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试题

发布 2020-10-01 04:08:28 阅读 8582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阅读竞赛试题。

一、填空。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为_魏_、_蜀_、_吴_,各自的首领是曹操、刘备、孙权。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三顾茅庐、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6、《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奸绝”是_曹操_,“智绝”是_诸葛亮___义绝”是_关羽___

7、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关于、张飞、赵云、马超、黄盖。

8、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9、《三国演义》采用话本章回叙事的叙述手法,《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10、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11、写出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探囊取物、三顾茅庐、不知所云。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关公)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巧授连环计”涉及庞统、曹操这两个人物,使用连环计是因为连环计是一计连环累敌,一计以火攻敌,两计扣用。而关键在于使其“自累”,在火攻时无法灵活应变,更无处遁逃。

14、《三国演义》中最后一个故事是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最后统一天下的是司马炎。

15、书中记叙了许多脍灸人口的故事,如“赚城斩车胄”、“煮酒论英雄”、“挥泪斩马谡”、“大意失荆洲”等,这些故事的主要人物依次是关羽、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

二、选择题。

1、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bc)a袁术;b袁绍;c曹操;d刘备。

2、长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c)a关羽;b张飞;c赵云。

3、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a)a吕布;b魏延;c孙权。

4、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a)a黄盖;b许诸;c典伟。

5、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c)a长坂坡;b五丈原;c新野6、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a)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

7、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a)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8、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d)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

9、“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描写的是谁?(b)a庞统b刘备c伊籍d诸葛亮。

10、被尊为“中国武圣”的英雄是(c)a马超b赵云c关羽d吕布。

三、简答题。

读了《三国演义》,你最喜欢其中那个人物,请简要说明理由。

喜欢诸葛亮,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义两全。

三国演义试题

一 填空。1 三国演义 是 明朝 的 罗贯中 所著。2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却被 关羽 所放。这个人绰号 美髯公 被尊为 武圣 3 在长坂坡时,赵云 在曹军中左冲右突,救了刘备的儿子。还是这个人,在汉水前 偃旗息鼓 打败了曹军,并且被刘备赞为 一身是胆 4 在当阳桥上,张飞 一声大喝,吓退了...

《三国演义》试题

一 填空。1 三国演义 是代作者 这是我国第一部 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 又叫。2 天下三分 是指天下 为各自的首领是。3 三国演义 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使丈八蛇矛枪的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4 三国演义 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 义 勇 谋 傲的事情分别...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篇1 我在周末,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读后,我不禁被各性鲜明的人物所深深吸引。有宽厚仁爱的刘备,奸诈残忍的曹操,深谋远虑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说的是 袁绍疑心太重,不听别人的劝说不擅用人才,才招此失败,按理说,袁军人数众多,粮草也多,曹军人数少粮草也少,...