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一个当代悲剧,一个古装喜剧,一个纯情与哀伤,一个世俗与喧闹,导演匠心独运,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戏中戏结构,将两部看似毫无联系的话剧巧妙地结合起来,迸发出了绚丽的火华。细细品来,整部剧似乱非乱,颇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韵味,让人意犹未尽。
一、新颖独特的戏剧结构。
在这部戏中,导演采用了套层结构,即戏中戏的形式,在两个剧团争剧场的大故事背景下让两个剧目同台演出。在两台话剧的排练过程中,一个拼命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成了整部戏的一处点睛之笔,她将两个故事完美地连缀到了一起,并且很自然地使这两个故事与观众保持适当的距离,戏中戏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众所周知,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定,戏剧不能像**那样从容展开,必须尽快把事件推向高潮,即要求有集中的矛盾冲突。“戏中戏”的整体结构使得这部戏不但有“戏外冲突”还有“戏内冲突”。戏外冲突是因《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为争抢排演场地而产生,这是这部戏的主要矛盾冲突;戏内冲突即剧中人之间的冲突,江滨柳和云之凡、江太太之间的情感纠葛,老陶、春花、袁老板三者之间情感婚姻的痛楚。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其他的冲突,如寻找刘子骥的时髦女郎和两个剧组之间的冲突,“袁老板”对顺子办事的愤怒无奈等等,众多复杂的矛盾冲突,使得整部话剧舞台十分热闹。即使如此复杂多变的冲突场景不免让人看上去有点乱,但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将所有矛盾冲突串了起来,使得整体显得乱中有序,并且引出了两个剧团。
同台演出、相互干扰的情景,将整部剧顺理成章地推向了高潮,让观众大饱眼福。
暗恋桃花源》在结构上的出彩之处,远不止“戏中戏”这么简单,其互文式的展示形式也足以抓人眼球。《暗恋》和《桃花源》在风格上一悲一喜,一静一动;在时空上一今一古;在内容上互有所指,分别与台湾现实与中国历史相对;在主题上则一坚守一放弃;同时,二者又如同两面相向而立之镜,它们彼此折射,又彼此包容与说明。《桃花源》中的武陵影**《暗恋》中江滨柳的现世生活,而《桃花源》中的世外桃源则象征着江滨柳心中所臆想的得以与云之凡长相厮守的家园景象。
分析后可以看出,《桃花源》可能是《暗恋》存在的另一个结局,袁老板和春花“修成正果”,却陷入无奈凄凉的世俗生活,不禁让人猜测,或许这就是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一起之后的结局,正如一句老话所言,“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一言以蔽之,《暗恋桃花源》有一个结构和形式上的“野心”。戏中戏的结构使电影在一个大故事(两剧团争剧场)的背景下由两个话剧同台演出;互文的展现形式作为一种力量,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使得两部戏的内容遥相呼应,而且意想不到地成为戏剧冲突和舞台效果的源泉。不仅如此,本剧的结构和形式相得益彰,戏中戏的结构为互文的形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互文的形式又使得套层结构联系得更加紧密,品味起来妙不可言。
二、别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暗恋桃花源》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中的深刻蕴涵,导演充分使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以象征手法和间离技巧的使用得最为频繁和恰到好处,在此,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番。
一)象征手法。
仔细**,不难发现本剧使用了强烈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此一来,使全剧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拓展了其意义,并且可以给观众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1)人物的象征。
