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读后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发布 2020-06-04 03:41:17 阅读 9083

高三作文读后感: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乎?

偶尔翻起小学的语文课本。掸去封面上的灰尘,原本洁白的纸张现在已变得皱黄。浏览着一篇篇课文,脑海里不禁回忆起小学时的快乐时光。

突然,我的目光锁定在了第16课上——《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是我唯一一篇做了笔记的课文,或许我以前曾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歪歪扭扭的字体,冗杂而繁琐的笔记几乎占满了整篇纸张。

饶有兴趣地再次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能温故知新。但在阅读完了以后,我陷入了沉思。

陡峭的狼牙山上,五名壮士纷纷跳崖,他们真的那么大义凛然吗?如果是真的,他们又何必用这种方式呢?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将敌人引上了四面山崖的绝路——棋盘陀——这点我无可置疑;他们在途中扔手**,用尽了子弹,甚至还用石头砸过敌人——这点我无话可说,也毋庸置疑。

可是,为什么偏偏到了最后时刻,他们竟表现得如此懦弱呢?

当疯狂的敌人如浪潮般涌上山头的时候,也许他们明白,牺牲是他们注定的结局。可是明知道横竖都是死,他们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战死呢?这样兴许还能多消灭几个敌人,每多消灭一个敌人,就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扫除一分障碍啊!

没有子弹了,为什么不与敌人展开肉搏呢?对于一名军人,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在与敌人的拼杀中被敌人的刺刀插入心脏,而不是有能力消灭敌人却放弃这个机会,做一名逃兵。但他们并没有这样——而是从山崖上纵身跳了下去。

作为军人,浴血奋战是他们的义务,奋勇杀敌是他们的职责,马革裹尸是他们的光荣!牺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在最后的抉择中,他们却都做了些什么?!—他们是不敢面对数量庞大的敌人吗?抑或是想留个全尸?

甚至还是想侥幸捡条命苟且偷生?什么?负伤?

负伤是理由吗?清军将领聂士成虽肚破肠出仍能冲锋陷阵,他难道不痛吗?对于军人来说,当逃兵是莫大的耻辱。

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应该报定必死的决心,以血染战袍而终,虽九死而犹未悔。与其这样活下来,倒不如将画面定格在倒下的瞬间——这,才是军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想到古代的北宋杨家将,近代的清军水师提督关天培,现代的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再。

想想“五壮士”,虽然我不想这样说,但我却不得不说一声“懦夫”,这并不为过。

然而我们的敌人——日本侵略军却拥有这种军人本色。他们将“武士道”奉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效忠天皇,薄情寡义,以战死沙场为荣……虽然在历史面前,他们只是被看作法西斯对外掠夺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认为从狼牙山上跳下的,不是五名壮士,而是五名逃兵!

我并不是不爱国,而是在翻看旧书时的感想而已。在某些方面,五名壮士的确还不如侵华日军。虽然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战争,但他们的部分“武士道”精神确实值得部分军人学习。

或许我错怪了五位壮士吧,或许五位壮士不是这样想的吧。当然,我也希望不是。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愚见罢了。

读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 狼牙山五壮士 有感。狼牙山,屹立在河北省易县西部,曽经有五位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篇壮丽的诗篇。1941年8月,日本侵略军妄图挽回在 百团大战 中的惨败,集中兵力,向晋察冀边区分成十三路进行扫荡,为了保存力量,主力部队开拔,转向外线,留下七连的二班 六班驻在山上坚守,最后二班奉命坚守在北山的阵...

作文读后感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作文读后感。读 狼牙山五壮士 有感。作文读后感。读 狼牙山五壮士 有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 狼牙山五壮士 虽然五壮士牺牲了,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句话依旧在我们的心中。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根据地大举进犯。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六班接受了掩护群...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作文

读完 狼牙山五壮士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狼牙山五壮士 讲的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位战士为掩护众和主力撤退,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在班长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诗篇的事。读完这篇课文,我深为勇士所感动,联想到自己,作为二十一世...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作文

第1篇 今天我读了 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课文写了在一九四一年八月,日寇调集七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 大扫荡 敌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八路军和地方 机关。我军第六班马宝玉 胡德林 胡福才 葛振林 宋学义五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部队 群众转移。他们坚定沉着 奋勇还击,...

作文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 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文章,深受感动。五壮士,说的是1941年,日本鬼子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时,班长马宝玉 副班长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英勇战斗,子弹打光...

作文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为五位英雄的壮举所深深的打动了。文章主要讲了在1941年秋,马宝玉等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转移,在狼牙山阻击敌人,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五位英雄自我牺牲的品质和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最...

读后感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后感读 狼牙山五壮士 有感。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多少年来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今天,我怀着崇高的敬意,认真地读了 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前面有两条路 一条是通往棋盘陀的,那儿三面是悬崖绝壁,是一条绝路 另一条是...

读后感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后感。马宝玉 胡德林 胡福才 葛振林 宋学义,这一个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多么令人崇敬的五位英雄,多么悲壮的场面!多么催人泪下的情节!深深地感了我。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顽 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