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观后感

发布 2020-04-22 14:58:17 阅读 3354

《十月围城》观后感。

多年没看电影,今年一个月内看了两场。18号陪老婆看了《十月围城》。她是为了追某星,我是为了追老婆,顺便看看一群星。

情节很简单,清末孙中山要到香港筹划起义,与各地代表会商两小时。在这两小时之内,清**要不惜手段铲除异党,而革命党人自然要不惜一切保护孙的安全,保证会谈成功。这是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线索,而故事情节是展现在这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大舞台中,或主动或无意甚至被迫卷进这次刺杀和保护行动中的那些小人物的命运。

看完感觉不错,竟然中间有几次掉泪。

即使经过十几年教导,香港电影还是能坚持一些东西。首先是真实。革命是怎么回事,参加革命的人是怎么回事?

我们被灌输的概念就是胸怀革命者,或慨然赴死,或百折不回。《十月围城》摄制组毕竟不属文化部直管,就没有这样理想化、神圣化,参加到保卫孙中山行动中的人,除报社社长和少爷外,其他大多不知所保何人,所保为何,有人是感兴趣,有人是为了承诺,有人为了感恩,有人根本不情愿,只是为了义气。

其次是真情。原本认为是部打斗暴力的商业片,但未料到竟是一部情感戏,且让人情不自禁。我感慨最多的是,阿四的命运。

一个年轻,热情,善良的车夫、仆人,第二天就要和自己心爱的阿纯姑娘定亲。他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个必死的结局,在死亡来临之前的大多时间里,他仍能微笑着想象明天和心上人相聚的美景,当他知道死亡危险后,当他知道明天那个几乎就是现实的美梦可能要破灭了,他退缩了,害怕了,但对少爷的忠诚,对老爷的感恩,又使他无法选择逃跑,最终他还是拉起了黄包车。这时,他虽还是跑着,但是绝望、痛苦的,甚至是麻木的,泪水在阿纯的模糊身影中流淌。

从悲剧意义上讲,阿四的遭遇是最打动我的。从他知道明天就可跟阿纯订婚后,他就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他每一次开心的微笑都让我心里发痛。当他流泪时,我已经流泪多时了。

革命是残酷的,破坏性的,阿四的命运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沈重阳,一个感觉被周围人鄙视、被亲人背叛的人,每天沉溺赌博,穷困潦倒。当知道当年爱人离开自己的真正原因,当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时,对亲情、生活的渴望、热爱爆发了,他拼命追上黄包车,看到那个如葱般粉嫩可爱的孩子,知道这是自己的骨肉时,他难以控制地咧嘴大哭起来。一个饱经屈辱苦难的男人,放声大哭,这种激动、宣泄的感染力是无法抵挡的。

看惯了那些高大全的革命形象,已对革命有所抵触,但看《十月围城》,反倒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片中被保护者孙中山,穿插出现三四次,都是从容、淡定,一副领袖风范。当街头上为了他血肉横飞时,他如读散文般说: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当时就想:如果象阿。

四、沈重阳、王复明这些小人物死后知道,他们竟然参与了一次可能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行动,他们的牺牲竟然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做出了帮助,他们肯定会高兴些,虽然可能不全懂这里的意义。

这部**如同所有引进**一样有一些漏洞,这都拜那帮不懂装懂,装很懂的混账,拿剪刀剪出来的。但总体觉得,这是华语电影难得的一部主旋律**,导演、编剧的努力值得尊重、支持。

另外记载一下,自从张大导演导出《三枪》,我这位铁杆影迷彻底失望了。我没看这部**,根本就不想看,原因就是,张艺谋竟然欣赏小沈阳,或者竟然想到利用小沈阳拉票房,那我的品位或者眼光实在是跟不上他了。

十月围城观后感

当我看完十月围城这部电影的时侯,内心有很多的感触。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 这部影片虽然人物众多,但没有一个干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比另一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 建国大业 丰满得多。小贩 王复明,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 打女 方红,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 乞丐 刘郁白因为恋上父亲的女人而堕落于街头,为了救赎也为了解脱而加入此次行动 少爷 ...

十月围城观后感

引言 电影 十月围城 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 乞丐 车夫 学生 赌徒等,在清 和英 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 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看完电影 十月围城 我茫然地闭上眼睛,心被这句话塞得满满的。真的被感动了!为了推翻腐败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