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的观后感

发布 2020-04-22 15:11:17 阅读 9951

这是我第2次看了这部**,我看了封面知道这是一部有众多大牌演员参加的影片,但是在剧中我最大的惊喜是王柏杰饰演的李重光,不是他的演技多么精湛,而是这个人物本身所带来的感动。他是富家公子,衣食无忧,前途似锦。他叛逆,他不畏父亲的阻拦上街游行,他勇敢,毅然的戴上了那顶白色的礼貌。

但一个17岁的少年真正明白什么是革命吗?

我觉得王柏杰的表演中最真实的应该是李重光内心情绪的刻画。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不贪恋富贵之家,他傻傻呆呆的拍合影,他目光炯炯的宣扬革命,他坚定着革命的理想,但也惧怕死亡的真实。

还记得在滑向死亡的那条路上,他哭了,哭的那样难看,像个无助的孩子,因为失去了最后的希望,那把辗转了数次的手枪。他闭上了眼,他笑了,笑的那样灿烂,像个得到了糖果的孩子。这一刻,你不再是怯生畏惧死亡的孩子,而是最勇敢的义士。

“我活了十七年,好像就是为了等待今天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六十分钟,那块沾染了血渍的怀表,永远地停留在了十点五十九分。

他离开了这个城市,在父亲的怀里,安然的告别了他用生命换来希望的城市。

他看见了,他说“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

两个小时的血泪洗礼,除去一张张定格在永逝的脸,烙在脑海中的,只剩下那句“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

很多地方的介绍都说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我也是在看了全片之后,才又看了片花,访谈。没错,很有诚意,历史情景的**还原,人物设定的精心构造,实现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故事”的融合,陈德森的武加上陈可辛的文,够商业也够主旋律。

没有苟同红色系列的歌颂和剑走偏锋的衬托,用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悲悯命运勾勒出宏伟的历史主题。

最后,赞一下配乐,每一段故事,其实只是简单的鼓乐,但是丝丝入扣。

十月围城观后感

当我看完十月围城这部电影的时侯,内心有很多的感触。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 这部影片虽然人物众多,但没有一个干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比另一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 建国大业 丰满得多。小贩 王复明,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 打女 方红,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 乞丐 刘郁白因为恋上父亲的女人而堕落于街头,为了救赎也为了解脱而加入此次行动 少爷 ...

十月围城观后感

引言 电影 十月围城 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 乞丐 车夫 学生 赌徒等,在清 和英 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 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看完电影 十月围城 我茫然地闭上眼睛,心被这句话塞得满满的。真的被感动了!为了推翻腐败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