疯女人”是本文较为凸出的人物象征,她在剧中共出现多次,成为一条象征性线索,不难发现,她口中的“刘子骥”即《桃花源》原文中记载的寻找“桃花源”未果而终的刘子骥。因此,无论是她还是刘子骥,都象征着无谓的追求寻找,这也是对苦苦寻找云之凡的江滨柳的影射,江滨柳所苦苦追寻的那段爱恋已然不复存在。
2)名称的象征。
本剧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对一些细节的处理十分用心和到位,连剧中的人物取名都别有用意。在《桃花源》一剧中,老陶谐音“桃”,春花同“花”,袁老板谐音“源”,则组成“桃花源”这一象征性背景,加强了全剧的象征意义。在《暗恋》中,江滨柳,顾名思义,黄浦江边一棵摇曳的柳树;云之凡,彩云之南的一个美丽而飘忽不定的姑娘。
一个主人公相恋的上海,一个是女子魂牵梦萦的家乡,两个爱恨交加的地名被象征性地写进了主人公的名字中,为全局增添了一种莫名的悲伤。
3)物品的象征。
要说物品的象征,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酒壶了。酒是男人的象征,也是男性气质的表征。剧中老陶在刚开始一直打不开酒壶,象征着他男性表征的缺失,从桃花源回来后,老陶变得儒雅谦和,宛如君子,又能打开酒壶,则象征着其男性表征的回归;而袁老板起初是能够打开这个酒壶,喝到美酒的,当他和春花真正结为夫妻,过起日子之后,却再也打不开了,这或许也是他们婚后生活不幸福的原因之一。
二)间离技巧。
作为一部采用套层结构的舞台剧,这种戏中戏的故事结构和陌生化的处理方法,打破了生活与舞台,现实与虚幻的疆界,阻断了观者被动地陷于剧情牵制的局限,有效地调动了观者的思维,带给他们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使观者可以用高于戏剧本身的眼光来观察判断舞台上的事物,获得自身的认知,这就是间离技巧的运用。
不得不提,该剧戏中戏的结构模式也对间离效果起了增强的作用。两出戏不断干扰,甚至互相打断,这无疑达到了间离的效果,让观众不时从剧情中脱离,从一出戏进入另外一出戏,从一种情感转入另一种情感。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其实是每当一种感情悲伤的或是快乐的要达到极致时,用另外一种相反的情感去克制,不让情感一泻千里的宣泄而是让情感如小溪般慢慢融合,慢慢流淌。
悲的情感中融入喜,而喜的情感中又蕴涵着伤感,“间离效果”就好似这融合剂,将两种相斥的情感密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剧中另一个离间因素就是寻找“刘子骥”的女人。一开始还觉得摸不着头脑,这部戏的导演安排了这么一个“疯女人”到处乱跑,到。
底意欲何为?慢慢揣度才发现导演的高明之处,这个衣着奇怪的女人,是一座连接两个剧组的桥梁,使得两个剧组不仅要面对场地争执的问题,同时要应付这个奇怪的女人。仔细观影时,会发现这个女人总是在两个剧组争夺的时候不停地闯入舞台,这其实是导演用心良苦设计的。
“疯女人”的闯入,不停地中断演出,不停地将观众从戏中拉出来,形成了一个较强的离间因素。这样一个离间因素的存在,既连接了整部戏,又让话剧时空的转移产生了中断,整部剧并不是随意地在两个剧组之间转换,而是通过这个女人将进行中的故事打断,将观众从争吵的戏剧中拉出来进行转换,产生一种陌生的新鲜趣味。
只要用心观察,间离技巧的使用在全剧中时常可见。如舞台上正在上演着“桃花源”的故事,而背景处一位穿着现代服装的“绘景师”正提着颜料桶,用画笔在补画布景;最后的清洁小哥悠悠哉哉地过来催场锁门……这些角色的看似突兀地插入,都是为了达到离间效果而使用的技巧,十分巧妙。
与其他寻求逼真的话剧相比,这部话剧其实在不断地求假,不断地营造舞台情境但又不断地打破意境。它让观众不时地从剧中脱离,由一出戏进入另一出戏,由一种喜进入一种悲。将喜和悲彼此克制又融合,喜的情感中包含着悲,悲的情感中又融入喜。
伴随着这些离间因素的运用,无论是《暗恋》还是《桃花源》都无法形成一个独立而严密的时空,然而又因为这些离间因素的存在,才将两个互不联系的话剧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三、极具表现力的戏剧语言。
这部话剧的语言极具特色,是整部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可谓让人“大饱耳福”。不难看出,整部剧在语言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方可使得剧中人物的个性如此鲜明。全剧的语言使用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接下来我们选取几处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评析。
纵观全局,其语言部分的高潮,当属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者之间“这个那个”的这段对话:
袁老板:上游有大鱼呀,你怎么不去呀?老陶:袁老板,你说这话不就太那个什么了吗?
