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娟 做学习着的幸福教师

发布 2020-11-19 14:46:28 阅读 9362

做一个学习着的幸福教师,从此刻的阅读开始永远不迟。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

余杭中学吴海娟。

无论是被迫还是自觉,如果你拿起书了,那便是幸运!

我很幸运,拿起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沉甸甸的感觉,不仅仅是书的重量的原因,更是朱老师的句句入心,就像默默被这本书诊着脉,体察着自家的心跳!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朱老师的卷首诗《阅读的力量》侠骨柔情而又铿锵有力的直接反应了他的阅读观,高度概括了他对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体悟。书中他提出“共读共写共生活”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既心潮澎湃,又掩卷叹息。

最近几年,一直觉得自己忙忙碌碌的,因为我有一个理念:在学校努力做好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尽心尽职带好自己的班级,也努力做好领导心目中的好职工,该我做的总想做得最好。也许是给自己的要求太高,什么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作为语文教师我上课、备课、辅导学生、组织课外阅读;作为班主任我开班级读书会、给家长写信、整理上传学生的作品、经营自己的班级主题帖…也许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正在做的事情我又想做得十全十美,所以这么几年生活虽充实,却也有遗憾,那就是一直以来忽略的是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这甚至一直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我国国民读书现状是值得担忧的”我看到朱老师在书中的流露深深忧虑。从学生的读书现状、教师的读书现状、城市的读书现状、至全国国民的读书现状,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的读书现状,朱老师在书中写到,“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水平堪忧。”由于国民疏于阅读,远离经典,导致部分国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心态浮躁。

他认为:“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

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息息相关。”他引用了别人的话,指出“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而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

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

人文精神为什么没有了?谁该承担这个责任?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教师,我尤对教师的阅读现状汗颜。 “教师每天学习两小时以上的仅占8.7%,一小时以下的却高达70.

4%,而根本不读书、不看报的也大有人在。”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教师不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是整个社会缺乏阅读的缩影。朱老师大声疾呼“拯救阅读,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

我一直憧憬做一名优雅的女教师,在时间的罅隙里,找到心灵自由呼吸的空间,在成排的书籍群落里,总有将我目光吸引的书名;在午后休闲的空挡时间里,慢阅读让心情软语般盛放;在生命狂欢的每节课上,在生命与生命共同生长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见证春天以触觉的温暖,视觉的繁华,听觉的悠远来到我们身边。阅读与书写是我们的主旋律,感恩生活是我们朴实的心愿,内外兼修是我们极致的追寻!

做幸福的教师》学习感悟 实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江苏苏州名师袁卫星曾说过 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 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惊天动地,但它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 应当如星辰,远望似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