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高中时代曾经读过孟子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什么?「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在高中时代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心得?
绝对不要当圣贤人,会累死,还要动心忍性,还要饿其体肤。那时候老师又没有把这些气节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依文解义,绝对不要往君子圣贤走。但是后来真正去学习中国文化,突然对这一句教诲有不同的感受。
因为当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心里面怕的是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当考验来的时候,都会很欢喜接受,赶快这样就可以提升能力。
勿轻略。”『轻』是指轻视,『略』是指忽略。当我们对某些事情很轻视、忽略,心已经失去了恭敬、已经失去了谨慎。
我们在哪一些事情当中容易忽略、容易轻视?比方说我们今天要送别人东西,纵使是送别人东西,我们也要保持恭敬。古代有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人看到很多人挨饿,就拿了食物要去给他们吃。
结果他就随口说:来来来,来吃!结果那一位饥饿的人他说:
不食嗟来之食。你这样的态度根本不把我当人,所以他宁可饿死也不吃。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到别人的感受,所以今天纵使我们布施,我们施予,也不要忘失我们的恭敬、我们的谨慎。
在食物方面,甚至于在财物方面,比方说我们要捐衣服给别人、送衣服给别人,能不能拿出来很脏就拿给人家?所以送别人东西要有诚意,先把它怎么样?洗干净。
但是我们一般人会忽略,会想说:我送他,他应该要知足了。是不是?
往往这一念轻视忽略,可能你本来是好心要送他东西,可是因为这个东西出了很多状况,到时候接收的人也会心里不舒服。
朋友跟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第一个当然是要互相劝谏,所谓「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假如朋友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这样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
所以第一个劝谏,第二个是要关怀,第三个要互相赞叹,「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第四个不言家丑,不可以把朋友一些家里不好的事都讲出去,这样就很没有道义。最后,要有通财之义。
我们在课程当中,对于这个劝谏谈得特别多。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社会相当复杂,所以人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虑到。
幸福人生观后感
这次学习的内容主要和礼仪有关,也让我深有体会。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孩子要有长幼尊卑的概念。听我奶奶说,以前父亲没有回来是不能吃饭的,那也是对于父亲的辛劳的感念。因为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在父亲身上,所以在这样的礼仪当中,能给予孩子要时时感念父亲的辛劳。假如父亲上班都还没有回来,儿子就大摇大摆,...
幸福人生观后感
时隔将近半个月,再次学习 规,同时也反观了一下自己之前学习到的东西,自认为还是有些长进的,心里十分宽慰。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初读时我是不理解的。老师通过举例,让我明白了这是要求我们每日早晚都要和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当我看到这里时其实我的内心也是拒绝的,试想谁能做到这一点呢?而且作为学生的...
幸福人生观后感
细学 规 第二回,我着重分析体会了有关学习的几个方面。众所周知,学习态度很重要。首先,学贵立志 立下学习的志向,我们就会有无穷的动力,趋势我们不断成长。其次,学贵力行 或许我们会认为,到了大学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时已晚,实则不然。学习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一句就身体力行一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