袁老板:我这话太哪个什么了?……
为了表现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者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台词中大量反复地使用了口语的“这个”“那个”,不仅增添了幽默的喜剧色彩,而且将老陶不愿意面对春花的背叛及其性格的唯唯诺诺,春花、袁老板面对老陶的负罪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折射出中国文字特别是口语中含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老陶寻找一段,更是将古汉语的书面语和现代汉语的口语交接在一起:“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忘了好忘了好!忽逢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这怎么可能呢?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前行。临近水源,变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干嘛仿佛,根本就没有光!便舍舟……不需要便,舍舟!
”这段独白充分地表现出老陶精神世界的矛盾,他努力要寻找世外桃源,可内心深处对有无桃花源却非常质疑,因而在寻找中不由自主地说出。
了真实的想法,这种语言交接上的喜剧性,很好地颠覆了桃花源世界的神圣与美好,与《桃花源》的主题达到了指向的一致。
除此之外,全剧多处的台词不乏经典之处。如《桃花源》剧中大量的口语:“我死我死我死”,“放轻松放轻松”,也都与主题紧密相关;台词中“你无耻”,“是,她五尺,我八尺”,巧妙机智,令人捧腹;两剧同台排演时的纠葛,两剧最后共同的一句台词:
“你回去只会干扰他们的生活”,更是在增强了喜剧效果的同时,强调了主题意义的殊途同归。
总而言之,典雅优美与戏谑粗俗的语言风格相融合,将古代汉语与当代汉语,书面语言与口语完美地联缀,可以看出导演对戏剧语言台词的运用手法可谓炉火纯青。
结语。导演将两部话剧、三个年代、多条线索统统杂糅起来,制成一锅“大杂烩”,调味料下得十分适当,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各个食材迸发最鲜美的味道,并相互映衬、烘托,烹饪出了我国话剧史上的一道“绝味佳肴”。纵观整部话剧,无论是整体的结构设计,还是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亦或是其戏剧语言的运用,种种方面,似乎都无可挑剔,不得不为导演深厚的戏剧功底而深深叹服。
于我而言,《暗恋桃花源》好似一壶茶,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觉得意味深刻,越品越想品……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江滨柳与云之凡,抗战胜利后相识在上海的一对恋人,随着内战的爆发天各一方却彼此不曾忘记。直到江滨柳在台北病卧床榻时登报寻找云之凡,二人再得以重见,而此时江滨柳已是行将就木。这个故事叫 暗恋 老陶因老婆春花跟袁老板关系暧昧,愤而出走却误入仙境桃花源。在桃花源里与两个与春花和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过着纯真...
暗恋桃花源的观后感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一 记得 山伯爵 是以这样一句话结尾的 人生最大的智慧都集中在两个词里 期望与等待。这样的主题当然比较贴合当今的主流文化与宣传,也激励了不少个人在艰辛时给自我打气鼓劲,以期有朝一日鲤鱼能修成正果,跃过龙门。而裴多非却说 期望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一 看完台湾导演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 后,我无比的兴奋,虽然上了一夜的班,可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尽兴之余,写点观后感,留个纪念。两部话剧 一个古装的喜剧,一个现代的悲剧 一个胡编乱造 经典,一个追忆历史述说往事 一个追求搞笑虚情假意,一个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员台上表现拙劣,台下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