确定空间分布状态并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它们在空间上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换和交流,比较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及对它们的空间属性进行多个维度思考的心理过程。
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之一是对地理图像的观察、分析、综合以及对地理图像的理解、记忆与知识迁移的活动。因此利用图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中重要和实用的载体,能够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空间分布、渲染地理教学气氛,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地理信息。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图像教学的功能,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更多挑战,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图像教学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学生进行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
一)读图记图,形成能力。
读图是感知阶段。主要获得一些地理空间分布知识,诸如地名、位置、数字等知识。首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
如熟悉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确定方向。其次掌握读图顺序:如政区图,可从沿海省市→边界省区→内地的顺序去记忆省区的相关位置,鼓励学生根据省区政区图的轮廓发挥想象力进行判读;地形图,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政区图叠加;水系图要追根溯源,找出河流发源地、分水岭、流经省区和河口地区,气候图则以等值线图为重点,启发学生归纳读图规律。
例如,在学习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时,在黑板上挂一幅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学生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上逐个指出不同走向的山脉名称,并用彩色笔顺次连接形成网格,那么学生头脑中对中国山脉 “网格状分布”就有了一个清醒的感性认识。
读图要确认地图图像的空间联系,总结出其基本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地图符号、经纬网都是地图上有形的要素,它们形象直观,便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记图的目的是积累地图表象,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主要记住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空间顺序、空间联系、分布特点和规律等。空间位置记忆和分布图式的记忆,直接涉及右脑功能。
记忆这样的内容,会促进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能力的发展。转绘地图或绘分布示意图的方法强化学生观察地理事物位置特征的能力。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使用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地理能力,学生形成基本的能力后,能从图上准确判读区域的范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能够进行区域的准确定位并进行描述。根据近两年高考文综试题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选择一些局部区域交界地区的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区域地图、地区交界处地图、中国和邻近国家交界处地图、地形交界处地图等。
二)以图设疑,创设情景。
通过恰当选择地理要素进行空间比较,直观与抽象相结合,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属性进行多个维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判读是近年高考的必考点,又是学生的弱点,我选择经典地形区,设置疑问,把形象、生动的图与思考题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例:我选择了中国著名的两大地形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进行分析比较。
学生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同时,我利用两大地形区的地理**,作为地理景观的真实反映,帮助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地形图,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数值,参照地理相片,抓住地理景观的主要特点进行读图,描述特征、分析原因、比较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变化趋势,从定量分析到做出定性说明,归纳总结规律,独立思考和阐述论证地理事物高,学生养成注重空间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格。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创绘地图,展示自我。
地图是经过压缩的“图形光盘”,它可以**各种地理理性知识,我鼓励学生运用掌握的地图知识、技能,自己观察、想象,绘制地图,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地理知识。这样能够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例如: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是重点更是难点,在班级摆放晨昏仪,让学生进行各种变式图的绘制,贴在教室的墙上进行交流评议,对学生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四)**变换,化繁为简。
变文字为图像,有关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变换。有助于学生进行空间关系、空间结构的分析。
如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用一幅“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表示更清晰明了。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解释,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如人类利用煤炭作能源为例,分析图中箭头的含义。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煤,又将燃煤产生的废弃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输出给环境,环境把它所受到影响——大气增温、酸雨反作用于人类。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人地平等”的意识,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人类不仅要合理利用自然,还要保护自然,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保护环境,是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还可将图像转化为文字,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生根据“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描述地理现象,如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造成哪些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分析说明人口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通过思维发散,学生提高了知识迁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五)一图多用,拓展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在教学中可经常采用一图多思、一图多用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每一幅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 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空间组织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等。
对同一幅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分析,图中四个方框分别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哪一个?
若从海陆间水循环角度分析则四个方框又表示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地下径流中的哪个循环环节?
六)多图叠加,忆**惑。
通过多张地图的叠加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展开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解释分布状态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即空间上的成因关系。
如把《全球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模式图》与《风海流形成示意图》对应起来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风海流的成因及流向;《世界**、火山分布图》与《六大板块示意图》相互联系,就会认清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对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一一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如通过地图分析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可先展示《中国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再叠加**阶梯地形图,学生很容易地得出结论: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阶梯上(据统计,我国地形第。
一、第。二、第三阶梯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为%和67%)。再叠加出400mm年降水量线,分析两侧城市分布特点,得出结论: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只有包头、乌鲁木齐等城市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候。这样逐一观察后,可总结出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中低纬度、东部沿海地区。
经过图像教学的实践,一幅一幅的地图被学生储存在大脑中,构成大脑地图知识体系,手中无图,心中有图,解决地理问题时,忆**惑,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综上,进行图像教学,能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分析宏大的地理环境中的复杂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
附送: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指导下,紧抓常规管理,加强对高考模式、新课程与校本开发的研究,地理科组将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要求,团结全组教师,同心协力,努力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进行专题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并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利用每堂展示课及教学研究课的机遇,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鼓励教师撰写有关新课程的研究**或经验总结、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教学实效。学习专业杂志理**章,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投稿。
我们要抓住每次外出听课、学习的机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将学习体会在组内进行交流。在进行专业进修的同时,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博闻强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丰富教学内涵。
按照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法研究、学法指导的目标和措施:
1、以课改为核心,以现代课堂教学为根本,有效地推进教学、教研工作,探索积累适合新教材理念的教学方法。加强各教学内容和各课型的典型课例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集体评议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2、 各任课教师重点做好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工作,分层次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工作,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整体水平。
地理学科教师工作总结
引导语 地理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已经逐渐成为地理教育界 和研究的重点。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地理学科教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
地理学科教师工作总结
引导语 地理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已经逐渐成为地理教育界 和研究的重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地理学科教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学科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一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对于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
教师工作总结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1 备好课在上新课前一定要备好课,通过备课的过程使自己对着节课上什么内容,上课的顺序以及怎样上这节课,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了解。这样,上课时才不会出现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讲什么或怎样的讲的情况了。当然,上课时也不能也不能完全按照备好的教案来讲,因为在上课过程中,多半会出现一些你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如某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