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发布 2020-12-28 11:55:28 阅读 5633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清试卷。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屏(bǐng)声敛息殚(dān)精竭虑甲胄(hùi)

b.妯(zhóu)娌舰艉(wěi锃(zhèng)亮。

c.杳(yǎo)无消息佃(diàn)农广袤无垠(yíng)

d.一绺(li踱(duó)步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仲载躁热筋疲力尽眼花缭乱。

b.镌刻操纵油光可见暗然失色。

c.馈退窒息为富不仁掸精竭虑。

d.浩瀚不逊粗制滥造白手起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反问)

c.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夸张)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拟人)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你要住在崖下你要住在林间你要住在村头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bcd.③①

7、默写8分,(每空1分)

(1猎马带禽归。《野望》

(2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3)《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二、综合运用(共6分)

8.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2分)

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管。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扣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

标题。2)在每周星期三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2分)

3)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分)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三、诗歌赏析。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4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本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2分。

4、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6题。(19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3分)

1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2分)

畎亩( )傅说( )胶鬲( )法家拂士( )

1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空乏其身。

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

苦其心志人恒过( )

14.翻译句子(3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2分)

16.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2分)

5、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9分)

摩天大楼怎样拔地而起?

①近日,由中建三局总承建的天津117大厦正式封顶,主塔楼核心筒结构高度达到596.5米,成为仅次于哈利法塔的世界结构第二高楼、中国结构第一高楼。这样的摩天大楼怎样拔地而起?

如何将混凝土运行到如此高度?如何保障摩天大楼安全?

②要盖高楼,必须先挖深基坑,楼越高,基坑就越深。117大厦所在地为深厚软土地层,软土厚度数百米。为使工程桩稳固支撑117大厦,施工单位中建三局共设计了941根100米长桩作为大厦的基础,创造了房建领域工程桩长的中国之最。

③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要保证工程桩垂直度不大于1/300、保证不塌孔、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厘米、保证工程桩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桩混凝土的水下浇筑顺利,这是非常艰巨的挑战。经过一轮轮的科研攻关和实验,中建三局最终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和深厚沙土超深钻孔泥浆控制技术进行120米超长桩试桩施工,941根长桩与65000立方米大底板筑牢了大厦根基。

④“为了保证摩天大楼的安全,117大厦设计了4根巨型柱、8根国内最大的防屈曲支撑、9道环带桁架、8道巨型斜撑等共计15.3万吨钢构件,共同构成主楼坚实的‘脊梁’。”中建三局117项目常务副总经理李干椿对记者说。

⑤垂直运输,是超高层摩天大楼施工的一大难题。天津117大厦主塔楼需混凝土19.1万立方米、钢筋4万吨、钢构件15.

3万吨,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垃圾和作业人员都靠“华山一条路”——施工电梯。

⑥传统施工电梯多分散附着在大楼外侧,这对后续幕墙、装修施工有着种种限制的117大厦来说几乎不可能。项目团队将目光投向了业界罕有、突破传统的“通道塔”,率先在中国内地研发该技术。该通道塔一面与主楼相连,另外三面附着5部双笼施工电梯,统一调度指挥,实现“人货分离、分层停靠、分时上下”,使大厦垂直运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40%。

⑦同时,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全国面积最大的核心筒顶升模架系统——“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系统” 就像“金刚罩”一般助力大厦快速“成长”。随着大厦核心筒墙体一次次浇筑,将大厦一次次顶推至597米高空。

⑧钢平台每平方米最大承重1吨,可放置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成为一个偌大的“空中航母”。4个大行程液压油缸是整个模架顶升的引擎,通过4根钢立柱撑住整个模架系统,立柱高达19米,扩大了立体施工的楼层数,破解了超高层核心筒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墙体快速施工难题。

“有了顶升模架系统,就像是给建造中的大楼戴了顶‘魔法帽子’。顶升模架系统高度将跟着大楼一块升高,大幅加快建设速度。”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告诉记者。

17.从全文看,为保证摩天大楼的施工与安全,中建三局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2分)

18.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19.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2)

20.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语言特点。(2分)

这对后续幕墙、装修施工有着种种限制的117大厦来说几乎不可能。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2分 1 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准确 规范 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旸谷 y ng 璀璨 c n 目光灼灼 zhu 堕 hu 事。b...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西昌一中俊波外国语学校2013 2014学年度上期。满分 100分时间 120分钟出题人 蒋明杰 第 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教诲 hu 滞留 zh 虐待 nu 鞭达 d b 纤细 qi n 庇护 b 哂笑 sh n 譬喻 b c 蓬蒿 h o...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 积累运用 共24分 一 积累 共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空格中。2分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 懂她的人li o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h i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ju n永的佳作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