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医疗工作制度。
1.医务科工作制度4
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5
3.医疗安全管理制度6
4.首诊负责制度7
5.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9
6.查对制度12
7.社区卫生服务急诊、急救制度14
8.**室工作制度15
9.医疗文书工作制度16
10.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7
11.医技科室值班与交**制度18
12.医疗意外事件防范管理制度及投诉调查处理制度…19
13.医疗登记、统计工作制度21
14.医疗回访工作制度22
15.医疗文献签字制度23
16.转科、转院制度25
17.住院医师培训制度27
18.进修医师管理制度29
19.医疗医技人员“三基”培训考核制度………31
20.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32
21.基本养老保险门诊管理制度35
22.基本养老保险住院管理制度36
23.社管科工作制度38
2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诊制度39
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41
2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随访制度………43
2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管理制度………44
2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管理制度………46
2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制度………48
3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管理制度………51
3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制度………53
32.健康档案管理制度54
33.统计工作管理制度55
34.病案管理制度57
35.病案室工作制度59
36.病历阅览及借阅制度62
医疗工作职责。
1.医务科科长工作职责64
2.医务科干事工作职责66
3.医疗保险干事工作职责67
4.社区专干人员工作职责68
5.统计员工作职责69
6.病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70
7.病案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71
一、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协助院长对全院医疗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二、医院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级别医疗、医技人员职责。
三、负责全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开展及医疗质量可持续性改进工作。
四、组织全院各级执业医师、医技人员的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工作;负责进修医生培训管理工作。
五、督促检查各临床科室医疗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
六、负责医院对外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医疗保障救援工作。
七、负责收集临床医疗行为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剂科配合,由药剂科负责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有关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问题。
八、负责中心及站的医保、信息网络工作。
九、负责全院的统计数据及上报工作。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以质量控制标准为依据,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认真地在科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定期开展质量教育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的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认真做好医疗质量的综合协调、监督工作,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四、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必须进行至少一次较系统的质量自查,并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五、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必须对质量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六、认真总结质量控制的经验和缺陷,及时向院长通报质控结果。
一、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上级有关医**规。在诊治过程中,需认真执行有关诊疗规则。
二、严格执行**医师负责制和医疗请示报告制度。低年资住院医师在实施重要诊疗项目时,必须得到上级医生的准许或指导;对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应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三、科室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的医疗质量标准和医疗制度,以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四、各科室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五、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医疗安全自查,医院每季度组织一次医疗安全检查,院、科检查均应有文字记录。
六、发生重大医疗缺陷、差错或事故后,科室应积极妥善处理,并在2 4小时内向院方报告。调查处理后,要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上如实记录。
七、院内医疗纠纷按《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办法》处理。
一、凡来院就诊病人,不论是否属于本院范围和本科疾病,均应遵照首诊科室、首诊医生负责制的要求,积极进行诊治和抢救,并做好各项诊治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二、不属首诊科室的重危患者需转科者,须经首诊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会诊同意,并填写会诊请求单,由本科**转交被邀科室,紧急情况下可行口头邀请会诊。
三、在会诊医师到达前,首诊科室及医生必须积极**抢救,认真观察病情,详细记录,不得观望等待。
四、被邀科室接到会诊请求后,必须立即派人前往、不得拖延或拒绝。如被邀科室负责医师不在,在岗人员应速派人出诊,否则追究在岗人员的责任。
五、会诊确诊后,即以疾病分管科室认真办好交接手续,并签字盖章;对转科**有困难的重危病人,应就地抢救,有关科室积极主动配合,对须多科协助抢救的病人,应立即报告门诊部或医务部、院长(夜间总值班)组织抢救。
六、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人,首诊科室与被邀科室共同协商出抢救方案,各自做好详细记录,并报告门诊部或医务科(夜间总值班)以便组织会诊,如根据临床表现属于某种可能性较大疾病时,即以该科为主进行观察**。
七、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疾病,由科主任提出,经门诊部或医务部批准,并与对方医院联系同意后,方可转院**,并派医护人员护送,或者上级医院派人来协助诊治抢救。
8、急诊室首诊医生在当班时间内,对接诊的急、重、危病人应负责到底,以便系统观察病情。
1.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小的抗生素。
2.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3.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
4.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5.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6.尽量避免**、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
7.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
一般以二联为宜,β一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
8.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1)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小的抗生素。
(2)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3)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4)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9.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而定。
10.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11.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1)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考虑应用抗生素。
(4)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2 .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 2—9 6小时停药,对于急**染采用抗生素**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
13. 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β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
1.全科医疗科。
医务科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医务科工作制度。1.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全院医疗业务管理的有关工作。2.全面推行医政目标管理,将医疗工作主要任务规定为明确的 较先进的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考核的工作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根据执 况,提出业务工作发展的意见和建议。3.负责拟定医疗工作计划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健全医疗业务管理的...
医务科职责
医务科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监督和管理部门,负责全院各临床 医技科室的协调工作,并通过有效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从而使医院的各项诊疗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行。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故,医务科全权负责院内医疗 医技人员 物资的组织和调配,并配合医院领导班子按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部署,一一组织落实。医务科同时负责以...
医务科工作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全面管理,组织各临床 技术科室,推行医疗质量标准化及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定期进行全院的医疗质量调查和综合评价,制定和推行全院质量管理方案。2.负责分析全院的业务动态 效率和质量,掌握医疗业务管理的科学规律,制定医疗工作年度和专题计划,定期检查总结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